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30

第30章 白胜:白白的胜利

白胜,《水浒传》中的梁山三流非著名好汉。用“白胜”形容中国抗战胜利,意为中国有胜利之名,无胜利之实,白白的胜利。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侵入荷兰时,荷国决堤自卫,领土得以保全。1812年冬季,法国皇帝拿破仑入侵俄罗斯,俄罗斯坚壁清野,并将莫斯科付之一炬,导致拿破仑大军溃败。由此可见,使用自然灾难御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使用不当则自我摧残、遗祸无穷。

有人认为,战争中军人阵亡数超过平民死亡数,则这个国家的军队算是尽到了保民之责。如果军人阵亡数低于平民死亡数,则这个国家的军队就是失职。国家养兵,是要军队在战时打头阵的。如果军队不打头阵,却为保存实力放敌人入境杀老百姓,这样的军队就不够格,或者说这支军队就没有军格。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却没能阻挡日军步步深入。据悉,台儿庄战役整整一列车的3000多伤兵被抛在战场,痛哭着哀求别撂下他们,但是最后无奈被日军全部杀戮。

日军土肥原14师团约二万余人强渡黄河。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贪生怕死,15万军队也没能消灭土肥原,蒋介石承认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豫东抗战,日军相继攻陷兰封,沿陇海线西进进逼郑州,成孤军深入之势,开封失守已成定局,郑州岌岌可危。日军意欲长驱直入占领武汉。

随着日军进攻愈发猛烈,蒋介石开始“戒妇人之仁”,用断臂求生的“水深火热”代兵,实行焦土抗战,更是酿成巨大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密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阻止日军前进。“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意思是大敌当前,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蒋介石知道赵口扒开无望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日军陷入深水之中,蒋介石如释重负,老百姓呢?

日军深陷黄泛区的污泥浊水之中,中国百姓的命运更可想而知。

花园口决堤时,蒋介石以军事机密为借口严密封锁消息,没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迁移,结果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老百姓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对于花园口决堤的原因,蒋介石为掩人耳目,决定嫁祸于日军,同时从洪水和舆论上攻击日军。“敌囚屡犯被阻,竟决黄河大堤”。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致电蒋介石,汇报决堤业已放水的情况,同时特别指出:“此间已拟定对外宣传,电文大意为敌占据开封后继续西犯,连日在中牟附近血战。因我军誓死抵抗,且阵地坚固,敌终未得逞,遂在中牟以北将黄河南岸大堤决口,以图冲毁我阵地,淹毙我大军。”

国民政府在汉口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对日军方面的反驳予以回敬:“惯做欺骗宣传的日寇还不知忏悔,竟把决河毁堤的罪行嫁祸到我们身上。”至此,全世界更加坚信了日本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公然炸毁了黄河大堤。

此后,国民党政府对花园口决堤的事实一直信誓旦旦,坚持日机轰炸说。

1962年,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著出版的《抗日战史》第12册将花园口事件作为战略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加以评价:“换得最珍贵之五个月时间……对稳定战局,挽救国家危亡,确具有至高之贡献。”但是,该书并没有指明决堤是否为中国所为。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于是退守徐州,南下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蒋介石争取了喘息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据悉,花园口决堤,日军仅死亡700人。

日军松村雄龙记载:

……河水淹没道路,低洼处河水过膝……天亮了,可以看见那些满身泥浆好像土偶一样的士兵倒毙在路上和洼地里,惨不忍睹。一夜行军,淹死冻死一百六十六人。军史提到这一事件只有几行字,报纸则根本不予报道,死者按“前线因病身亡”处理。

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受灾人口6000多万,1250万难民,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3倍于南京大屠杀,难民背井离乡,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陕西甘肃等省。

《郑州文史资料》第二辑(黄河花园口掘堵专辑)载:

