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14911300000029

第29章 张国常:德圣文宗树丰碑

尽孝心感天动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倡“入世”的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许多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切身行动付诸实践,报国为民。在甘肃的历代人物中,张国常可算是实现这一标准的杰出代表。张国常(1836—1907年),家敦五,号冬武,别署东武,清代兰州园寺(今南稍门外)人。他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实为楷模。

光绪三年(1877年),张国常考中丁丑科进士,被授官为刑部主事,但是父亲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如果自己上任的话,留下父亲孤单一人,就没人照料,于是辞掉了官职,回家侍奉父亲,从此不再出来做官。后来,父亲的身体日益衰弱,病入膏肓,他深知儿子的孝心,所以临终前嘱咐他,丧事要从俭,别因为这个增加家庭负担,买一口薄棺材埋了就行。由于连年的兵荒马乱,张国常家里非常困难,但是,张国常觉得父亲受了一辈子苦,若草草安葬,自己良心难安。于是,在父亲死后,他几乎变卖了所有东西,按往常的礼节安葬了父亲,为此,家徒四壁,在以后的三年里,几乎天天以野菜为食,过着更加贫苦的生活。

倡新风现身说法

张国常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尤其对考据和考证更有很高的造诣,但是他的思想并没有因此保守,相反非常开明,对于新思想和新技术持支持的态度。

光绪十三年(189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陕甘总督杨昌浚在督署东侧(今甘肃省人民政府东侧)设立电报局,架设线杆线路,适逢天气大旱,一些百姓纷纷传言,是架设的线杆破坏了风水,惹得龙王大怒,所以降灾于民,准备拔掉线杆。张国常听到这个消息,亲自出面进行规劝,耐心地给百姓讲解道理。由于张国常平时德高望重,而且他的解释也合情合理,群情安定下来,电信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奉诏改书院为学堂,废科举、兴学堂,文人士子认为断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怨声载道。而张国常认为此举顺应社会发展,是把文人从“八股取士”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对此非常支持,他专门写文章告诫文人“相与戒帖之陋风,鄙记讼词章之凡想”,鼓励他们进新学堂,“读有用之书”,学习新知识——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外语、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服务社会,造福于民,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撰著述卷帙浩繁

张国常担任兰州著名三大书院之一的兰山书院山长长达20多年,在授课之余,他博览群书,用心苦读,特别精于考证考据,著述颇丰。其文稿达数十巨册,广征博引,论述精当,并颇有新意,令当时的学者翕然称服,其中有《重修皋兰县志》30卷,《甘肃忠义录》30卷,《听月山房诗文集》30卷,《土司蕃族考》1卷等。

《重修皋兰县志》是通体志书,记述上下两千年、纵横数百里内的天文、地理、人物、事件、物产、民俗等事物,是反映兰州市区、皋兰县、景泰县、白银市区清光绪以前历史的珍贵志书,比旧志更多地记载了经济类的事物。如“物产”,分谷、蔬、瓜等类,分别详注其品种栽培等情况,对现在发展农林业有参考价值。如记述洋务运动在兰州的情况:左宗棠创制造局,用泰西机器制造洋枪洋炮,派督标兵幼丁当学徒;创织呢局,用泰西机器雇洋匠教民学纺呢羽、哈喇等纺织品;创设电报局、牛痘局等事件。从中可以看到新兴工业城市兰州的渊源。此志是张国常呕心沥血,深入调查,精心考证的结果,可算作是兰州的一部百科全书。此书记载的详尽完备,书成后受到总督杨昌浚的大力赞赏。

《土司番族考》记西宁、碾伯(今乐都)、大通、平番(今永登县)祁贡哥星吉等地19家土司的民族、世系、辖地、功绩、封爵、部落、户口、兵员、宗教诸事。展现了从元末到清光绪年间,青海、甘肃两省以蒙古族、藏族为主体的部分土司制度。涉及民族学、宗教学、谱牒学、地方史等领域,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