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34

第34章 没被日军所屠杀的生命

1938年5月28日,中国空军“人道远征”日本,战机不带炸弹,而是传单撒往日本,力图唤醒日本人民阻止侵略。日军战俘做杂役,中国姑娘觉得可怜,就为其募捐。中国人以德报怨、抚养日本孤儿更被广为传颂,津津乐道。因此不侵略、爱和平、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心理优势和道德优势,巧妙机智地回避了旁观、暴力、内战等民族诟病。其实,我们不难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侵略才叫罪恶,正是无休止的自我内耗和嗜杀才使无数生命惨遭涂炭,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社会进步迟缓。

牢记日本屠杀中国人肯定理所应当,但是许多人只愿意牢记被日军屠杀的生命,对于中国各种团体和派别乃至个人自己杀害的中国人或有意回避,或轻描淡写,或懵然无知,这显然无助于培养人道意识和生命道德,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害无益。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日本式的屠杀既不是空前,也没绝后。如果说日本残害了中国人50年,加上明朝倭寇也不过500年,而中国内战至少5000年。日本等国主要是对外侵略。而中国人从没有因为老祖宗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不起义、不分裂、不镇压、不杀人。

评论家说:“对于死难者来说,扬州十日被砍掉脑袋与南京大屠杀被刺穿胸脯那是一样的疼,决不因为前者是兄弟打闹、后者是外敌侵略而在恐惧和疼痛的程度有什么等差。如果对中华民族遭遇苦难的总量(比如死于内外战争的总人数)做一个统计,我相信,兄弟打闹制造的苦难量远远大于外敌入侵制造的苦难量。”

鲁迅《狂人日记》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吃人恐怕不见得比外敌入侵更为人道,两者起码可以等量齐观。只是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吃起人来披着面纱,更温文尔雅,落落大方,也就更不留痕迹。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华小栓,就这样一个个被吃掉。纵然不吃人肉,也吃人的血汗、青春、财富。鲁迅又说:“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人的人肉宴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宴席的厨房。”

炎黄两帝打得不可开交,才形成炎黄子孙。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秦将白起坑杀降卒40万。东汉末年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大起义、三国争雄,人口剧减60%,出现“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

唐朝天宝年间,总人口5292万,经历七年安史之乱后,仅剩1692万,剧减3600万。唐将张巡守城,敌军久攻不克,饥馑盛行,张巡杀爱妾和三万余人充军粮,最后仅剩400多人,他还获得“忠义”美名。黄巢起义军更是吃人不下30万。

金朝入侵北宋的靖康之难,宋朝人口减三成,约3600万人。

而今,成吉思汗作为蒙古族和中国的英雄被广为赞扬。但是1233年蒙古攻陷开封,杀上百万人;蒙古在花喇子模屠杀120万人;大食国国都开城投降,七天内被杀80万人。蒙古灭金宋,导致人口减少7000万,这一数据作为世界记录放在1985年版《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据科学家分析,目前亚洲8%的人和全世界1600万个男性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都是征服和情欲的结合体,他们都具有成吉思汗特有的Y染色体,并且都为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杀掉2万多考试的四川读书人,把300个妃子杀死280多人,制成腌肉,以做军粮,还对成都进行疯狂无理由屠城。张献忠与清兵入侵使四川人口由600多万锐减至50万,只剩下10%左右。据悉,到了康熙年间,天府之国四川仅剩九万多人。

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杀,“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37载。清军下剃发令:“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并令剃发匠挑着担子四处奔走,强行剃发,稍有反抗,即将其头砍下,悬在竹竿上示众,江南百姓奋起反抗。清军“扬州十日”杀80万人,“嘉定三屠”杀20万人,“江阴十日”杀17万,广州“杀七十万人”,以至于“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人口5165万,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也即大清国定都北京17年,基本平定全国之后,中国人口只有1908万人,减少了3257万人。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屠杀总数、日屠杀人数大都超过南京大屠杀,况且使用冷兵器。

固然,近代中国总挨打,对外无侵略。但是中国经常抵抗不力,还自己相互打,这一切都被姑息,甚至被“起义”的光环所笼罩。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达到4.3亿,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经过与清军长达14年的反复争斗,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仅洪秀全镇压自己人杨秀清及其部下、家属就杀3万多人。

