家庭备用药是为家庭使用提供方便,但药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备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用棕色瓶装药品,标签应写明药名、剂量、用法、用量、有效日期。一般不用纸袋或纸盒装药储存。从医院取回的药物是散装的,病愈后剩余药品都应及时装在干净小瓶内保存,否则易变质。
(2)酒精、碘酒、薄荷锭、风油精、清凉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易于挥发的药品使用后除必须密闭外,还应放在30℃以下的阴凉低温处保存。
(3)甘油栓、安那素栓、痔疮栓、洗必泰栓、宝宝退热栓等应置于低温2~15℃处储存,否则易受热而变质影响使用。
(4)胃舒平、碳酸氢钠、三硅酸镁、多酶片、颠茄片、安络血片、苯妥英钠片、酵母片、阿司匹林、硫酸亚铁等受潮湿易变质的药品,应放置干燥处。
(5)气雾剂装有抛射剂,且具有一定的压力,一旦受热、受撞击后易发生爆炸。因此,应存放于阴凉处,避免受热和日光直射,携带外出时注意防止挤压和撞击。
(6)经常检查药品有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一旦发现应坚决弃之不用。
(7)为保证家庭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不提倡大量储存药物,品种和数量宜精不宜多。
(8)大人和小孩药物要分开保存,尤其是一家三代更要注意。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分开保存。
现在许多家庭养宠物,兽药也要单独保存。还有灭害虫药也要严加注意。
药物的服用时间
几乎所有孩子都害怕中药的苦味。一般可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点冰糖,或者喂他几口红糖水。但是,对于热性病症患儿,最好不要在他们的药中掺红糖水。因为红糖是热性的。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婴幼儿,可以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糖水,慢慢再喂药。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
家庭小药箱里备用的电镀剪刀、镊子、棉棒、纱布、绷带、制备酒精棉用的脱脂棉及储存这些物品的铝盒、瓶子等均需洁净无菌,否则反而会污染伤口。如何做到洁净无菌呢?家庭采用蒸汽消毒法最为方便。
将欲消毒的物品放在铝锅、不锈钢锅、搪瓷锅及高压锅等容器内,待水烧开后再蒸45分钟(高压锅2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在蒸汽消毒操作时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蒸煮的锅、屉及剪刀、镊子、铝盒、瓶子应先用洗涤剂洗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不得有油渍污迹。
(2)制备消毒棉必须用药店购来的脱脂棉,不能随意用其他棉花代替。
(3)纱布、绷带、卫生棉等为了避免蒸后潮湿,可放在加盖铝盒内蒸气消毒。
(4)剪刀、镊子、瓶子等可用洁净白布(医药术语称为敷料布)包好蒸。
(5)进行瓶子等玻璃器皿消毒时,锅内不可直接加入热水煮沸,而应在冷水中逐渐加温至沸,以防瓶子裂损。
(6)消毒好的物品应放在消毒的铝盒、敷料布包内保存,以免污染。
(7)镊子及有时用来拔刺的针,用前可再用消毒酒精擦拭一下。
父母在给宝宝服药时一定要注意服药时间,大部分药品都是在饭后半小时内服用,这样既可避免药物刺激胃部,减少不良反应,又能使药物随食物较快通过胃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如抗风湿用的阿司匹林及消炎用的红霉素,如果空腹服用会刺激胃而引起呕吐。但有些药物必须饭前服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时服用,药物迅速进入肠道才能有足够的浓度驱虫。有些药要求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大黄为泻药,配合驱虫中药在睡前服用,8~12小时发挥作用,使第二日上午排便和驱虫。此外含非那根的镇咳药睡前服用可使宝宝镇咳入睡,如在白天吃会发困、扰乱生活规律。
与食物同服的药物如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可在饭前片刻或与食物同服,以便充分发挥酶的消化作用。
总之,在给宝宝用药之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没有说明的都可在饭后服用。
宝宝服药时的剂量
剂量即是指用药时的分量。剂量太小,达不到体内的有效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这种小剂量就称为“无效量”。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作用时,这个剂量就叫作治疗量,即“常用量”,也就是提出治病时所需要的分量。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应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用药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一般药物说明所标示的剂量大多是成人的1次剂量,宝宝的剂量往往未作标示,而宝宝用药时对剂量的要求比成人更严格,其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用药量在不断发生变化。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按体重计算
按体重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为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儿科医生在临床上为宝宝用药时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宝宝剂量=体重(千克)×每千克体重所需剂量/每日(或每次)
用此法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体表面积越小,剂量应相对稍校较大儿童按体重计算所得的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则以成人剂量为最高限。
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法准确度高,一般在临床上常用于计算抗肿瘤药物的用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宝宝计量=体表面积(平方米)×所需剂量/平方米
在餐间给孩子喂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孩子饱食后吃药容易造成呕吐。此外,服药温度要适中,药汤过热易烫伤咽喉、食道及胃黏膜;过凉则会导致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药效。30千克以下宝宝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克)×0.035×0.02 1.05
按年龄计算
有些药物剂量不需十分精确,如一般止咳药水可按每次每岁1毫升计算,最多每次10毫升。
按成人剂量折算
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宝宝剂量的药物,所得的剂量一般都偏小,与临床实际应用量出入较大,故此法少用,仅于必要时作参考。
按成人剂量折算的公式如下:
宝宝剂量=成人剂量×宝宝体重(千克) 50
药物不宜与茶水同服
