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违法心理矫治
14920000000007

第7章 心理治疗方法选择与应用(1)

治疗不是使个人有所作为,而是使他自己能自主地有所作为。

——罗杰斯

据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专家对已有的在咨询与治疗之间的明确区分感到满意……意见最一致的几点是: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专家看来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哈恩(M。E。Hahn)

“重点技能”

参与性技术

影响性技术

心理治疗方法

结束巩固治疗

“案例”

重庆一劳教所设哭吧供学员流泪悔过

在重庆市涪陵劳教戒毒所劳教学员心理咨询中心,设有一个特殊的心理疏导场所——“哭吧”,供学员们在此流泪悔过。

记者昨日从涪陵劳教戒毒所劳教学员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于去年12月建成,“哭吧”位于该中心二楼左边。推门而进,整个小屋布置得很温馨,有沙发,另有一桌一椅,桌上摆着用来擦泪的纸巾。

涪陵劳教戒毒所民警李波(化名)说,有时民警还会摆上水果。当劳教学员流下悔恨的泪水之后,往往就轻松了许多。

李波说,从去年12月至今,已有50余名劳教学员自愿走进哭吧,流下悔恨的眼泪。劳教场所通过这种方式,让劳教学员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过错,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管教民警的教育帮助,早日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在二楼另一头,还有一个沙盘治疗室。在一个长约3米的沙盘上,摆有坦克、武士、蛇、孩子、花园、小桥、树木等上万种塑料玩具。

该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永超说,不少学员初进沙盘治疗室时将一个个玩具放在沙堆上,他们挑选的玩具与摆放的形状能反映出他们的心理问题:有的学员将蛇放在武士的颈上,其摆放方式反映了恐惧。他便会与那名学员聊天,并亲手将蛇埋在沙堆里;摆的玩具少显示孤僻,有的显示出烦躁不安的倾向,但经过沙盘治疗,绝大多数都摆出小桥流水人家,这意味着他们已走出孤僻,消除烦躁,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重庆市劳教局负责人说,涪陵劳教戒毒所的探索,有利于矫正劳教学员的心理,以达到解教后不再重新违法犯罪的效果。去年至今,重庆市劳教所已建成6个心理咨询中心和5个心理咨询室,对劳教学员进行了2682人次心理咨询和疏导,其中162名难矫治的学员通过沙盘治疗等方式实现了转变。

单元一 行为疗法

一、行为疗法简介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是基于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

行为疗法对人的行为有两点基本假设:第一,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得来的。第二,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满灌或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逆转意图疗法、阴性强化疗法、模仿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各种行为疗法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

(1)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的有关问题而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2)治疗以特殊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要改变的行为常被看做是心理症状的表现。

(3)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以实验为基础。

(4)对于每个来访者,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二、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实验研究,首先报告了条件反射现象。

他与助手在研究中发现,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喂食以前出现铃声,如此结合多次后,只要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食物无关,是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已具备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为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也称作强化。但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巴甫洛夫的研究为华生(Watson,J。B。1887—1958)的行为主义立场提供指导。如上所述,华生认为除某些基本情绪是通过遗传而具备之外,个体的其他各种行为模式都要从与环境相适应的经验中习得。而这种行为模式的习得方式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刺激—反射(S-R)的联结。

1920年,华生用小阿尔伯特与小白鼠的实验揭示了环境刺激是如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使个体学会某种行为反应模式的。华生让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与一只小白鼠一起玩。开始时,小阿尔伯特并不害怕小白鼠,但是以后每一次小白鼠出现时,都同时传入一声巨响。如此反复几次后,小阿尔伯特一见到小白鼠就出现害怕的反应,甚至于后来看见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都会害怕。可见,这种恐怖是可以从特定的环境刺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并不一定是某种本能或焦虑扭曲的结果。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行为的习得方式——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提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或鸽子放在一个叫“斯金纳箱”的装置中,箱内设一杠杆或键。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块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斯金纳发现,一开始动物围着箱子乱转,胡乱地啄,偶尔压到杠杆或啄到按键后获得食物。如果重复多次后,动物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或啄键获取食物,行为不再是随意的和无目的的。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反应。前者是巴甫洛夫发现的经典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可以用S-R表示,重点在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首先出现操作反应,然后反应得到强化的过程,可以用R-S(操作反应—刺激)表示,重点在操作反应。如在上述实验中,小动物学会了压杠杆或啄键获取食物,是由于其偶然的动作(压杠杆或啄键)得到了良好结果强化(获取食物)。

2.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与非适应性的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给予有机体希望得到的某些东西,如饥饿的白鼠在压杠杆后给予其食物;负强化是撤销有机体努力消除或回避的东西,如白鼠按压杠杆后撤销对其电击。正强化与负强化都会使有机体相应的行为概率增加,而能带来强化效果的事件就是强化物。

与强化相对应的是惩罚。惩罚是在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后,撤销有机体希望得到的某些东西,或给予有机体厌恶的东西。惩罚的结果是相应行为的减少。如一小孩做出偷窃行为后,父母给予批评,其再次做出偷窃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