正如学者梅桑榆称,太平天国起义持续之长,规模之大,损失之惨,影响之远,即使是动用了包括原子弹在内的现代化装备,战场遍及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很难与其匹敌。富庶殷实、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一片劫灰,生灵涂炭。

这种周期性的人口消灭,伴随着社会财富毁灭性的消失。何况,每一次巨大的屠杀事件都在历史上由屠杀者冠以美好的目的和作用,或者矢口否认,导致少为人知。

中国军阀处决平民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历史上盛赞的义和团固然抵抗入侵,但是也矫枉过正,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痛杀“洋毛子”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不仅“洋毛子”要杀,乃至于与“洋毛子”打交道的“二毛子”、“三毛子”,也在砍死讨伐之列。连与“洋”字沾边的器物用品也一概消除。“凡读洋书之学生,及着瘦小衣服者,皆不敢在街上行走,若令拳匪见之,则指为奸细,挥刀乱刺。”“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

据教会统计,被杀的西方教士为241名,中国基督教徒为2万多名,此外还有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因为与“洋”字沾边而被杀,数量多到无法统计。仅北京一地,死者十数万人,前门4000多家商店被烧毁。

自古以来,“胜则王侯,败则贼”的势利眼史观认为,只要占稳了中原,哪怕侵略者也是正义的,就不是侵略而是统一,战争双方就会被称作是兄弟,甚至奉为祖宗;只有那些未在中国站稳脚跟的侵略者才是入侵者,才会受到遣责。在许多历史记述中,蒙古族、满族不是侵略者而是统治者,其侵略行为一概简单化为“祖国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促进历史发展”。因此,用这种史观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及其后代,都是伟大无比的英雄,版图如何之大,而对被屠杀的生命可以忽略不计。而某些人为了强调中国跟蒙古族的渊源,就把元朝当成中国的朝代;为了推卸元朝侵略日本的责任,就把它当成蒙古人干的。

有人因此讽刺:“强国统一中国来了!我们快来迎接吧!不要反抗啦!不要阻碍历史发展啦!啊!强国,我愿为你效劳!把我国吞并掉吧!这是促进了历史发展!什么?居然还有人在一座城池里抵抗?人们还把他当做民族英雄?强国,不要着急,我会做内应,半夜里去刺杀掉那个所谓的民族英雄,打开城门,放你的军队进来啊!杀吧!烧吧!抢吧!强奸妇女吧!我这是顺应了历史发展,你们不要批评我!”

有人说,接受蒙古族、满族的杀伐和统治,因为是中国一部分。而日本是外国,不曾被中国统治,其篡党夺权的行为就决不可行。其实,在民族兼并战争之初,蒙古族、满族没有认为自己和中原王朝是一国的主张。而从东汉起,日本被中国册封,比藏族、蒙古族、满族早。距中国较远、隔有大海的日本人的文字、衣饰及生活习惯比许多少数民族更接近于汉族。有人就一再津津乐道中国和日本“同文同种”,“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是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带着500童男童女去生育的。”

孙中山倒坦然,说汉族“是自帝国主义一条路走来的。我们的祖宗从前常用政治力去侵略弱小民族。”他认为日本属于中华民族,提倡“中日一体”、“日本回归”。孙中山的局限性在于,他不把东北当作中国领土,不把满族当作中国人,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同盟会在日本举行“支那亡国242年纪念会”,称明亡国是中国亡国。按照这些说法,反倒是日本侵华比满族、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具内战特点。假如日本人赢了呢?令人不禁为历史的诡秘和势利而胆寒。

鲁迅《且介亭 杂文集》:“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当我们以成吉思汗率领中国人打到了莫斯科而自豪的时候,并不知道真正的史实却是成吉思汗率领俄罗斯人打到了我们的北京。当时的蒙古大军中,就有一支“绿眼回回兵”的部队,就是阿拉伯人和俄罗斯人。从来没听阿拉伯人和俄罗斯人把成吉思汗叫做自己的英雄而已。所以元帝国建立后把当时的国民二等是色目人,就是阿拉伯人和俄罗斯人,最下等的就是汉人。到了近代,也许是由于中国人到处挨打,于是提倡成吉思汗是我国的大英雄。