有些父母为防止宝宝怕药有味而拒绝用药,总喜欢给宝宝用点有味道的水喂药,如糖水、米粥、茶水等。事实上茶水是不能用来给宝宝喂药的。茶水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重金属如铁、铝、银、钴、锌、铜或生物碱如士的宁、奎宁等会产生不溶解的沉淀。我们平常服用的药物中,很多都可以和鞣酸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从而使药物不能被吸收利用,发挥不了药物本来的作用。如含有生物碱的麻黄碱、利血平等,含有重金属的硫酸亚铁、富血铁等,都可以和茶水发生沉淀。有些中药如黄连、延胡勃、大蓟、曼陀萝等药的成分属于生物碱,所以这些药也不能和茶水同服。
给宝宝喂药时的技巧
宝宝生病后,家长常为喂药困难而烦恼,常要求打针治疗,但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用注射剂来代替的。因此,家长必须学会正确有效的喂药方法。
先把药片、药丸、药粉、药水用温开水溶解或稀释,可加些糖调匀,然后将患儿抱入怀中,采取半卧位,准备喂药。
婴儿期,特别是早产儿可用滴管喂药,慢慢滴入口中,待第一管药水咽下后,再滴第二管,要耐心细致,动作轻。万一呛咳,立即停服,抱起轻拍背部,防止药液呛入气管。
幼儿期,要求患儿处于半饥饿状态喂,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按压宝宝双侧颊部,促使其小嘴张开,然后用小药杯紧贴口角喂药,使药液慢慢地从舌下入口,待患儿吞咽后,才将药杯从口边取出,继而喂温开水,将口腔及食管壁的剩余药液送下,再轻拍背,使药液流入胃中。不宜马上喂奶,以免发生反胃呕吐。
对服药有困难的宝宝,可设法减轻药的苦味和难吃的程度,如将片剂研成粉末后,适当加些白糖或溶于糖水中喂服。像鱼肝油之类的药物可滴在饼干、馒头或糕点上吃。中药剂量较大时,应尽量煎得浓一些,一次不能吃完,可稍停片刻再吃。对较大的宝宝,事前应讲清楚吃药治病的道理,帮助宝宝消除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宝宝吃完药后,不要立即给喝很多水或带有汤类的食物,以预防引起呕吐,可吃些饼干、蛋糕、糖果等偏干的东西。对于不愿吃药的患病宝宝,可采取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办法。但千万不能用捏鼻子撬嘴灌药的方法,因为宝宝哭闹时易将药物灌入气管导致剧烈的呛咳、呕吐,甚至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
当然,给宝宝服药的方法很多,可灵活掌握,父母要有耐心,善于引导,不要发脾气训斥和打骂宝宝,闹成僵局,使服药失败,延误病情。
一些父母在给宝宝喂药时,或是想当然,或是采取哄骗宝宝,或是因认识错误而导致出许多错误,有时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下面列举父母们喂药时常犯的错误,希望引起父母们的重视。
认为“一汤匙药液就是普通的一汤匙容量”
用厨房中的普通汤匙作为药液的计量工具,多半会在剂量上出错。
服药的剂量不足和过量都会引起问题。在给宝宝喂感冒药时,如果由于计量工具的不精确导致过少,药力不足,宝宝的热度就不退。医生会由此推断所开药物的剂量对高烧不起作用,就会错误地加大用量。
喂药时哄骗宝宝
绝对不要为了哄宝宝吃药而骗他说药的味道十分美妙。宝宝有时候会因品尝“美味”的药品,而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对一种已经服用好些年的非处方药,不再需要重新阅读服药指南。
当使用普通的非处方药时,许多父母认为他们对此有足够的经验。但是近来一项调查发现,在100位父母中,仅40%的父母知道宝宝服用退热净的正确剂量。因为即使你以前已经使用过,生产商可能就在你那次使用之后,对剂量指示或是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做了改变。
正确的使用方法:特别注意标贴上的用法和用量指示,如“在使用前充分摇动”,如果不摇动,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就会沉淀在底部,那么你喂给宝宝吃的只是那部分非活性成分。
忽视药品的不良反应
一项调查发现,100位父母中仅有28%的人意识到非处方药有着不良反应。36%的人无法说出不良反应表现出来的症状。
正确的方法是: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应询问医生药品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仔细阅读药品盒内的小册子,了解何种症状的不良反应需要上医院就诊。
宝宝感觉好转(或更糟)后立刻停服抗生素
由于感觉好转或是觉得肚子不舒服而停服抗生素都是不妥的。这样做最大的危险是疾病可能会加剧或拖延。刚服抗生素后,一些细菌会被杀死,但是要完全消灭这些传染病菌,必须耐心地服完一个疗程。
许多抗生素服用的疗程对每次服药的剂量有多种规定和要求,如果忘记了可以重新询问医生,除非得到特别的指示,否则不得通过服用双倍剂量的药物来弥补上一次漏服的量,如果宝宝觉得肚子不舒服,应带他去医院,请医生诊断,看看是否可以换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宝宝用药的注意事项
婴儿的肾功能发育较快,通常在新生宝宝时期肾脏排泄能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40%,到2岁左右,其能力可接近成人。故婴儿必须慎用肾脏排泄的药物,以免造成蓄积中毒。同时,婴儿血—脑脊液屏障尚不健全,药物易进入脑组织而产生不良反应。
如使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等,可出现兴奋、烦躁,甚至呼吸抑制;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苯并哌林等,易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或惊厥;使用吗啡、哌替啶等药物容易引起中毒、呼吸抑制。婴儿生长发育快,绝不能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影响婴儿的发育,四环素可影响婴儿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喹诺酮类药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沙星等可影响软骨生长,婴儿应禁用或慎用。
婴儿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物,口服给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液状药物,误入气管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应选用正确的药物剂型,一般不宜用片剂、胶囊等要求整体吞咽的剂型。
婴儿胃的容积小,胃肠活动能力弱,喂药时应注意体位,不要给水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呕吐。由于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不宜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解热药、抗菌药,必须使用时应选择刺激性小的品种,一定注意不要在空腹时喂药。
宝宝用药原则
药物治疗是宝宝疗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药物发挥疗效而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反应,父母在给宝宝喂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慎重选择新特药
