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14908700000002

第2章 寻觅

1.到西部去,寻找精神宝藏

西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片智慧的大海。当你在里面潜泳时,就会发现,它既博大深邃,又极为温柔。它的每一滴水,都能让你从心底里觉得清凉、快乐、温暖、宁静、安详,不再烦恼,不再不安,就像躺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最奇怪的是,你放下了一切,却还是积极地生活;你什么都不在乎,却仍然竭尽全力地做着该做的事。这就是西部文化最优秀的地方。

不了解西部文化的人,总以为它是消极、落后的。因为他们觉得,一个人一旦接受了这种文化,就会变得懒惰、散逸,整天像那些坐在墙角晒太阳的老头子一样,不求上进。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一种误解。

西部文化并不消极,也不懒惰,反而是非常积极的。不过,它的积极并不体现在物质追求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而且,它不像魏晋时期的玄学,光谈形而上的学问,不关注眼前的现实。西部文化也谈形而上,但它总是积极地介入现实。比如凉州贤孝。

一旦发现时代出了问题,凉州贤孝就会介入其中,教化世人,让人们向往大善,把人们向有益于人类文明的方向牵引过去。

不过,它是一种属于老百姓的文化,它的舞台,在凉州街头。它从不高高在上地说一些远离生活的东西,总是用质朴的语言,向老百姓宣说着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人应该怎样活着。它就像细雨滋养大地那样,深深地影响了千百年来老百姓的心灵,成为老百姓骨子里挥之不去的东西。

西部文化中有好多非常温暖的东西,它不同于这个时代,但未必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落后。问题是,你愿不愿意认识它?愿不愿意了解它?认识与了解之后,又愿不愿意弘扬它,传播它,让它加入主流的声音,真正地影响这个时代?

现在,凉州街头仍然有盲艺人在唱贤孝。他们每天早上都会带着三弦子,到凉州广场上演唱。人们给他们一块钱也罢,十块钱也罢,他们都会非常开心,总是微笑着,额头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洋溢着快乐。因为他们在传播一种大善文化。他们用沧桑的歌声,唱着这个时代的追逐与迷惑;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关注着当下的时代。无数个“他们”,就这样唱了千年之久。

他们不追求流行文化的追求,他们的追求只有两个字:一是贤,二是孝。其中,“贤”关注人类,强调为社会作贡献;“孝”关注家庭,强调孝敬父母,为亲人作贡献。这两个字,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伟大的东西——美德,也是他们介入社会的所有目的。用新时代的话语来说,就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等等。

西部文化中有诸多凉州贤孝这样的文化形式。这种东西,你在城市里是很难找到的,它是真正的精神宝藏。因为,西部的土地实在太厚重了。可惜的是,一些学者不愿去西部,就算去了,也看不到其中的精髓。

他们在城市文明的腌制下,已经变成了近视眼,再也看不到埋藏在地下的宝贝了。而且,他们也忍受不了风沙、干旱和西部的气候,只能躲在象牙塔里,这儿抄一点,那儿抄一点地做学问。有时,个别人甚至把学生的成果抄过来,闹出好多丑闻。这样的学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要想得到西部文化的精髓,就必须到西部去。在那里,感受土地的呼吸,触摸土地的脉搏,深入老百姓的心灵。唯有这样,你才能品味到西部真正的文化气息。当你真正穿越西部时,你的人生肯定会出现另一种面貌,你必然会变得更加大气。

我觉得,每个人一辈子都必须有一次这样的生命体验,而且必须趁着年轻。一旦你被城市文明腌透,或许就再也不想去西部了。就算去,也不是去体验的,而是去旅游,去见世面的。假如你在还有向往、还有精神追求时去西部,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收获——你所有的见闻和感受,都会变成宝贵的营养,让你一生受益。

2.在正确的读书中寻觅

我的阅读史,也是我的成长史,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侧重于阅读国内的文学杂志。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好书,只能毫无选择地读书。除文学杂志之外,我也读了很多世界名著,这个阶段持续了五年左右,从二十岁一直到二十五岁。

