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0岁男人必读书
14909100000002

第2章 用理想点燃男人生命中的那盏灯

男人心中谁会没有理想?理想是男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今天,指向未来。男人成功的事业从哪里起步?当然是从树立远大理想开始。

一个40多岁的男人,应该掌握自己的人生使命,胸怀理想与希望,奋力以赴,使自己的事业能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地走向成功。有一些男人庸庸碌碌,默默以终,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生自有天定,从没想到可以创造人生。事实是,每个男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并且辅以坚忍不拔的努力,都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的。

坚定刻苦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崇高理想在激励他们前进,激励他们发挥潜能。伟大的人生从憧憬开始,那就是自己要做什么或要成为什么。例如,爱迪生的理想是做发明家。这为他想像出明确的前途,把它作为目标,勇往直前。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人生的中年阶段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它不像少年充满憧憬,也不像青年人那样挥斥方遒,更不像老年人饱经沧桑。40多岁是连接青年和老年的纽带,是最容易混淆的一段历程。所以,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又无声无息地驶过,真让人有点扫兴和气愤,并生出一缕淡淡的失落和悲哀。当人们行进在青年的旅途中的时候,总觉得离中年尚为遥远。因此见到中年人整天东奔西忙,如牛拉套般的重负并喘着粗气时的狼狈相,便油然生出几分同情和理解。也许还伴随着几分优越和自得,总想等自己也到中年时,一定要来个什么仪式,犹如现在流行的那种年满18岁举行一个成人宣誓活动,然后像一辆战车,轰轰隆隆地驶入中年里程。

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每当中午,正是太阳一天之中最耀眼的时候,但持续不了多久,就日薄西山了。所以,40多岁的中年男人大都步履匆匆,既没有青年的热烈,也缺少老年的平实,时时刻刻都在被命运的皮鞭抽打着,急急忙忙地赶路,一刻也不得停息。

诚然,40多岁的男人要做的事情太多,那些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者没有必要赶紧去做的事情,都一古脑儿地摆在了面前,使得他们在为工作、为家庭、为子女,毫不留情地榨取着自己的精力,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把一生中没做完的事情在这短短的中年阶段完成。所庆幸的是,当年的豪情壮志正如日中天,苦点累点也不在话下。当然,40多岁又是一生中最尴尬的阶段,若是人到中年,青春已逝,然而事业却无成,将是十分令人烦恼的结果。因此,40多岁的男人的失落感可以说是人生各阶段中最强烈的。希望和失望铸成一柄利剑,时时高悬在40多岁人的头顶,紧催着他们行进的节奏。在这短暂然而又灿烂的时光中,只有拼命地付出,才能有所收获。而达不到期望而无所收获,则会产生恐惧和悔恨,有人说,中年人比青年人更经不起挥霍和浪费。

40多岁男人已经历了很多人间沧桑与世事浮沉,他们身体还强健,步伐还坚定,再加上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目光紧盯着前方,一面做好迎击困难和挫折的准备,一面伸出双手去获取成果。一切人间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他们都可以容纳消化。他们重在付出,极少索取,只要问心无愧地付出,是否得到相应的回报倒是其次的要求。40多岁的男人最能体现宽容和谅解,这得益于对生命的支出、对财富的创造和自身最大限度的给予。所以,人到中年,没有理由畏惧恐慌,也不必为那些失落而感到悲哀。只要辛勤耕耘,相信生活会给出一个圆满的答复。

有人说,年轻人总喜欢用“加法”,而一旦步入中年阶段,则又需要用“减法”,这里所说的“加法”是说年轻人什么都想要,对生活的追求欲望十分强烈,比如说钱要挣得越多越好,房子住得越大越好,职位升得越高越好。然而,进入40多岁之后,许多人反而会感到迷惘和惆怅。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去追求索取,该有的差不多齐全了,但自己并没有变得更满足、更快乐。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满足感并不相同。从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生存是惟一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开始变得复杂。除了一大堆责任和义务必须承担外,身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这些不断增多的物品、工作、责任、义务以及人际关系,几乎占据了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空间。许多人忙碌着,应付这些繁杂的事情,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被挤占。难道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吗?“拼命用”加法“的结果,就会导致一个人的生活失调、精神失控,既令人眼花缭乱又不堪重负。就如同一个人开始旅行时,带上了太多的行李,在尚未到达目的地时,就累得疲惫不堪。此时,惟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那些多余的东西毫不吝惜地抛弃掉。同样,当一个人被”加法“弄得穷于应付时,就应立即用”减法来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美国心理学大师罗伯特·威廉把人到中年比作是“人生的下午”。他认为,处在此时此刻,即能回顾反思上午,又可计划、展望傍晚。应该说,这位专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其道理简单明了。因为,我们不能按照上午的计划来过下午的人生。早上美好的事物到了下午可能变得微不足道。或许你已经成功地走过上午,但可能你用同样的方式走过下午时,就会发现生命变得不堪重负。所以,该到了使用减法——舍弃一些物品的时候了。

用“加法”不断地积累,早已成为被时代抛弃的游戏规则。而用“减法”的意义则在于重新评估、重新思考、重新安排、重新决定一个人的后半段生命里程。即使在青年时,你盲目地使用了“加法”,造成了许多不便和被动,那么,男人到40多岁后,理智地运用“减法”,则可以使你的人生愉快和欢乐,可以让你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