有些父母看到宝宝患病,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恨不能代宝宝患病,因此在带宝宝看病时,总是要求医生开最贵最新最好的药。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更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就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四环素药一样,毁了多少宝宝的牙齿!所以,选择传统的经典药品更安全,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打针不一定比吃药好
宝宝患病了,是打针好还是吃药好,父母不要太操心,医生会根据病情的需要,合理选择用药方式,父母不可给太多的建议。
选择药物种类宜少而精
宝宝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遵医嘱服药
看了病不吃药就达不到治疗效果,父母在给宝宝喂药时要按时按量,不能想起来了就喂一次,忘了就把两次的量合在一起喂;该是饭前服的就不能饭后服。总之,父母在给宝宝喂药时,一定要遵医嘱。
能捏小儿鼻子给小儿灌药吗
孩子生了病,就应吃药,给孩子吃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因为孩子不懂事,害怕吃药,不肯吃。于是一些父母就捏着孩子的鼻子,迫使孩子张口,按着胳膊,硬往嘴里灌,弄得孩子大哭大叫。
这种捏着鼻子硬灌的服药方法很不好,一是好不容易灌下去,又会在哭叫声中吐出来,孩子受罪,大人着急;二是灌不好还会出现危险,甚至造成死亡事故。因为人的咽部下端有两条通道,一条是通胃肠的叫食管,一条是通往肺部的叫气管。在气管上面开头处,有一块会厌软骨,当进食吞咽时,会厌软骨便会关闭,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如果在孩子哭闹时去灌药会厌软骨运动失调,药物就易进入气管,轻则咳呛或引起支气管、肺部的炎症,重则阻塞呼吸造成窒息死亡。因此,为了孩子的安全,千万不可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对婴儿服药,不要直接服药丸或药片,应研成粉末,加水和少许糖调成稀汁,再让孩子服下。
药物与糖能同吃吗
大多数口服药物都比较难以下咽,总有那么一点怪味,因此,人们服药后总喜欢用糖来矫其味,小儿服药更是如此。但是,你可曾知道,药同糖一起吃是会影响疗效的。
中医认为“甘能壅中”,这就是说吃甜食过多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导致腹泻腹胀,特别是有湿热的患者应尽量少吃甜食。现代医学也认为,当你在内服龙胆酊、健胃散、龙胆大黄合剂等苦味健胃药期间,不能吃糖和甜食,因为苦味健胃药能刺激末梢神经,反射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如果在药里放很多糖,完全掩盖了苦味,也就失去了健胃之效。如果实在要放,那也只能放少许。
在内服扑热息痛、退热净等药物时也不能吃糖,因为糖能抑制药物的吸收,影响疗效。此外在服用可的松类药物时也不能吃糖,因这些药物本身能增高肝糖原,升高血糖,如同时吃过多的糖,将会使血糖猛增,容易出现尿糖。能用果汁送服药物吗
有些家长在小儿患病时,用果汁代水给孩子喂药,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在各种果汁饮料中,大都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而酸性物质容易导致各种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吸收,影响药效,有的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不良反应,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如小儿发热时常用的消炎痛、安乃近、复方阿司匹林等清热止痛剂,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若在酸性环境中则更易对人体构成危害,轻者损伤胃黏膜,刺激胃壁,发生胃部不适等症状;重者可造成胃黏膜出血。又如常用的抗感染药物麦迪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糖衣片,在酸性环境中会加速糖衣的溶解,一则对胃造成刺激,二则使药物尚未进入小肠就失去了作用,降低了药物的有效浓度,有的甚至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有害物质。
因此,给小儿服药时不宜用果汁及酸性饮料,若要食果汁饮料,也必须与服药时间相隔一个半小时以上。
能用牛奶送服药物吗
有人服药时,特别是给小儿服用药物时,常将药物研碎混入牛奶中或用牛奶送服。这样做虽然能掩盖药物的某些不良气味,使小孩愿意服药,但对药效有一定影响。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及铁、磷等无机盐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成分发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如药中的黄酮、有机酸等成分,遇到牛奶中的上述成分会相互作用,有碍药物吸收,使疗效下降。化学药物在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如土霉素、四环素等可与钙、铁结合成络合物,使这些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甚至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对某些药物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用牛奶送服药是不妥当的,最好不要这样做。
宝宝服小儿麻痹糖丸后能立即喂奶吗
小儿麻痹糖丸是一种口服的减毒活疫苗,它能在肠道细胞内繁殖,并刺激肠壁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使其产生抗小儿麻痹症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功能的建立,可预防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的病毒株主要有三种类型,故小儿麻痹糖丸也有三种类型,分别以红、黄、绿色代表Ⅰ、Ⅱ、Ⅲ型。
家庭常备的宝宝用药
宝宝常用感冒药:东圣感冒灵、宝宝迪康、宝宝感冒冲剂、儿童泰诺感冒溶液等。
宝宝常用退热药:儿童美林混悬液(高热首选,长达八小时)、泰诺林退热滴剂和溶液、阿苯片、百服宁等。
宝宝常用止咳药:宝宝宣肺颗粒、联邦止咳露、必嗽平、宝宝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
宝宝常用止泻药:思密达、乳酸菌素片、妈妈爱等。
宝宝常用止喘药:舒喘灵、美喘清、博利康尼、喘康素、爱喘乐等。
宝宝常用抗菌素:阿莫仙、氨奇、美欧卡、多粘菌素E等。
宝宝常用抗病毒药:利巴伟林、新博林、复方双黄连、复方双花口服液等。
其他宝宝常用药:小施尔康、钙尔奇D300、复合钙、葡萄糖钙、葡萄糖酸锌等。
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
打预防针的前一天,要给孩子洗好澡或把胳膊洗干净,以免打针后引起局部感染。对比较懂事的孩子,在打针前要向他讲一些打预防针的道理,消除孩子的紧张恐惧心理,预防晕针。打预防针后,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
当有了宝宝后,几乎年年都要为他打预防针,以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在给孩子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呢?