满清对汉族的征服最为成功,直接使汉族丧失了对满清屠杀的仇恨和牢记,习以为常。满清对汉族的征服也是最失败的征服,满族丧失了自己的语言,只有“儿”等表明奴性的口语残存在 话里,失去了尚武之气,愈发奴颜婢膝,不知羞耻。《还珠格格》、《康熙王朝》等清朝戏热播,“喳”和“奴才”声不绝于耳。

最初让汉族留长发,改穿旗袍、长衫、马褂、瓜皮帽,都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不想当奴隶。然而在高压下,只能洗耳恭听,视之泰然。辛亥革命一起,大多数奴隶不情愿剪掉辫子,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而今旗袍马褂成为中国人最典型的民族服装,说是“唐装”,穿“唐装”是胸襟和包容,可就包容不了汉族人的传统服装。唐朝人倘若地下有知能气个半死,他们会骂纯属恬不知耻,数典忘祖。

1980年代,鞍山市曲艺团刘兰芳播讲《岳飞传》,国人简直如醉如痴,围在收音机旁收听,还对“下回分解”进行预测。有意思的是,岳飞抗击的金军是汉民族的死对头,是满族祖先女真族。刘兰芳是满族人。她用汉语讲《岳飞传》,实在是老天有眼。毫无疑问,她也同样尊敬岳飞的民族精神。然而现在有人竟然说为了民族团结,岳飞和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难道这就能换来和平和民族团结?

中国人爱和平,但常常不能正确理解和平,不会保障和平,不会营造和平,有时还爱一些不该爱的和平,也更没有享受过世界最多的和平,只是“对内狠、对外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窝里斗”。这些如果都叫“爱和平”,那么对任何人、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灾难。

和平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不是空头支票。认为中国人最爱和平,只会麻醉自己,无法让别人相信。清末,列强指责中国“黄祸”到而今的“中国威胁论”。

面对中国历史上远多于外来侵略的内部战争和专制血腥,我们最先谴责、最后谴责、最该谴责的都是中国人。

无论哪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的战争都应该被禁止。无论是同胞给我们制造苦难,还是外敌给我们制造苦难,我们都应当抱有同样的憎恨,同样的诅咒。这是一个现代国家在历经无数次杀伐和苦难之后最宝贵的结论,也是全人类的福祉。

中国各民族在经历反复的侵略、内战、通婚和融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是不能因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就对民族间杀戮麻木不仁,否则难免引发更多的血腥。近些年来,国内外分裂势力活动猖獗,蠢蠢欲动,阴谋分裂我国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至关重要。为此,笔者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朱幼麟提议“港澳外裔宜列为少数民族”。

享有参政议政权利

《建议将港澳地区英裔、葡裔、菲裔等民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提案建议,港澳回归后,港澳地区的英裔、葡裔、印度裔、菲裔等应同中国其它民族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参加各种民族活动、人民代表会议和政协会议。据介绍,全国人大将会在不久后回复这一提案。

与朱幼麟同为保钓志愿者的王锦思表示,目前中国划定民族56个,其中少数民族55个。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的人类集合体,按此定义来看,港澳地区的英裔、葡裔、印度裔、菲律宾裔等民族应属中国少数民族。所以,应把居住在中国版图上,并拥有中国国籍的其它民族作为少数民族对待。有观点认为他们是外来民族,不应属少数民族之列。但事实证明,回族是到元朝和明朝才逐步进入中国并形成群体,而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也属少数民族,进入中国境内还不到200年时间,但葡萄牙族在澳门居住已有500年历史。

万余外裔人士入籍

王锦思说,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万余名英裔、葡裔、印度裔、菲律宾裔居民取得中国国籍。他们中有很多人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国家,把香港、澳门作为自己的家园,据香港和内地有关民族法律和政策,民族不分大小,在权利和义务上一律平等。因此,应赋予英裔、葡裔、印度裔、菲律宾裔同其它民族一样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