第二,专门读中国作家的经典作品。比如汪曾祺作品、沈从文作品,以及四大名著等等。而且,我不愿囫囵吞枣地读书,总是像战士攻克城堡那样,对每一本书进行研究式的阅读。就是说,我首先集中读某个作家的作品,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读透,掌握其中的精髓和思想,然后再读另一个作家的作品。例如,我搜集了沈从文的所有作品,然后非常系统地,一遍一遍地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把里面的文化、品格、精神、技巧、人物、优势、局限等东西全都摸透,当我觉得自己汲取了其中的养分时,才去读另一个作家的作品。这个阶段也持续了五年左右,大概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岁。我很早就读过《红楼梦》,但真正系统地研究它,还是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个阶段。太早读名著,或许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智慧积累,就读不懂它。但有时也说不清。我的妻子在上初中时,就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读《红楼梦》,如痴如醉,我认识的一些作家,五十多岁了,却仍然读不进《红楼梦》。所以,读名著,读经典,或许跟年龄没有绝对的关系,只跟一个人的天赋和秉性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天赋,就不要逼着他从小读名著;如果一个人天赋很高,就顺着他的性子,让他多读一些经典好书。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个阶段,大概从三十岁到三十五岁。这时我开始重点读世界名著,以俄罗斯文学为主,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世界级大文豪的作品。我首先把托尔斯泰的作品吃透、嚼碎、吸收,把他变成自己的营养;然后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吃透、嚼碎、吸收,变成自己的营养。接下来是其他大作家。之前,我也读过他们的作品,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读不进去。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发现,读书需要资格,爱托尔斯泰、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需要资格。当自身修炼达不到一定境界时,你绝对读不懂他们,更不会爱上他们。当然,我也非常尊敬其他的大作家。只要他们能当我的老师,我就愿意读他们的作品。对于一些消遣性质的、吸引眼球的读物,我则不予理睬。因为人生很短,我不愿把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更不愿为消遣而读书。我只读值得读的、今生必须读的书,绝不读那些比我差的作品。我读过全世界各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我总在阅读时陷入一种很深的宁静,感受另一个生命那鲜活的灵魂和跳跃的脉搏。我始终在阅读中跟他们对话,让我承载的文化与他们承载的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我既不屈从于他们的思想,也不会拒绝他们的思想,我总是积极地主动思考,拒绝其局限,吸收其精华。因此,我在阅读中一天天成长,随后才进入读书的第四个阶段:对哲学名著的“攻城”。

三十五岁后,我读书开始非常挑剔,重点读哲学、宗教经典、大文化类的书。我首先将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著作吃透、嚼碎、吸收,变成营养,再接触宗教著作。不过,《庄子》和《道德经》我接触得很早,十多岁时就背得滚瓜烂熟。三十五岁,则开始涉猎佛教的《大藏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还有印度教的很多经典。

四十岁后,我不再选择主题、领域,什么好书都读。宗教也罢,哲学也罢,文学也罢,我都不会拒绝。尤其关注一些能让人震撼或认可的文化现象。

无论在哪个阶段,我都坚持逐渐深入的阅读方式。我认为,真正的读书不能走马观花,不把书读透,不深入吸收其营养,不把书中的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让自己成长,就没必要花时间读书。我的读书,是人格修炼的另一种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

实际上,不只读书,对生活的观察也是这样。古人说“读千卷书不如走千里路”,所以很多人放下书本,踏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去汲取养分。这也很好,然而,其中的一些人却没有真正地得到滋养,只把走路当成了积累知识的过程。虽然这也很重要,但你一定要明白,不能升华为智慧的知识,无法让你成长,无法影响你的人生。如果没有一种深入研究的态度,不管你读万卷书,还是走万里路,都不可能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3.找到活着的理由,让它滋养你

有个两年前丧夫的学生告诉我,她很为婆婆难过。因为,她的婆婆一直没从丧子的阴影中走出来,活得很痛苦。短短两年间,婆婆仿佛苍老了十岁,头发都白了,腰椎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连路都走不了太远。我那学生很想帮她,却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因为,她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也不相信真理本身。是故,她放不下。