带上预防接种登记卡,以便医生了解情况,防止打重或漏打。如果你是第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别忘了主动要求建立登记卡。
打预防针前要详细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做些必要的检查,如有禁忌证,像发烧、过敏体质、哮喘及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的孩子,都不能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后的正常反应有哪些
正常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打针24小时后开始出现,如红、肿、热、痛现象。红肿范围直径在2.5厘米以内者为弱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2.5~5厘米者为中强反应,在5厘米以上者为强性反应。强性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疼痛。如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的毛巾做热敷,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应注意防止感染。全身反应表现有:发热、头晕、头痛、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在37.5℃以下为弱反应,在37.5~38.5℃为中强反应,在38.6℃以上为强反应。当孩子出现全身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这些正常反应与孩子的个体体质差异有一定关系,有些孩子出现,有些孩子则不出现。
打预防针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打针后的异常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注射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其次是晕厥,这与打针时空腹、疲劳、空气闷热、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往往注射后即刻或数分钟之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症状,严重者可失去知觉,呼吸减慢。此外,还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一旦出现这些反应,要立即进行处理。如出现晕厥现象,应立即将孩子平卧,头位放低,保持安静,喝一杯热开水或糖开水,一般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异常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应刻不容缓地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处理。
不要乱用抗生素
当孩子生病时,很多家长迷信抗生素,坚持要给孩子吃消炎药,或要求注射抗生素。
抗生素能够杀灭或抑制危害人体的病菌,使很多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但是不能包治百玻比如,绝大多数孩子感冒发烧,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疗效。反之,常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滥用抗生素还增加了发生过敏和不良反应的机会,有的小儿因为感冒发烧注射庆大霉素,结果造成耳聋。
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疾玻也就是说,大量抗生素抑制了敏感细菌,却使耐药细菌趁机大量繁殖,造成机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所以家长要切记,抗生素只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宝宝能用激素类药物吗
一般宝宝所使用的激素是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包括口服的泥尼松、地塞米松;静脉用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龙;吸入用的丙酸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
有的家长“谈激素色变”,担心宝宝用激素后会发胖。其实,发胖仅仅是激素不良反应中的一种,并且是危害不大的一种。
激素的不良反应是激素长期应用(特别是长期注射应用)的结果,短期应用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儿科应用激素一般都是短期应用,不会给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激素的不良反应是在激素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激素停药后,其不良反应也会逐渐消失。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激素停用后几乎所有不良反应都逐渐消失了,并且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医学科学的证实。
近年来,激素吸入疗法的兴起,给广大哮喘患儿带来了福音,吸入疗法可以在保证治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激素的摄入量,可以更好地防止激素不良反应的产生,为激素在哮喘病的治疗上提供了一条更安全的方法。
所以说宝宝是可以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这里说一下性激素类药物对宝宝的影响。
性激素类药物可增强人体蛋白质合成,促进骨细胞增生,可促进身体长高,但性激素还可使骨骼过早愈合,而使骨细胞不再增生,也就不能再长高了。因此,当一些宝宝食用这一类药品或补品后,也确实食欲增加,个子也长高了,但很快就会不再继续长高了。
性激素还有促进机体发育成熟,促进性腺发育的作用,使宝宝性腺过早发育,出现性早熟,甚至会影响将来的性功能。所以不宜给宝宝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疾玻
宝宝可以用成人药物吗
有些父母在宝宝生病而家里一时没有儿童用药时,就将成人用药适当减量给宝宝服用,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的组织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生理功能尚未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所以小宝宝在用药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在给宝宝用药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经肝脏代谢的药物(0~l岁的宝宝)应慎用,并注意肝功能变化,对肝脏毒性较强的药物不可用。
(2)对2岁以下的宝宝必须慎用经肾排泄的药物,以免造成蓄积中毒,对肾有毒性的药物一般不用。
(3)某些成人用的药物对宝宝身体有害,应慎用或禁用。
(4)由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性强,此类药物易引起强烈反应,甚至惊厥,故应慎用呼吸兴奋剂、中枢性镇咳药等。
(5)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绝对不可随便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激素类(不是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属病情需要时,应遵医嘱使用。四环素类可影响宝宝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引起牙色发黄,故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药如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可影响软骨生长,宝宝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因其毒性相对较大,易引起粒细胞减少、出汗过多导致虚脱等,故宝宝应慎用。
(6)宝宝的皮肤黏膜薄嫩、毛细血管丰富,对外用药吸收量较大,会因此引起严重反应,乃至发生全身中毒,故成人外用药不可随意给宝宝使用。
鉴于上述原因,宝宝有病时千万不可乱用药物,尤其是成人用药,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成人用止咳药、感冒药或者成人维生素不适合于婴儿。新生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
法定的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卡介苗(结核病疫苗)。
(2)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
(3)小儿麻痹症疫苗。
(4)乙肝疫苗。
(5)麻疹、德国麻疹、腮腺炎疫苗。
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
孩子在出生后第2天即可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获得对结核菌的一定免疫能力。卡介苗接种一般在左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也有在皮肤上进行划痕接种,做“”或“#”字形,长1厘米。划痕接种法虽方便,但因接种量不准,有效免疫力不如皮内注射法,故目前一般不采用划痕法。
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在接种后2~8周,局部出现红肿硬结,逐渐形成小脓疮,以后自行消退。有的脓疮穿破,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不超过0.5厘米,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局部可留下永久性瘢痕,俗称“卡疤”。为了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一般在接种后8~14周,应到所属区结核病防治所再做结核菌素(OT)试验,局部出现红肿0.5~1厘米为正常,如果超过1.5厘米,需排除结核菌自然感染。一般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后,2~3个月就可以产生有效免疫力,大约3~5年后,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再进行0T检查,如呈阴性,可再种卡介苗一次。
