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14913400000030

第30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编制和执行的原则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项年度性很强的资金规划,其支出的原则主要包括编制和执行原则。对此,应当遵循和把握四方面的原则:一是要严格控制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二是总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要服务与服从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三是要按照政府专项资金来设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四是要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结算管理。

一、严格控制国有资本用于经营性再投资的规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在规模和方向上首先要处理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国有资本“不与民争利”的关系。一方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经营性再投资的资本要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再投资应该尽量避免去“与民争利”,而是要去行市场难为之事、不为之事。对此,需要特别强调控制国有资本用于经营性再投资的规模。

1.经营性再投资的重要意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过程的监督和反映。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规划和监督,国有资本实现自我循环和积累,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预期。在经营预算支出项目构成中,经营性再投资属于一种国有资本再运行、再投入行为,既是国有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经营性再投资不仅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主要内容,而且同样对国有资本预算整个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经营性再投资的方向选择而言,一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政策的贯彻,新投入、新追加资本的领域和行业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战略调整的要求,二是关系到该方向是否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是否能够完成资本要求回报的经济属性。此外,经营性投资的规模选择也十分重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要通过提高国有资本的质量来实现,而不是靠国有资本存量的无限扩张来实现的。

2.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规模的确定

鉴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重要意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部门应当慎重对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编制和执行。当前,要特别强调严格控制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的规模。之所以重点强调这一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①规避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当作是国有资本管理最高目标的误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管理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惟一目标更不是最高目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个量概念,而不是总量概念:对于正在运营状态的某一单位国有资本来说,应当要求其期末价值大于或等于期初值;对于国有资本总量不能要求其保值增值,否则就永远打不破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谈不上国有资本退出。②有选择控制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让市场空间于“民”。中央多次强调要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应当逐步减少和取消经营性再投资,向非公经济成分让渡市场空间;在一些非战略行业,国有控股公司不必坚持控股地位,可以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和减少追加资本的方式引进非公资本。③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按照中央要求,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国有资本再投资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应该减少到最低,以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资本增量投入取胜的发展模式,探索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新模式。

3.控制经营性再投资规模的具体内容

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规模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的总规模,二是国有资本经营性再投资在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的规模。第一个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取决于同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对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部门来说,这个规模的主观性较小,一般应服从以收定支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这个“以收定支”不是一个国有资本自我无限循环增值的过程,其中国有资本变现预算同时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国有资本预算的统一规划下,国有资本变现预算的执行使国有资本存量成为一个逐步发生减少的变量,不必担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乃至经营支出的膨胀。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编制所发生作用的主要是第二个规模,即既定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在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的再投资规模,这也正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应该着力规划的规模。

二、服务与服从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预算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按照编制周期分为中长期预算和年度预算,一种是按照收入来源分为变现预算和经营预算。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侧重变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而年度预算则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重点进行编制和执行,但是要以实现中长期预算为参照和指导。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和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之间也存在参照和指导关系,即国有资本经营支出要服务服从于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编制和执行是中长期预算支出的重要依据之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也可以分为年度支出和中长期支出。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基础是企业经营业绩,而后者一般是以年度为经营周期,所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重点是年度支出,中长期支出则是年度支出的累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以年度支出为基础综合了经营预算的年度支出和中长期支出,其对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的主要服务作用表现在支出规模的数据支持上。从预算编制的角度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编制是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编制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是提供了有关未来5年或10年内国有资本再投资支出在规模上的基础数据,便于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期;从预算执行的角度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度支出的实际执行状况将直接引致国有资本存量的增加,这将使下一年度国有资本变现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编制基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中长期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编制和执行。

2.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规模和方向要服从中长期预算支出的相关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服务服从于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保持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中长期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对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支出的服从主要体现在支出和规模的导向上。在定性上,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是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政策的具体阐释,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政策实现和国家宏观社会经济调控目标、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衔接问题。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不仅要明确未来5年度或10年度国有资本“退出”和“进入”的主要领域和行业,即国有资本发挥导向和国有资本实现退出的具体领域和行业;还要量化国有资本退出和进入的规模,反映国有资本“进”、“退”的进程表,勾画出现有国有资本存量于中长期内在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增减曲线。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来说,在确定经营性再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时,必须以国有资本中长期预算为指导,对再投资规模和方向的选择要遵守中长期预算所确定的规模和领域。

三、按照政府专项资金来设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支出科目。在科目设置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单位要充分结合本级国有资本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重点,紧紧围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向来把握。考虑到当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方向以及国有资本收支的性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可以参照政府专项资金支出来设置。一是按支出功能设置,暂时不考虑和政府预算的其他分类接轨;二是在政府预算支出的“专项支出”类科目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作为一个“款”科目处理。国资部门需要细化的是款下的“目”级科目,重点是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际特点来设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的设置可以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初期适当考虑解决历史问题及支付改革成本,然后逐步过渡到以再投资支出为重点。

1.第一阶段及其预算支出科目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仍需深化的事实,因此一段时期内国有资本还要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时间可以暂定为5年。在5年左右时间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目中要配合本级国有资本变现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弥补公共财政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缺口),适当包括和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有关的科目内容。①改革成本支出,指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中人员安置、债务处置、辅业分离等历史问题解决方面的支出;②投资性支出,包括对债权性投资支出、新企业投资支出,对控股、参股公司追加投资支出,收购产权支出等;③经营性支出,指国有资本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如奖励支出;④基金支出,主要指为满足政府战略性投资方面的支出;⑤补贴性支出,包括各类补贴和奖励、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支出;⑥融资性支出,指国有资本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融资费用支出,如债务担保支出等;⑦其他支出。

2.第二阶段及其预算支出科目

大约经过5年过渡期后,可以进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基本结束对企业历史问题的解决,因此支出方向集中在三个方向:用于国有资本经营奖励支出、用于经营性再投资、用于国有资本分红收入的公司留成。其具体科目可以在上一阶段科目的构成中去除改革成本支出科目。

四、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结算管理

围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另一个重点是要加强支出结算管理,对此,必须强调在操作程序和结算方式上的规范与严格。

1.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都要坚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支出结算这一环节,大前提是和收入一样纳入到现有财政收支渠道中统一支付管理,其次是必须坚持国有资本经营支出要按通过批准的预算去执行,坚决杜绝随意列支,减少无预算支出的出现。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种以收定支的预算,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的前提是保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也就是在预算编制中首先要合理分配收入,确保应列支出,而后在执行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

2.完善支出的流程

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资金一般将纳入财政收支渠道管理,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在流程上总体原则是遵循财政资金管理的章程,保持和公共财政支出资金程序上的一致,严格遵守现有财政收支渠道的申请、审核、支付程序。相关内容在以后的章节中还要展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