一个放不下的人,总是把一切都看得非常实在。她总是希望孩子没有死,还陪在她的身边,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无常。但她不明白,世界不会因为她的不接受而改变,一切都不可能重来。当她沉浸在快乐的回忆时,回到现实,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到痛苦。她不明白,让自己痛苦的,其实不是那件事,而是她的不甘心。她用不甘心,把自己困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心愿里。但换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她没有别的期盼,找不到活着的理由,又不得不活。因此,她活得压抑、痛苦,而且非常空虚。

我那学生之所以能从痛苦中走出来,是因为她接受了无常,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两年来,她不断为那意义努力着,不留恋过去,不强求未来。因此她活得很满足,很充实,心灵也有所依靠。那依靠,就是真理。至于她能不能实现那意义,已经不重要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假如你为了某个物质而活,你的精神支柱就迟早会崩塌。因为,物质是善变的,它不可能永恒。这个物质,既包括物,包括事,也包括人本身。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在不断走向死亡。得到多少,失去多少,都改变不了我们最终的归宿。那么,何不把一切当成旅途中的风景,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仅仅安住在一种享受和感受当中?超越一切爱憎后,你就会发现,任何风景都是美好的。因为,当一切都消逝,它们留下的,就只有一点温馨。

但是,你先要叩问自己:我为什么来到世界上?我为何而活?然后不断去寻找答案。找到答案时,你就拥有了人生的方向,和取舍的参照系。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虚度。所以,你必须把它视为人生中最首要、最重要的问题。

有趣的是,有些人懒得自己去寻找,反而来问我,叫我为他们设定一个活着的理由。我当然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但我必须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应该叫别人代劳的事情,别人也无法代劳。因为,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意义活着。别人的意义,只能给别人带来前进的动力。

一定要明白,要想活得快乐、自在,就不能活在别人的观点和眼光里,你要训练出一颗属于自己的心。换句话说,你想成为什么人,就去努力成为那个人,不要管这个世界怎么想——当然,假如你想做的事情对世界有害,那就另当别论了——要知道,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践约自己的憧憬和向往。在这一点上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与进取的方向。因此,它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质量与价值。

你想做个小人,就必然成为小人;你想做个君子,就必然成为君子;你觉得自私很好,就必然不会为世界贡献什么价值;你向往佛陀、孔子、孟子那样的伟人,人格就必然会不断升华,最终成为他们。要明白,决定你人生轨迹的,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别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向往,和你对待向往的态度。它就是你活着的理由。

这个活着的理由,就是人与动物的真正区别。

从本质上看,人跟动物的区别并不大,两者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吃完了工作,工作完再吃,吃完再睡。假如人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就会变成一种貌似人的动物。两者都像忽生忽灭的泡沫一样,留不下任何东西,在日复一日的庸碌和麻木中,在随波逐流中,等待死亡。当呼吸停止,平淡且缺乏意义的人生,就会被划上一个同样毫无意义的休止符。因此,我们称之为“混世虫”。

西部文化反对这样的活法,它追求活着的意义。它认为,每个人的活着,都在不断向死亡走去: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达官贵人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骑毛驴子是这样,开宝马车也是这样。所以,金钱和名利等好多东西,都没有真正的意义。那么,人如何填充生死间的空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很多西部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明朝时,西部有个文人建立了一种家族传统:以自己的角度,记录西部土地上发生的事情。他死了,就把文本传下去,让儿子继续记录;儿子死了,就轮到孙子;孙子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们每一代人都做着这件事,人类就多了一部不同于正史的史书、一部西部人眼中的千年史书——直到今天,他们的家族传统仍然在传承着。这就是他们活着的理由。

我也有自己活着的理由。二十五岁时,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后,我用了二十年的生命,书写人生中第一部大书。