早产儿、难产儿以及有明显先天畸形、皮肤病等小儿,禁忌接种。
新生宝宝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在世界各国,乙肝的发病率均高得令人吃惊。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已研究出乙肝疫苗,这种疫苗没有传染性,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性能,现已在新生宝宝中广泛应用。
整个免疫注射要打3针,第1针(一般由产科婴儿室医务人员注射)于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剂量为30微克。第2针在出生后1个月注射,剂量为10微克。第3针在出生后6个月注射,剂量为10微克。全部免疫疗程结束后,有效率可达90%~95%。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免疫力达3~5年。
免疫疫苗接种过程简单,一般没什么反应,个别孩子可能出现低热,有的在接种部位出现小的红晕和硬结,一般不用处理,1~2天可自行消失。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的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淋巴管发炎;全身反应主要是发烧,但大多数都不超过38℃,可持续2~3天,有的婴儿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现象,但多数症状不重。由于疫苗是生物制品,接种后对皮肤局部会产生刺激。无论是活菌苗还是死菌苗,接种到人体后都是一次轻度感染,会出现各种全身反应症状。这种症状不会引起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也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这期间家长只要多给孩子喂些开水,吃些清淡的饮食,让孩子多休息,并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经过2~3天就会渐渐地好起来。
尽管计划免疫用的疫苗的质量都比较好,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个别人发生严重的接种反应。因此,为预防万一,在预防接种后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接种疫苗后,孩子不要立即离开接种地点,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回家。这样做,便于医生及时处理迟发的过敏反应。
(2)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的体育活动和运动;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加重反应。
(3)接种部位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衬衣要勤换、勤洗,但暂时不要给孩子洗澡。
(4)当反应强烈或出现异常反应时,如注射局部反应加重,发生感染、化脓现象;高烧持续不退;皮疹有增无减;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出现惊厥时,要考虑并非是预防接种的正常反应,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给宝宝注射百白破防疫针
百白破预防针也叫作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组成的三联疫苗。它能提高婴儿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的抵抗能力,免遭其害。
为什么百白破预防针要连用3次呢?这是因为在婴儿接种了百白破疫苗后,身体里就产生了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特殊抵抗力,这在医学上把它称作抗体,这些抗体就可以抵抗这些疾玻婴儿体内抗体的多少与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关,抗体不足同样达不到预防的目的。百白破三联疫苗在第1次使用时必须连续注射3针才能有效(每隔1个月注射1针,即生后3、4、5个月连续注射3次)。因此,当婴儿注射第1针时,不会有效,注射两针后效果也不好,只有按照规定连续注射3针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有效。此外,这些抗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终生存在,所以小儿在1岁半和6岁时还要进行加强注射。
此后,孩子便获得了对这三种疾病的持续而良好的免疫力。
大部分孩子在注射三联针后都有些不适,常表现为发热,吃奶不好,在打针的局部稍稍有些红肿,孩子比以前爱哭闹了。出现这些现象,家长必然很担心,其实这是正常反应,一般2~3天就会好的。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孩子吃点退烧药。
宝宝的预防接种
孩子满2个月的时候,应该服用第1颗脊髓灰质炎糖丸了。这种糖丸是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若不服这种糖丸,孩子患小儿麻痹症的危险很大。
小儿麻痹症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经口进入胃肠,可侵犯脊髓前角,引起肢体瘫痪,致终生残疾。
脊髓灰质炎疫苗即小儿麻痹症糖丸,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小儿口服糖丸后,身体内就会形成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而免于此病的发生,因此每个小儿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服用。
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程序,满2个月的婴儿开始第1次服用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满3个、4个月时分别服第2次和第3次,4岁时再服1次。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强的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不患小儿麻痹症了。
糖丸发放后要立即给孩子服用,不要放置,以免失效。服用的方法是:将糖丸研碎,用凉水溶化,千万不要用热水溶,以免把病毒疫苗烫死而失去免疫作用,然后用小勺给孩子喂下。
如果近期发烧、腹泻或有先天免疫缺陷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婴儿均不能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婴幼儿有以下情况时均不宜预防接种:
(1)对于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患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对有免疫缺陷的孩子,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接种疫苗后会导致严重后果。
(3)当孩子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暂不宜接种疫苗,待潜伏期过后可以进行补种疫苗。
(4)对于患有各种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接种疫苗可能使疾病加重,还可能使疫苗反应加重,故应暂时停止接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好的时候进行,或待孩子病愈后再进行补种。
(5)对于患有结核并心脏并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在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前也暂时不做预防接种。遇有低热或者高热者,应先查明原因,积极治疗,烧退后再补种。
(6)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激素治疗,或需要放疗治疗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因为此时孩子的免疫功能差。
有些孩子不宜接种某种疫苗,如当孩子患有湿疹、化脓性皮肤病和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时不能接种牛痘,否则可以引起湿疹痘和全身性牛痘;有癫痫史、抽风史者不能接种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和乙脑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可能引起抽风,易使旧病复发;与结核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孩子不可以接种卡介苗;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不能接种乙脑疫苗等。
预防接种虽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但预防接种用的是生物制品,是微生物或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这些物质对于人体来说是异性蛋白质。由于个体差异,人体对这些生物制品的反应也不相同,有的个体在接种疫苗后可引起某些组织或器官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为了防止由于人体差异的原因而导致的异常反应,对预防接种规定了一些禁忌证。
以后到1岁半、6~7岁时,还要进行两次加强免疫。
为了婴儿不染上传染病,家长一定要根据保健医生的要求,按时进行预防接种,万万不可遗漏。吃药、打针还是打吊瓶
“吃药”“打针”和“打吊瓶”属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又是常用的给药方法。目前,大多数父母在宝宝生病时都比较偏向于给宝宝打吊瓶,认为吃药和打针好得慢,打吊瓶见效快。这种做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看这三种给药方法的特点。
