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胎教早教百科
14918100000043

第43章 不可或缺的胎教延伸——第15~30天宝宝智能开发课程

2 15~30天宝宝的喂养方法

怎样进行混合喂养

妈妈在分娩后,经过尝试与努力,但仍然无法保证充足的母乳喂养,或因妈妈的特殊情况不允许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代乳品加以补充,如配方奶等。在混合喂养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每次哺乳时,先喂母乳,再添加其他乳品以补充不足部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母乳分泌,让宝宝吃到尽可能多的母乳。

按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宝宝调制配方奶,奶粉罐的小匙有的是4.4克,有的是2.6克,一定要按包装说明调配,不要随意增减量而影响浓度。

如何调配奶粉

1.将沸腾的开水冷却至40℃,然后马上将开水注入奶瓶中,但要注到总量的一半。

2.使用奶粉附带的量匙,盛满刮平。在加奶粉的过程中要数着加的匙数,以免忘记所加的量。

3.轻轻地摇晃加入奶粉的奶瓶,使奶粉充分溶解。摇晃时易产生气泡,所以要多加注意。用40℃的开水补足到标准的容量,盖紧奶嘴后,再轻轻地摇匀。

4.用手腕的内侧感觉温度的高低,稍感温热即可。若过热可以用流水冲凉或者放入凉水盆中放凉。

根据体重计算宝宝食量

想知道宝宝吃没吃饱,不是容易的事,不同的宝宝食量也是不同的。根据体重来衡量宝宝的食量是一项可靠的指标。宝宝在新生的前几周,一日的喂奶量约等于体重的1/5,2~4个月约等于体重的1/6,6个月约为体重的1/7,7~12个月约为体重的1/8。一般来说,一千克的体重大约需要150毫升的奶量,比方说,一个4千克重的宝宝,一天大约需要600毫升的奶量。对于宝宝来说,这些奶量一般分8次喝完,每3小时1次。宝宝两个月的时候,可以减少为4个小时喂1次,一天6次。

如何喂养双胞胎儿

双胞胎新生宝宝绝大多数是不足月分娩,发育不成熟。双胞胎儿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因此应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双胞胎出生时体重大于2.5千克时,可出院进行母乳喂养。有条件的话两个最好都进行母乳喂养,若乳汁不足,可以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但体重较轻且体弱的那个最好是母乳喂养。

由于双胞胎新生宝宝全身器官发育不够成熟,血浆丙种球蛋白低,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弱。因此,要特别注意卫生,避免发生感染。喂奶粉时,若达不到标准量也不用担心,因为双胞胎在最初的3个月内会比一般的宝宝长得慢些。

不要添加乳品外的饮品

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都不需要再添加除乳品以外的饮品。新生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没有发育完善,各种消化酶还没有成型,肠道对细菌、病毒的抵御功能很弱。如果给新生儿喝其他饮品,可能会造成新生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等。

切勿用微波炉给宝宝热奶

如今微波炉已经成为常备的家用电器,大多数人以为它是完全无害的,很多新妈妈会用微波炉给宝宝热奶,其实它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隐患。

虽然微波炉可以快速加热食物,但不推荐用它来加热宝宝奶瓶。宝宝奶瓶可能摸起来是凉的,但是其中的液体可能已经非常烫,会烫伤宝宝的口腔和喉咙。而且,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膨胀可能会造成爆炸。

对于挤出的母乳来说,一些保护因子可能被破坏。在微波炉当中加热可能会造成配方奶成分的轻微改变。对于宝宝配方食品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某些维生素的损失。

3 训练宝宝的听力与语言

宝宝听力能力发育及培养

实验证实,新生儿不但能够听到声音,而且听觉能力还比较强,当妈妈用柔和的声音对他说话时,他会表现出恬静的微笑;但如果周围的声音比较嘈杂难听,新生儿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

宝宝能力特点

到了1个月左右,宝宝会更加密切关注周围人的声音,尤其是音调高的人更是注意,甚至还会模仿一些大宝宝的说话声音。这时的宝宝,当妈妈对他说话时,他扭头寻找,看看妈妈在哪边,并有意识地仔细聆听妈妈说出的不同音节和词语,此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妈妈说话时宝宝的上下肢会有一些细微的动作活动。

这时的宝宝对噪音也特别敏感,假如你在他耳朵边发出高调的噪声,或者将宝宝带入一个喧嚣、拥挤的环境,你会发现宝宝像变了个宝宝:他会表现得异常“沉默”,好像他什么声音都没有听见;或者是情绪异常,开始委屈地哭泣,并且整个身体都朝着噪音传来的方向;但如果是听到了一些柔和的声音或者悠扬的音乐声,宝宝就会将变得十分警觉,并且会转动头部和眼睛寻找声音的来源。