最初,我还是个孩子。孩子的手臂太过瘦弱,举不起很大的东西,只好先从小东西开始。当我发现自己举起的东西太小,就扔了它,换个重一点的;还是太小,就又扔了,再换个更重一点的……就这样,扔了再举,扔了再举,足足训练了二十年。所以,大家看到的《大漠祭》虽是一气呵成的,但为了最后的一气呵成,我演练了无数遍。在那个过程中,我没有任何目的,既不急于发表,也不渴望它给我带来利益。写作本身就是目的。我不考虑成功,也不考虑别的东西,只想好好完成这部作品。因为,它就是我活着的理由。实践这个理由时,我一天天成长,有一天终于长成巨人,才举起了一块巨石。

很多西部人都是这样。西部的生活很艰难,一旦生存与环境发生巨大冲突,人就必须在精神世界寻找答案。例如,我为啥要活下去?一切都在变化、消失,我能依靠什么?我该追求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时,好多西部人都选择了爱。

陕北民歌里“哥哥爱妹妹”那种火辣辣的爱,也是西部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西部民歌“花儿”,就将西部人那种愿意为爱放弃生命的坚贞和刚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小说《白虎关》中记录了大量的“花儿”,所有看过此书的朋友,都被那种质朴强烈的情感打动了。因为,它是爱最本真的表达。它非常朴素、真诚地述说着爱的行为、爱的选择,其中流露出的奉献、牺牲精神,足以令人震撼,让人动容,让人明白了西部女子强大的爱情信仰。

爱,足以让最柔弱的女子,变成天底下最坚强的人,坚强到能够保护和守候她的爱人;爱,足以让最弱小的孩子化身为巨人,扛起超过自己无数倍的大山。所以,对很多西部人来说,爱都是一种巨大的生命能量。《白虎关》的女主人公莹儿就是这样。唱着“花儿”的她,变成了世界上最坚强的女人。或者说,唱着“花儿”的她,继承了“花儿”中爱的力量。这也是西部文化的奇妙之处。

西部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能影响人心的文化。继承西部文化的人,用爱丰富了这种文化;传承爱的西部文化,又强大了文化传承者的心灵。因此,西部有很多为爱而活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成功的依托,正是爱与智慧。只是,我的爱跟莹儿不一样,我的智慧也跟莹儿不一样。所以,莹儿走向了死亡,我却走到了今天。

好多读者还从《白虎关》中读出了一种大象征。他们觉得,书里的沙漠就像人生,这是对的。《白虎关》和《猎原》都超越了西部土地,超越了沙湾农民,上升到世界和人类的高度,有着灵魂的深度。它们都承载了我用生命经历验证过的智慧,也承载了我对人类、对世界最深沉的爱。当然,“灵魂三部曲”也是如此。只要你有足够的真诚,它们就会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滋养你们的心,圆满你们的灵魂。有一天,你们就会明白那些文字背后的含义。

4.你是否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我的好多学生都说,认识我之后,自己才开始了真正的人生。在此之前,他们没想过人生的意义,也根本不知道,原来人活着,是必须思考这个问题的。

有个孩子告诉我,她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幅优秀的海报或广告。后来她迷惑了。因为她想不通其中的意义。她说,自己不求名,也不求利,那么她在追求什么?难道她渴望的,仅仅是操控他人心灵,勾起他人欲望,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吗?这种稍瞬即逝的情绪,真的能让她往后的人生变得充实吗?她发现,自己曾经的理想,只不过是一种貌似理想的贪婪。对这种贪婪的满足,最终无法给她带来任何东西。于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进入她的心灵:我想成为什么人?我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生活?但她的朋友跟她一模一样,大家在朝着所谓的理想生活奔去时,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非常盲目。所以,每个人都会对她说:别想太多,我陪你喝酒去;别想太多,我们去运动,出一身汗,就好多了。然而这些建议最终还是没起多大作用。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寻觅,后来才看到了我的书,听到了我的声音。她说,她一直向往着一种干净、简单、奉献的生活,但她没有勇气。整个社会都在告诉她,这样做,你会活得很糟糕。她以为自己错了,接触了大手印文化才发现,原来这样才能活得更好。因此,她不再空虚,不再失落,在实践这种价值观、人生观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充实、坚定、满足。