(1)吃药即口服用药法,指药物通过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而进入人体内发挥作用的方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口服法用药的优点是方便、经济、安全、无痛苦,适用于大多数宝宝。特别是患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宝宝,口服药效果特别好,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能保持有效浓度,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缺点在于吸收、起效较慢,易受胃肠内溶物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昏迷、抽搐、呕吐的宝宝。
(2)注射法,是指把药物直接注入肌肉或血管而进入人体发挥作用的用药方法。通常所说的打针是指肌内注射,打吊瓶是指静脉滴注,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使药物吸收得快,因此见效也快,尤其是静脉滴注,药物随血液循环运行,吸收广泛,作用快。对于病重的患儿自然是最佳的选择。肌内滴注可以避开胃肠道,这对于胃肠道不能吸收的药物,也是个好的选择。
注射给药可造成一定的局部损伤。对于宝宝来讲,注射给药还有增加痛苦的一面,对宝宝的精神刺激较大。静脉注射除了遭受皮肉之苦外,还增加了血管细菌感染或输液反应的机会,且药物注入血管后,在血液中的浓度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风险较大。反复打针,局部会有硬结,肌肉收缩能力减弱,少数发生臂大肌挛缩症,还得要进行手术治疗。
当宝宝有病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给药方法。能吃药者就不注射,以减少注射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刺激;能打针者则不选择打吊瓶,以避免输液反应等带来的危险。具体是选择吃药还是打针,应由医生决定。
宝宝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众所周知,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一些家长也把它视作宝宝头痛、感冒及发烧时的良药。但阿司匹林可能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英国药品管理局就建议:因为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发生瑞氏综合征的机会,故年龄低于16周岁的儿童不应使用。
瑞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却可致命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最后可以导致患儿死亡。有人发现:儿童在患流感或水痘等可能出现发热的疾病时,服用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发生瑞氏综合征的机会。
基于可能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早于1986年以来,英国就禁止年龄低于12周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后来,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又发出警告:如果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对其阿司匹林使用的年龄限制应该增加到15周岁。
但在后来的会议上,委员会又认为先前的建议不够安全简明,因为阿司匹林产品随处都可以买到,而这个建议却需要父母或宝宝自己做出有发烧的判断。所以,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对儿童使用阿司匹林的警告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除非有医生同意,不要给年龄低于16岁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
不可给宝宝随便换药
药物进入人体后,须经过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不同的药物、不同的个体,药物在体内消除的快慢不同。连续恒速用药或重复恒量用药必须经过4~5个半衰期才能达到血浆平均值,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药物的血浆浓度相对稳定于一定水平,开始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
因此,绝大多数疾病不可能靠一两次用药就治好,必须有耐心,按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正确用药,不要一种药刚用两三天,效果还没显露出来就认为无效而改换其他药物。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存在依赖性等不良反应,如癫痫患者必须长期用抗惊厥药物维持治疗,若是减少药物的剂量或是改换其他的抗癫痫药物时,就会导致癫痫发作。
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应酌情选药,不可随便换药,若是想换药则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哪些药物对听力有影响
自1945年发现链霉素对耳的毒性以来,耳毒性药物已有18类100余种。其中又以耳毒性抗生素最为常见。据报道,后天性聋中,药物性致聋的约占35%~45%。常见耳毒药物可分为抗生素类与非抗生素类两类。
抗生素类
(1)氨基糖苷类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和小诺霉素。
(2)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
(3)多肽类有多黏菌素、万古霉素等。
非抗生素类
(1)利尿剂有速尿、利尿酸。
(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
(3)抗疟药有奎宁、氯喹。
(4)抗肿瘤药如氮芥、顺铂、长春新碱。
(5)β阻滞剂有普萘洛尔、心得宁。
(6)其他有酒精、一氧化碳、汞、铅、砷、苯胺、避孕药、激素等。
当肾功能不良时药物不能排出,选择性内耳毛细胞中毒造成内耳永久性损害。
不同药物作用环节亦有不同,如氨基糖苷类主要是内耳毛细胞线粒体功能失常所致,奎宁使毛细血管变细窄,螺旋神经节及基底膜病变,抗肿瘤药与内耳毛细胞结合并使酶活动受影响,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不要滥用小中药
有许多家长常在宝宝看完病后,还要求大夫加开一点小中药,理由是怕宝宝生病,常给宝宝吃点小中药预防着。也有些父母在宝宝患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暑疮热疖等病时,喜欢买些夏枯草、菊花、栀子、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生地等中草药,或六神丸、珍珠丸等中成药给宝宝服用。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人体食入的任何药物都要在肝脏解毒,由肾脏排泄。宝宝的身体处在成长发育过程,许多脏器功能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差,肾脏排泄的功能不完全,应尽量少用药。小中药所含鞣质、生物碱、挥发油和无机盐等复杂化学成分,很有可能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损害其功能。
另外,中成药服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六神丸含有蟾酥,服用过量可引起消化、循环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惊厥等症。又如珍珠丸含有朱砂成分,少量服用能解毒、安神、明目、定惊,而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机体受低度汞的作用,会出现齿龈肿胀、咽喉疼痛、唾液增多、恶心呕吐,以及多梦、记忆力减退、兴奋性增高、不安、失眠等精神症状,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所以,父母不可乱给小宝宝小中药吃。
不可给宝宝乱吃补品补药
目前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宝宝身体更健壮,大脑更聪明,一味地依靠药品或保健品来保健身体,常给儿童服用名目繁多的保健品和补品。其实,乱给宝宝吃补品补药,危害性很大。
(1)给宝宝乱吃补药有可能会加重原有病症。如果服用与自己体质相抵触的补药,不仅无益,还可加重病症。如偏阳虚的人服用滋阴药物,则阳虚更甚;肠胃常胀气的人再服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病症将更加重。
(2)给宝宝乱吃补药有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宝宝脾胃薄弱,在服用熟地、龟板、鳖甲、首乌后,常可致上腹胀闷、苔腻、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
(3)过敏反应。有的宝宝在服用鹿茸精后,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其实,鹿身上的药大都属温热性壮阳药,根本不适宜宝宝服用。
(4)内分泌失调。经常乱服补药,还会造成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免疫力降低、智力下降。
(5)给宝宝乱吃补品还有可能引起宝宝性早熟。健康儿童服用人参会削弱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容易感染疾病,会出现兴奋、激动、易怒、烦躁、失眠等神经系统亢进症状。人参可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健康儿童长期补人参会导致性早熟。服人参过多对心脏也有害,可导致心收缩力减弱,血压、血糖降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勿给宝宝乱吃药
在给宝宝服用药物时,剂量不足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抗药性,而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使宝宝中毒。
在药物的吸收、体内循环、排泄等方面,儿童通常要较成人为快,加上不同的年龄,其组织器官的发育程度不同,儿童体内的生化反应和成人也不一样,所以宝宝用药剂量问题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情况不同,所以用药的时间也有差异。例如有的药品要求4小时1次,如果超过4小时再用药,体内的有效浓度下降,治疗效果将无保证。特别是应用一些抗生素时,体内有效浓度下降还会给病原微生物以喘息时机,易使疾病反复或让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宝宝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引起消化道溃疡,长期服用氯霉素可引起宝宝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服用过多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等症。
