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14911800000418

第418章 海底锰结核

锰结核是一种深海海底自生的锰矿产,又称锰矿瘤、锰矿球、大洋多金属结核矿等。主要成分为锰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含铜、镍、钴等多种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水深4000米~6000米的海底,一般呈球状或椭球状,或块状,直径1~20厘米。最早由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环球考察时发现,至20世纪40年代以后,调查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据有关专家估计,世界洋底的锰结核总量达3万多亿吨,其中太平洋底最多,约为1.7万亿吨,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和钴58亿吨。这些储量相当于目前陆地矿产锰储量的400多倍,镍的1000多倍,铜的88倍和钴的5000多倍。若以每年消耗锰2400万吨计,可供使用70000年以上;含铜88亿吨,以世界年消耗量400万吨计,可供全世界用2200年;含钴约50亿吨,以世界每年消耗50000吨计,可供使用10万年;含镍达150亿吨,以每年消耗60万吨计,可供全世界用2000万年。更有趣、更重要的是,这种鹅卵状的黑色物质还在不断生长。据美国科学家梅鲁估计,太平洋底的锰结核,以每年1000万吨左右的速度在“疯狂”生长。如果仅用每年从太平洋底新生出来的锰结核中提取金属的话,其中铜可供全世界用3年,钴可用4年,镍可以用1年。20世纪70年代,随着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的进展,国际上出现锰结核开发“热”。主要从勘探、采掘、冶炼和环境保护四方面加强研究。预计到21世纪初它将形成新兴的海洋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