黄泛区淹没豫、皖、苏三省总耕地面积的将近百分之三十;逃亡人口占三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死亡人数为三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损失财产总数为四万七千八百零七亿元(均按抗战前币值计算),农业收入减少四万七千四百七十四亿元,仅此两项相加即为九万五千二百八十一亿元……

“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每年十几亿吨泥沙淤积,黄沙肆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遗害至今,洪泽湖2000万人命悬一线。

花园口决堤没有起到阻止敌人多长时间的作用。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接着又逼近岳阳,沿粤汉路南下。由于情报不准,蒋介石误认为日军会立即进攻长沙,决心实行“焦土政策”。

战后,蒋介石为花园口堵口工程题词。

蒋介石从武汉撤退后,11月7日到达长沙。参加会议的有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唐生智、张治中等高级将领30余人。

会上,蒋介石说:“我们面临日寇进犯,我们国弱,难以抗击强敌的进攻。以弱抗强,只有坚壁清野,才能以空间换时间,保存实力,取得最后胜利。”

蒋介石亲自布置长沙撤退一事,对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等人明确指示:“都用火烧掉,我们不能住,也不能叫敌人来住。粮食、器材,凡带不走的全烧掉。”并叮嘱说:“这是中央常委定的,谁也不能抗命!”

11月12日,蒋介石还不放心,又从南岳发来限1小时到达的密电:“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勿误。”

长沙军警在各主要街道均放置汽油及各种易燃物,并决定在日军逼近长沙50公里时举火。最高指挥中心设在最高点的天心阁,只要此处火起,四面即刻响应。还详细布置说,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再开始行动。但奉命放火的官兵,却早成惊弓之鸟。

12日,日军攻到湖南汨罗,距长沙70余公里外。

12日深夜,长沙南门外伤兵医院“失慎”失火。守候各处的放火队员以为是放火信号,便一齐点火,一时间长沙成了火的海洋。12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因大火发生在夜间,故为“夕”,因此称这次大火为“文夕大火”。

这场大火烧了五天五夜,使数千年的长沙古城毁于一旦。全城80%的街巷、房屋被烧。其中八角亭、中山路、南正路、机关廨署、湖南大学、纱厂都化为灰烬。有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的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誉满全球的湘绣业从此元气大伤。3000多人葬身火海,国民党要员早已逃之夭夭。日军飞机拍照后大肆渲染,极尽挖苦奚落之能事。

此时,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要人正在长沙,坚守在八路军办事处,直到最后才冲出火海来到郊外,抚慰市民,安排救护伤员,组织力量掩埋尸体,处理一切善后。周恩来要求严惩纵火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平息舆论,蒋介石派人“调查”大火原因,追究起火责任,枪毙了湖南警备司令文重孚等3人。

显而易见,焦土抗战实乃双刃剑,能给敌产生一时的困难。但对己方而言,造成大量的难民,破坏了生产力的恢复,其伤害却是长远的。

或许,在民族危亡时刻,水深火热的决断和实行为不二之选。反正中国有的是人,最多的是人,用自己之长,哪怕代价在大,也在所不惜。如果这个国家把百姓看得远不如国家重要,那么死几十万百姓又算得了什么。89万人再多,在人海四万万人中,不过是几滴水而已,还可以消耗几千日本兵。但是持久战,不在于多一天、多一个月,保存自己国家的实力,保存人民的力量最为重要。

胡适说,“我极端敬仰那些曾为祖国冒死拼命作战的英雄,但我的良心不许我用我的笔锋来责备人人都得用他的血和肉去和那最惨酷残忍的现代武器拼命。”

防止物资资敌应是销毁军需物资及可资敌的战略物资,根本无需放火烧掉居民的房屋、医院。如果国民党能像共产党那样,在敌后控制区存粮于民、坚壁清野,将棉花运进山,粮食埋于地,抬走埋藏铁路的轨道及枕木,这样日寇得不到,而又能安定民心,为我所用。