由此可见,宝宝患病切忌乱用药,特别是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剂量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一定要按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药品在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而宝宝在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时间短,吸收排泄快,抵抗力弱,对药物反应很是敏感,用药不当就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药物过敏及处理方法
宝宝由于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一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对一些药物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氨基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磺胺类药物:长效磺胺、复方新诺明等。
镇静安眠药:鲁米那、安定(地西洋)。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去痛片。
麻醉用药:普鲁卡因、血清制剂、丙种胎盘球蛋白、动物血清等。
另外还有某些中药疫苗等。
药物过敏反应分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即刻反应在用药后瞬间出现。如青霉素注射或皮试后,即刻发生胸闷、心慌、气短、面色发青、大汗淋漓、手足冰凉,甚至脉细弱以致休克。这种药物反应较严重,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宝宝死亡。迟缓反应是在用药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皮疹,且疹型不一,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等,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即刻反应者往往伴有全身症状,迟缓反应者可在局部或仅侵犯皮肤或某一脏器。
宝宝用药后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即停药,同时给予脱敏治疗,如应用苯海拉明、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若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应尽快送往医院,患儿应平卧、松开衣扣,头偏向一侧,注意血压的变化和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给宝宝口服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小宝宝来说,口服药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宝宝吞咽能力较差,大的药片很可能被卡在咽喉部,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窒息。因此,许多父母常常把药片研碎后给宝宝吞服。对于一些药物来说,这样做是有效果的,也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药物不能这样做。
胶囊
这种剂型不仅可掩盖药物的气味和苦味,而且进入胃肠道后再溶解生物利用度也比一般片剂好,因此许多抗生素都采用这种剂型。若将胶囊拆开,气味特异,宝宝不宜服用,同时剂量也难以准确。
缓释片
缓释与控释型药物与普通剂型(口服后溶解吸收较快)不同,它可在单位时间内定量释放药物,平衡地发挥作用,延长作用时间,达到长效的目的,可减少半衰期短的药物的服药次数。若是研碎则会影响药效,故除咀嚼片外,缓释药片一般不宜研碎服用。
肠衣片
指在普通片剂外面裹上一层外衣的剂型,这层外衣只有到达肠道才能被溶解。因此,这种药片必须整粒吞服,若研碎后服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有的还会引起不良反应。
双层糖衣片
如多酶片是含淀粉酶、胃蛋白酶、胰酶三种酶的双层糖衣片。外层为一般糖衣,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在药片的外层,可在胃内发挥助消化的作用。而胰酶需在碱性的肠道中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故被包裹在药片的内层。若药片研碎即失去消化酶的保护作用,尤其是胰酶粉剂残留在口腔中可刺激口腔黏膜,引起严重的口腔溃疡。
让宝宝顺利地打针吃药
父母要想让宝宝顺利地打针吃药,首先应消除宝宝对打针吃药的惧怕心理,父母平时不要拿打针吃药来吓唬宝宝。有些父母在宝宝不听话时就以“你再不睡觉的话,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了。”“你如果不洗手的话,生病了,就应该让医生给你打针了。”这些话无意中增加了宝宝对打针的恐惧,平常大人生病,吃药和打针时,可以让宝宝看着,看到大人镇静自如的表情,宝宝就不会把它看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了。然后大人可与宝宝一起讨论一些问题,如人为什么要吃药和打针?通过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病了就要吃药或打针,这样病才会好。
其次当宝宝吃药和打针时,事先对宝宝要亲热一点,使他心情愉快。可以抱抱宝宝,摸摸宝宝的头,表扬宝宝今天的成绩,如“今天你的积木搭得真好”“今天你真乖”等。然后跟宝宝说:“你今天有点不太舒服,对吧?我得给你吃点药,这药有点苦,不过没关系,一会儿就过去了。”
只要药里能够添加白糖的,就尽量添加少许白糖,这样宝宝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药吞下去。当宝宝吃完药或打完针后,应及时加以表扬:“宝宝真棒,能自己喝药了。”也可以说:“不苦吧?”“不疼吧?”而不是说:“疼吗?”“苦吗?”还可以给予适当的优待,如给好吃的东西、给爱玩的玩具等。
大一些的幼儿是能够听得进去的,而且这可以培养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信任关系,对宝宝无疑是有利的。
不要乱给宝宝退热药吃
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到宝宝发热就给宝宝喂退热药,她们认为宝宝发热一退下去病就好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妥的。
一般健康成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而宝宝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较成人高,他们的正常体温可达37.5℃。父母不可以自己身体的热度来揣想宝宝是否发热。
发热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宝宝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宝宝一有病就发热,而且其他症状不显著,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宝宝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能被确诊。
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宝宝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宝宝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服退热药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
如果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一般就不需要服用退热药。什么情况可使用退热药呢?一是高热,物理降温不起作用时;二是预防高热惊厥时;三是按医生嘱咐应用。
宝宝感冒用药误区
一般来说,成人感冒药宝宝并不是绝对不能用,但使用时应注意:
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服用布洛芬。咨询儿保医生,布洛芬是否适于你的孩子,以及合适的剂量是多少。感冒通。感冒通是中西药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及卜尔敏,在成人中广泛使用。有报道宝宝用后引起血尿、肾小管功能受损,停服后血尿很快消失。不良反应虽然是暂时的,可儿童肾脏发育尚不成熟,加之感冒通中的双氯芬酸钠还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脂蛋白层,使氢离子弥散,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出血,因此宝宝最好不用或慎用。忌超量服用。
康泰克。主要含有盐酸苯丙醇胺。苯丙醇胺是化学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同时也能引起血管紧张性头痛,宝宝需用低剂量,但专家建议宝宝禁用该药,目前,我国已全面停止使用该类药物。
速效伤风胶囊。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3岁以下儿童及宝宝应避免使用。
儿童感冒药不应含有抗组胺剂,除非儿保医生建议服用此药。这些药物能够使鼻子和呼吸道干燥,对小儿童有镇定作用。泰诺感冒片。主要含扑热息痛、盐酸伪麻黄碱、氢漠酸、右美沙芬及卜尔敏,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拜阿司匹林等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导致患儿虚脱,对患儿消化道也会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引起或加重幼儿哮喘,可诱发幼儿发生“瑞氏综合征”等。所以务请家长谨防阿司匹林危害幼儿的健康,不宜用有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
对于百服宁、幼儿泰诺林液、散利痛、感康、尼克、康必得、白加黑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3岁以下儿童及宝宝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成人用的感冒药很多,宝宝又易患感冒,所以父母在给宝宝用药时应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给药时间,以保证用药安全。