其实,一谈到人生意义,好多人都会觉得虚无。因为他们发现,什么都会过去,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恒。人一旦死亡,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就连他留下的文学,也会随着人类的消失而消失。

有一段时间,我实在不想写作,就是因为找不到写作的意义。我虽然写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大漠祭》也罢,《猎原》也罢,《白虎关》也罢,“灵魂三部曲”也罢,能留到什么时候?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地球何时灭亡,也不知道人类何时灭亡。一旦人类灭亡,我写的东西还有意义吗?所以,我很长时间不愿动笔。后来,为了打破那种局面,我极力为自己的写作设定了意义:只要有一个人看到《白虎关》、《猎原》、《大漠祭》后,能对农民稍微好一些,更尊重他们一些,政府也能制定一些更好的政策,让农民们过得好一些,我就没白写;只要能为老百姓带来一块钱的利益,我就没白活。因为有个这个意义,我才接着写了下来。

同样道理,你也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意义。但一定要记住,只有能让世界受益的意义,才能支撑一个人的活着。否则,任何意义,都会让你更快“死去”。

比如,我的小说《猎原》中有个年轻的牧羊人,叫黑羔子,他是如此评价自己的:“我是断子绝孙的,因为我在放羊。羊啃了那么多的树,啃了那么多的草,把这块土地从肥沃的原野变成了沙漠,让很多生命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所以我活该没有儿子,我造了无数的罪孽,我是个断子绝孙的命。”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他小题大做,但从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他或许是正确的。因为,表面看来我们只是自己,实际上,我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关系到世界的命运。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影响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那里的一切变化,又会回到我们的身上,甚至影响后世子孙。就算有些人不想影响世界,不曾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必然对世界产生某种影响——放大了庸碌的声音,扩大了庸碌的群体。

所以,西部文化重视活的过程,但它关注的是利众的行为,不是个人享受,也不是口头的利众。换句话说,它不管你的话有多么冠冕堂皇,只看你做了些什么,能否真正地回报社会、贡献世界。它认为,行为构成了你的价值。如果你没有为世界带来一些好东西,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那么,不管你赚了多少钱,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留不下任何东西。能创造真正价值的,只有那些用实际行为贡献世界的人。

例如,雷锋很早就死了,但直到今天,一谈到乐于助人,人们还是会说“学雷锋”。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的标志,而不仅仅是他本人了。古今中外的伟人都是这样。比如,人们一提到甘地,就会想起“非暴力不合作”;一提到托尔斯泰,就会想起他办学育人,放弃贵族身份,将土地还给农民;一提起耶稣,就会想起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仍然为伤害自己的人祈祷。佛陀、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伟人也是这样。他们的肉体早就消失了,但人们一想起他们,一想起他们代表的精神,心里就会充满温暖,充满希望。物质很快就会毁灭,无法代代相传,包括人的肉体。只有这样的精神,才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承载这种精神的人,总会化为夜空中的繁星,照亮整个人类的黑夜。

假如你想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些有益于世界、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就尽管去做。不要管这个世界会不会质疑你,会不会猜忌你,会不会回应你。因为,你做这些事情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不是做给世界看的。所以,无论世界怎么对你,最终的受益者都永远是你自己。

托尔斯泰一直觉得,不劳动的贵族无权享受劳动者的成果,更不该看着劳动者陷入贫苦而无动于衷。因此,他想了个法子,把土地还给农民。但是,不仅贵族们不理解他、反对他,就连农民们也不相信他。然而,他还是会这么做。因为他不是做给世界看的,他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事的过程中,他的心灵是富足、快乐、坦然的。因此,他才能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星辰之一,才能写出那么多伟大的著作,才能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成为人们的话题,仍然被人们敬仰和向往着。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不要在乎这个世界怎么对待我们,能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只管考量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一天比一天更完善,是否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目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