1944年,日军进攻广西,汉奸和日军便衣混进难民群,越过警戒线,中国军队就向难民射击,打死上千人。难民过桥被炸死600多人。

侵华日军进占南京

1944年12月7日,美军B-29轰炸机群轰炸沈阳日军设施,误炸了美军战俘营,顿时引起大火,54人受伤,17人当天死亡。此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美军连自己都能误炸,何况中国平民。武汉、沈阳等城市在美军空袭中百姓死亡数千人。

接受日本投降时,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成为“劫收”。企业破产,通货膨胀,人民负担加重。

1800万移民从大西南向沿海迁徙,西南生产空洞,重庆十分之七工厂倒闭,生产过剩积压,大学没有教师。而沿海失业严重,人员过剩,胜利得太惨。

《大公报》说:“不饿死于沦陷时,将饿死于胜利后”。社会上有“胜利殃民”谚语。“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还要痛苦,胜利就是胜利,怎么倒成了灾难”。郭沫若在《屈原》、《虎符》中说:“胜利胜利,胜而不利!和平和平,和而不平!”

有人感受到,日军终于战败,但是并非胜者有序败者慌乱?不,还是那样,国军作为胜者,也是乱得一塌糊涂,而日本作为败军,仍然是整齐有序。

大片沦陷的国土失而复得。国民政府派出各路接收大员,办理接收手续,恢复国家对沦陷区的管理。结果,各路接收大员视此为扩展势力的良机,纷纷巧取豪夺,草菅人命,争抢胜利的果实。其贪得无厌的嘴脸,令国人震惊。

据李宗仁回忆:“各机关择肥而食,有时一个部门有几个机关同时接收,以致分赃不均,大家拔刀相见。”“有的军统特务一人接收的房产达二十多幢,北平站马汉三贪污金佛数只……至于特务借机向汉奸敲诈勒索,奸污汉奸小妾,强奸汉奸女儿,更是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形下,国家法律失去了作用,亿万国民人人自保,如散沙一盘。

再来看看败军日本,是否消极怠工,溃不成军?时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的李默庵将军奉命接收浙江境内日军投降事宜并解除日军武装。缴械之时,所有日军将轻重武器,车辆等,擦得干干净净,其遵令呈交的多项表册,对人员、马匹、弹药、被褥等各种物资造册数字清清楚楚。李将军于是发出感慨:“当时我就想,他们纪律如此之严整,将来如果领导正确,必是一个可以发挥无限潜力的国家。时隔四十多年,今天的日本已由当年形同亡国的悲惨境地,又一跃而成世界经济强国,相比之下我们作为战胜国,至今尚未实现祖国统一,经济建设也远不及日本,不能不使人感慨万端。”

日本败也成军,中国胜也不成军。从两军战时与战后的秩序,可以想见,秩序之于战争、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是何其重要。日本人的秩序感,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我们都已经深深领教。然而,我们中国人由于对日本人的切齿痛恨,常常使我们忽略了要向他们学习什么。正如有人说,当我们的许多国民仍然不屑于排队办事、把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当回事儿的时候,已经在这些细节中输给了日本人。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了,却什么物质也没得到,虽然日本失败了,但是日本却掠夺了中国的大量的财富。1946年,日本研究专家王芸生到日本游历后,对国人发出警告:“今天中国是战胜国,却并不强:日本是战败了,但到它国内看看,尽管贫穷,尽管残破,但无形中总使你感到它有一股子气。”

“日本人是不会忘情于中国的。我们所见到的日本人,差不多都曾到过中国。这些人,当他们吃不到糖时就想念台湾,缺盐时就想念长芦,缺煤烧时,就会想念我们的东北。中日关系总是要恢复的,空洞的胜利之念对将来是无用的。”

在不同的年份我来到过长沙,来到过花园口,无谓的牺牲对于这场看似白胜战争起到多大作用,我不免疑问。

§§第七章 给和平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