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宝宝不仅听力较好,而且记忆力也很好,宝宝能记住自己听到的一些声音。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那些在怀孕后期反复大声朗读一个故事的妈妈会发现,当宝宝出生后再重新给他讲这个故事时,宝宝会表现出对这个故事很熟悉的样子,似乎已经记住了这个故事,而且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如果这时,也就是在宝宝异常警觉和注意力集中时,连续几天给他读喜欢的故事,然后等过1~2天再重新读这个故事时,看他能否识别出来。这是一个培训宝宝听力不错的方法。宝宝的听力发育里程:一般来说,到满月时,宝宝的听力发育里程基本是这样的:听力朦胧→完全发育成熟→能辨认一些不同的声音→会将头转向自己熟悉的声音。

宝宝听力探测:测探宝宝的听觉能力,妈妈可以在他的耳边摇几下铃,或者是拍几下手掌,这时宝宝就会通过他的各种动作来表示,告诉妈妈他听到了声音。也许宝宝会稍稍皱一下眉,也可以表示惊吓,或者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呼吸增快或屏一下气,也许还会突然哭起来,或者从哭声中突然停下等等。这也是早期检查宝宝听力的一种简单方法。

那些刚生下来的宝宝,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也特别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在他们哭闹时,只要妈妈轻轻地哄哄、抱抱就很快能使新生儿安静下来,这一点归功于“胎教”。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听惯了妈妈的声音,所以就熟悉了妈妈的声音。

对于听觉智能的早期开发是很有意义的,它能使宝宝接受到外界不同的声音,使感官得到丰富的刺激,尤其是对语言的发育尤为重要。所以,宝宝应从小就得到适当的听觉训练,以促进语言与智能的快速发展。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及培养

宝宝在这个时期,如果妈妈和他说话,他能注视妈妈的脸,并会表现出反射性的微笑,有时还会会发出“咿咿、啊啊”的语音,这是他和妈妈在说话,这就是宝宝的最初语言。

培养听人说话的兴趣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必须先培养宝宝听别人讲话的兴趣,并强化宝宝对语音的理解能力,而且要多和宝宝说话。

在家中,爸爸妈妈应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亲切的环境。譬如妈妈抱起宝宝时,轻轻地亲吻他,用手抚摸他的手、脸、身体;在宝宝哭闹时,就要把他抱起来贴近胸口处,让他听一听妈妈的心跳声,这样他就会变得宁静和愉悦。

温柔的声音

平时,妈妈要经常用温柔的声调轻轻地和宝宝说话,对他微笑,轻轻哼唱一些优美的歌曲或摇篮曲,也可以用玩具逗一逗宝宝,吸引他注视妈妈的脸,以启发他模仿语言的能力。

在宝宝成长的2~3周时,就会发出“哦、哦”的声音来回答妈妈的问话,你说得越多,宝宝的语言反应就越多。

多交谈

为了尽早启发宝宝的语言能力,应坚持每天都与宝宝讲话。譬如,在换尿布、喂奶、洗澡、洗脸时,都可以与宝宝讲话。

不管任何时候与宝宝接触,都不要忘了多跟他说话,并要轻轻地、柔和地告诉他:妈妈在为你做什么,你在想什么,你在笑,你快会叫爸爸妈妈了,并对他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励。

爸爸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应将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宝宝,语音要尽量轻柔,与宝宝讲话时的表情要有所变化,不可过于呆板。

怎样听懂宝宝哭声

啼哭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宝宝不会使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需要,哭就是他们的语言。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宝宝就呱呱啼哭着向人们宣告他来到了这个世界。

宝宝能力特点

如果宝宝不停地哭闹,那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如:渴了、饿了,要尿了或拉了;或者身上太热了或太冷,或者是一个姿势睡够了,想让人抱一抱……总之,就是不太舒服。所以父母必须尽快找出原因所在,并及时满足“小闹神”的要求。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在宝宝刚出生后的那段时间内,啼哭就是宝宝与大人沟通的主要方式。所以,不必为宝宝的哭声烦恼,那是宝宝在和妈妈说话,学会聆听宝宝在“说些什么”最重要。

1.“我饿了,妈妈啊,快给我奶吃吧!”

宝宝的饥饿性啼哭,多带有乞求感,哭声往往是由小变大的,并且很有节奏,不急不缓的。当妈妈用手指触碰宝宝的面颊时,他会立即转过头来,并且嘴有吸吮动作,如果妈妈不给喂哺,而是把手拿开,这时宝宝就会哭得更厉害,如果马上喂奶,哭声便戛然而止。

2.“这奶怎么回事啊,让我怎么吃啊?”

这种啼哭多发生在吸吮时,一般是在喂水和喂奶3~5分钟时,突然阵发性的哭起来,其原因往往是水、奶过凉、过热、奶头孔太小、吸不出来奶水、奶头孔太大、呛奶等原因引起的。对此,要立即解决,以免宝宝哭闹不休。

3.“怎么没人管我,我都尿裤子了啊!”