(三)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认为人的行为习得有两种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均属此类。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关注的是后一种行为习得过程,认为这种间接习得行为的方式效率高、错误率低,相对于直接学习,它是人类行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班杜拉的一个经典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观察学习。他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个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如成人大小的洋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之后,让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给予果汁与糖果);让另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惩罚(打一耳光)和训斥;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然后,他把这些儿童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洋娃娃。在10分钟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结果发现,与控制组儿童相比,看到“榜样人物”受惩罚的一组儿童攻击性行为显著较少;相反,看到“榜样人物”受到奖励的一组儿童,在玩洋娃娃时模仿攻击性行为显著增多。

与传统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一样,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也反对个人决定论。他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认为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

三、行为疗法的主要治疗技术

(一)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又称交互抑制疗法,该疗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逐步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目的的一种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一般包括三个过程:放松训练——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实施系统脱敏。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的目的是让来访者学会肌肉放松的方法,使其能在焦虑与恐惧的状态下以放松肌肉对抗焦虑与恐惧,从而达到对引起焦虑与恐惧刺激的适应。

放松的基本方法是先让肌肉紧张一段时间,如十几秒,然后放松,体验紧张后的放松感。放松训练时,让来访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先深呼吸后闭眼,并想象可令人轻松的情境,然后让其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等,此过程亦可借助肌电反馈仪来增强训练效果。如此反复训练,直至来访者达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的程度。

2.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

首先,根据来访者的病史及会谈资料找出所有使来访者感到焦虑(或恐怖)的事件。将这些事件进行相互比较,根据致病作用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通常的做法是将刺激按其引发来访者的主观焦虑(或恐惧)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或采用百分制(0~100)评分,然后将这些刺激按其等级依次排列成“焦虑(或恐怖)等级表”。

需指出的是,最低焦虑(或恐怖)等级的刺激应能引起来访者的焦虑(或恐怖)反应,同时也要小到足以被全身松弛所抵消的程度。此外,理想的等级设计应是各等级之间的级差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因此,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需要来访者参与共同完成。

3.实施系统脱敏

首先让来访者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脱敏学习,然后按照建立的焦虑(或恐怖)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

治疗中,先给来访者呈现最低等级的刺激物或事件,通常从想象刺激物或事件开始。此时,他会感到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治疗者要指导其进行全身放松。这一过程需重复进行,直至来访者对这一刺激不再感到焦虑(或恐怖)为止。之后,再对下一个等级的刺激物或事件进行同样的脱敏训练,直至适应最高等级的刺激物或事件。

(二)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又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或快速脱敏疗法。它是鼓励来访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

著名行为治疗专家马克斯指出:“对患者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的疗法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形式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运用满灌疗法治疗,一开始时就应让来访者进入最使他恐怖的情境中,同时不允许来访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塞耳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恐怖刺激下,即使来访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异常的反应,但来访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

冲击疗法的治疗程序一般如下:

(1)明确治疗目标。找出引起来访者焦虑或恐怖的事物、人物或场景,以安排系统的主攻方向。

(2)向来访者详细介绍有关情况、签署治疗协议。在实施冲击疗法之前,治疗者要向患者仔细介绍该疗法的原理、过程、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尤其要让来访者了解在治疗中可能需承受的痛苦,从而使其慎重考虑是否选择该疗法。

(3)进行身体及精神科检查。由于满灌疗法会使来访者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恐惧,因此在实验治疗之前必须对来访者进行严格、详细的体检和精神科检查,以免出现危险。此外,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不宜采用此疗法。

(4)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目的、方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相似。

(5)治疗场地及其他条件的准备。首先要确定刺激物和治疗场地。刺激物应是来访者最害怕和忌讳的事物。如果刺激物不止一种,则应选择引起焦虑或恐怖反应程度最高的事物。治疗场地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治疗室内进行,以便对治疗过程有较多的控制。另外,治疗时要准备好安定、心得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品以备不测。

(6)实施冲击。治疗前准备。来访者应正常进食、饮水,最好排空大小便。如有条件,最好在治疗中同步监测血压和心电。

做好冲击治疗准备后,治疗者要迅速向来访者呈现刺激物对其进行冲击。受冲击后,来访者可能会惊叫、失态,治疗者应不予理睬,仍持续呈现刺激物,并对来访者采取闭眼、塞耳等回避措施进行制止、劝说、鼓励。如来访者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如晕厥、休克等),治疗者应马上终止治疗,否则治疗应尽量鼓励、劝说来访者坚持下去,以免前功尽弃。

如患者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均已经过高潮,开始逐渐减轻,直至精疲力竭,对刺激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本次治疗就可结束了。

满灌疗法通常一次治疗要持续30~60分钟,共需进行2~4次。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视治疗效果而定。

使用满灌疗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向来访者说明满灌疗法带来的焦虑是无害的。只有来访者体验到严重紧张,面对恐怖,并且忍耐2小时以上,恐惧焦虑情绪才会逐渐消失。