宝宝应慎用止咳药
宝宝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患了感冒、咽炎、喉炎、哮喘和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疾患时,均会引起咳嗽。从生理功能而言,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活动,能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异物排出体外,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与通畅,有利于健康。因此,轻度偶发的咳嗽,会随着痰液排出而自然缓解,不必服用止咳药。
3岁以下的宝宝,他们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加上支气管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此时父母一见宝宝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上皮细胞的运痰功能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却受到了抑制,以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引起缺氧、脉搏加快,严重者还可发生肺不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当然,对于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则须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宝宝咳嗽时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咳嗽的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应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的药,消除炎症,或与抗过敏原配合对症治疗,才能使止咳祛痰药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反复或伴有发热、皮疹、哮喘、肺脓肿症的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或咨询医生。
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食刺激性食物。
如何给宝宝的口腔用药
当宝宝分娩出之后,在开始呼吸之前,应迅速清理口、咽、鼻等处的黏液或血液,防止其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方法是采用纱布裹住小指伸入宝宝口内,轻轻擦拭吸出;或用耳科之洗耳球的尖端插入鼻内,吸出黏液;或用去掉针头的头皮针导管接注射器抽吸。做上述处理时动作务必要轻,因宝宝皮肤稚嫩,稍有不慎致皮肤破溃,可引发全身感染。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水煎拭口并少许内服,具有良好的清洁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皮肤黏膜及胃肠道感染。如黄连煎水拭口并内服少许;银花甘草液拭口,并内服少许黄连煎汁,以清脏腑之毒,防止胎毒遗患。
宝宝时期,由于哺乳或溢奶的缘故,小儿的口颊内或舌上常有残留的奶块。有些家长喜欢用纱布蘸水去擦,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稍不留意,粗糙的纱布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严重者会引起口腔感染甚至败血症。遇有这种情况时,可给小儿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
如果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下去,且孩子烦躁,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有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遇有这种情况时,也千万别用纱布擦,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日1~2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日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涂口,每日3~4次,均可很快奏效。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
眼药的使用
眼药分眼药水和眼药膏两种。眼药水是水剂,滴入眼内不影响视物,因此适合白天滴用。眼膏是油糊状,上后视物不清,宝宝一般不能接受,易揉眼睛,影响疗效,所以眼药膏一般在睡前涂用。
给宝宝滴眼药之前,家长要先洗净双手,备好眼药水,仔细核对药物名称、浓度及用法和用量,观察药物有无沉淀变色,并检查有效期。如有异常,应立即更换。让患儿仰卧或坐位,头略后仰,双眼向上看。家长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患眼的上、下眼皮,右手拿药水瓶先挤出一滴弃掉,然后从离宝宝眼约2厘米高度滴下药水,要滴在白眼球上,别碰睫毛,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上眼睑,让药水充满结膜。随后轻压内侧眼角,防止药水流进鼻子。
再放手让宝宝闭上眼睛,这样就能保证眼药在眼内多停留一会儿。
滴入眼后,药液有时顺着鼻泪管流入咽部,宝宝会感到嘴里有苦味,可用清水漱口,清除嘴内残留的药液。
上眼药膏时,宝宝的体位也是脸朝上,扒开下眼睑将药膏挤入眼内,或用干净光滑的小棒蘸上眼药膏涂入。
滴鼻药的使用
滴鼻药主要是治疗鼻腔及鼻窦病变。一般使用的药物能湿润或收缩鼻腔黏膜,起到消炎、消肿、减少分泌物和缓解鼻塞的作用。
在滴药前要清除宝宝鼻腔内的分泌物,可以让会擤鼻涕的宝宝擤出鼻涕,不会擤鼻涕的宝宝,父母可用沾凉开水的棉花棍将鼻内分泌物掏干净。但应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损伤鼻腔黏膜。滴药时要让宝宝做好思想准备,争取宝宝的主动配合。对不合作的宝宝可以趁其熟睡时滴药。滴药时必须采用坐位或仰卧位,坐位时让宝宝身体靠在椅背上,头向后仰,鼻孔向上。仰卧位时把枕头垫在肩背上,使头向后仰,使鼻孔向上,便于药液的滴入。
滴药前,父母要注意查看准备滴入的药液名称,以防误滴其他药品。滴药时,父母用左手指轻轻推起鼻尖部,使鼻腔充分暴露,右手持滴鼻药对准鼻孔,每个鼻孔滴药2~3滴,滴完后用手指轻轻压鼻翼,使药液与鼻黏膜充分接触。滴药后,不要让宝宝立即抬头或站立,要静坐或静卧2~3分钟,使滴鼻药充分流入,治疗效果较好。滴药后药液可能流入咽后部,有药液的异味,宝宝感觉不适。可用清水漱口,来清除咽部残留的药液。
给宝宝慎用滴鼻净
有的人鼻子不通气了就用滴鼻净,感觉很好。于是当宝宝的鼻子不通气时也用滴鼻净。其实这样做会给宝宝的身体带来不良反应,是有害无益的。
滴鼻净是收缩鼻腔黏膜血管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奈唑啉。儿童的鼻黏膜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比较柔嫩,经常使用滴鼻净,会使鼻黏膜血管壁失去张力,影响鼻黏膜的纤毛运动,使鼻甲充血、肿大,引起药物性鼻炎。另外,由于鼻黏膜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使鼻黏膜干燥,起不到调温、保湿作用,甚至导致鼻黏膜萎缩,影响嗅觉功能。甚至有时会出现中毒表现,如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唇青紫、面色苍白、脉跳加快等,要及时就诊。
给宝宝使用滴鼻净,滴用方法要正确,不要将药液滴到口腔里。要用低浓度的(0.025%),而且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使用应在7天以内。
止咳糖浆不可滥用
宝宝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当宝宝咳嗽时,家长不要滥用止咳糖浆。
咳嗽是人体呼吸道为免受外来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动作,就像吃饭时,饭粒呛入气管内,会引起阵阵咳嗽,最终将饭粒咳出来一样。患气管炎或肺炎时也是这样,通过咳嗽,可将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内的病菌以及组织破坏后的产物排出体外,以免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存活,让呼吸道保持通畅和清洁。因此,这种有痰的咳嗽对人体是有益的,做家长的不必为孩子咳嗽过分着急。但有些孩子的咳嗽是无痰的干咳,反复剧烈的干咳会影响孩子的休息和睡眠,甚至能使肺组织撕裂和肺血管破裂,发生肺气肿、咯血和胸痛等,故干咳对患儿是不利的,需要进行积极止咳治疗。对于一般的咳嗽,应以祛痰为主,不要单纯使用止咳药,更不要过量服用止咳糖浆。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儿止咳糖浆大多含有盐酸麻黄素、氯化铵、苯巴比妥等药物成分,服用过多都会有不良反应,尤其是盐酸麻黄素服用过多,孩子会出现头晕、呕吐、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中毒反应,因此,不要给孩子滥用止咳糖浆,否则对小儿的健康有害。要按医生的吩咐给孩子服药。
必需服用止咳糖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糖浆剂含糖量达80%时,患有脓疮、化脓性疖肿等皮肤感染者慎用。因服糖浆后,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加速感染部位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导致皮肤感染加重。
(2)不宜饭前服,因糖可抑制消化液分泌,使胃有饱胀感而影响食欲。
(3)睡前不宜服,因为糖遗留在口腔内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刺激牙齿,使其脱钙,形成龋洞。
(4)止咳糖浆要按剂量服用,不要过量服用,以免中毒。
§§第五章 宝宝意外事故防护
宝宝喜欢四处探索了,但还不具备危险意识。因此,一定要确保宝宝生活环境的安全,把有危险的物品放到宝宝不可能拿到的地方。若发生意外,家长们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应该视伤的轻重及时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