宝宝的这种哭声,是对尿布湿了的反应。这种啼哭强度较轻,在哭时往往无泪,情况多发生在睡醒时或吃奶后啼哭,并且在哭的同时还会两腿蹬被,而一旦妈妈为他换上一块干净的尿布时,宝宝立即就不哭了。

4.“我困了,别打扰我。”

宝宝的困倦啼哭,呈阵发性,是不耐烦的号叫,这就是常说的“闹觉”。由于室内人太多,声音喧哗或气温太热等。这时让宝宝静下来,很快就会停止啼哭而入睡。

4 训练宝宝认知及视觉能力

味觉、嗅觉和触觉训练

对于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知的早期开发与训练对于新生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宝宝感知觉体系中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

嗅觉训练法

可以给宝宝嗅一些生活用品,如宝宝香皂、爽身粉等,都给他闻一闻,并告诉他是什么物品的味道。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以促进宝宝嗅觉能力的发展。

味觉训练法

平时可适当喂宝宝喝一点各种水果榨成的汁,让宝宝从小感受各种味道的不同。既可以刺激宝宝味觉的发展,又可以增加维生素的吸收,更为以后学会吃各种辅食做好味觉适应的充分准备。

触觉训练法

对新生儿来说,嘴唇与手的触觉是最敏感的。正因如此,可以在喂奶时,将奶头在宝宝的嘴边来回的晃动,让宝宝主动找奶吃,也可以让宝宝的小手去触摸妈妈的乳房。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宝宝主动探求事物的能力。

也可以在宝宝睡醒的时候或者是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做做按摩操。妈妈可先将双手搓热,再轻轻地从上至下按摩宝宝的四肢、手脚、胸腹、后背,动作要轻柔。这种轻柔的按摩揉搓会让宝宝感到舒适和愉快,并且同时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让宝宝感到快乐,且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

宝宝的视觉发展与训练

宝宝的视觉与成人是有所不同的,他们的视觉还处在不断地生长发育阶段。宝宝最基本的视觉发育过程主要包括:视觉的适应能力、调节能力以及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以及迅速发展的视敏度、立体感觉、色彩感觉等。

宝宝能力特点

1个月的宝宝视线已经可以跟踪运动的物体,为实践这种能力,妈妈可以同他玩跟踪游戏。例如,当面对面抱着宝宝时,可以缓慢摇晃你的脑袋,让宝宝跟踪观看,或者是在宝宝的眼前上下或左右晃动带有图案的物体,但应注意要保证物体在宝宝的视野范围内。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在半岁以前尤其是1个月之内,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视力发展是最迅速的,在还不到半岁就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标准。

笑脸说话:当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笑着说话时,宝宝就会慢慢地注意了妈妈的笑脸,这时妈妈可以慢慢移动,以吸引宝宝的视线追随妈妈的笑脸而逐渐移动。

视觉转移:先拿一个玩具给宝宝看,然后再换一个玩具给他看,过一会再换一个,训练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鲜艳图画:到宝宝长到3个月时就能够竖起直抱了,这时可以每天让宝宝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但这时宝宝的视觉还不太成熟,因此每幅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给宝宝看时可以将这些图画挂在墙上,每次不宜挂得太多,3~4幅为宜,可以一边看一边对宝宝说图画的名称,每天重复看1~2次就可以。

5 培养宝宝音乐细胞与听力

听觉在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宝宝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从外界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语言、音乐等能力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听觉。

宝宝能力特点

妈妈的说话声宝宝非常爱听,并对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也很喜欢。如果能再听到胎教时的音乐声,会表现出相对的安静、愉快和安全感;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宝宝的听觉智能应尽早开发。可以通过训练宝宝的听觉,来提高他的生活适应能力。譬如:用摇铃或其他响声来训练宝宝对听声音的反应;或是和蔼可亲并带着微笑和宝宝说话,听觉开发的训练方法如下:

听柔和的声音:刚出生的宝宝,可以多听一些柔和的声音。可将大豆或小石头装入塑料瓶子内封好,在宝宝距离耳边10厘米左右摇,一天进行几次,可让他注意声响。

呼唤乳名: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两侧,亲切地呼唤他的乳名,使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后出现注意的神情。如此经常呼唤宝宝的名字,就会使他慢慢熟悉全家人的声音。

听优雅音乐:可以每天让宝宝听两次舒缓、优美的音乐,乐声以高雅为主,每次听5~10分钟。但是这些音乐不需要刻意要求宝宝去听,只需把它当作一个背景音乐,在宝宝吃、玩或者睡时插放即可,这样长期在宝宝的大脑会不知不觉地留下美妙的旋律,同时也培养了宝宝的音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