(2)不允许来访者有回避行为,否则会加重恐怖,导致治疗失败。

(3)使用此疗法时,必须对来访者的身心状况有足够的了解。对体质虚弱、有心脏病、高血压和承受力低的来访者,不能应用此法,以免发生意外。

(三)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其利用的是给予来访者惩罚性干预以消除其行为的原理。

治疗时,治疗者要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想象等与来访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例如,在对暴力型罪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时,就可以运用厌恶疗法,一旦罪犯出现情绪失控情况就给予厌恶刺激,从而使其减少情绪失控的行为。

厌恶疗法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三种:

(1)电击厌恶疗法。将患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联系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出现或在想象中出现就予以电击。

(2)药物厌恶疗法。在患者出现贪恋的刺激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消失。

(3)想象厌恶疗法。将治疗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来访者想象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使用厌恶疗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厌恶疗法会给来访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治疗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来访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

(2)在使用厌恶疗法的同时,应努力帮助来访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射。例如,对一位同性恋者使用厌恶疗法,治疗者应将呈现厌恶刺激,限制在来访者的同性间性行为表现的范围内;同时,让来访者对正常的异性间性活动形成愉快反应。

(3)厌恶疗法实质上是以一种新的条件反射替代旧的条件反射,因此需要避免新的条件反射带来的新症状。

(四)阳性强化疗法

阳性强化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因它的结果强化而形成的。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种被称为“赏罚法”的行为矫正方法,完全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的患者。

在阳性强化疗法中,作为产生行为后果的强化物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满足来访者的需要,并能使某种行为产生的概率升高。强化物种类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消费性强化物,如食物等;活动性强化物,如室内外的活动、看电影等;操作性强化物,如打球等;拥有性强化物,如奖状等;社会性强化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肯定性的言语评价,如“真棒”、“好极了”、“干得好”、“好孩子”等;另一类是积极的动作姿态,如抱一抱、玩游戏等。

(五)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也叫示范法、观察学习法、社会学习法或替代学习法。此方法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示范),引起观察者近似的想法、态度与行为。通过观察学习,观察者可以学习去表现期望的行为而不需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例如,他认为大部分的恐惧感是通过社会性的传达形成,而不是直接体验到令人厌恶的刺激。

1.示范的效果

班杜拉曾指出示范具有三种效果,而每种效果对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学会新的反应技巧并表现出来。这种观察学习的效果是指通过观察楷模的行为形态而加以吸收,例如,学习运动技巧、语言、社会技能等。

第二个效果是抑制恐惧反应。当观察者在某些方面的行为被抑制后就会产生这种效果。例如,示范者表现出抑制恐惧的反应,而这种反应不但没产生负面结果,还产生正面结果。例如,旷工去参加罢工而未被解雇,随后其他的同事可能就会跟随。

第三种效果是促进反应。这是指示范者提供线索供人模仿。其效果在于促进个体表现更多已学会而又不被禁止的行为。例如,一位具有吸引力的年轻偶像,在商业电视上谈论某品牌的牛仔裤,其他年轻人看了这个广告后,可能跟随这种流行。

2.示范的类型

以下三种示范的类型可使用在治疗情境中。

(1)生活示范。生活的示范者可教导来访者以适当的行为行事,影响其态度与价值观,并教导其掌握各种社会技能,例如,示范者可以示范他最希望来访者具有的某种特质。

(2)象征性示范。即示范者的行为显示在影片、录影带及其他记录设备上。例如,体验到恐惧的来访者借助观察示范者成功地克服恐惧的情境并且无负面结果,从而减少或消除其恐惧。

(3)多重示范。多重示范跟团体治疗特别相关。通过观察团体中成功的同伴(或通过观察协同领导者),观察者能够改变态度及学习新技能。

班杜拉指出,示范者与观察者在年龄、性别、种族及态度上愈近似,则被模仿的可能性愈大。有声望、有地位的示范者,比那些声望低、地位低的人更可能被模仿。然而,示范者的地位也不能太高,否则观察者会认为其行为不切实际。此外,示范者如果表现干练并能散发亲和力,则有促进示范的效果。

单元二 认知疗法

一、认知疗法简介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治或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主要着眼于来访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来访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其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扭曲的认知影响而产生的。如果修正其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其心理与行为。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阿尔波特艾利斯(Ellis,A。)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阿伦·T。贝克(Beck,A。T。)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并对其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来访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认知疗法流派众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和雷米(Raimy,V。C。)的认知疗法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疗法。

二、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波特·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为它也采用行为疗法中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了解这一理论前需了解艾利斯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人的基本看法。

1.对人本性的看法

艾利斯的ABC理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上的,这种看法可归结如下:

(1)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以及卓有成效的人。

(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艾利斯曾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2.ABC理论

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和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疗法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是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艾利斯归纳了11种不合理的信念: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外在环境因素引起,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如逃避它们。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更强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对人生中的某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针对艾利斯提出的11条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曾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这就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绝对化的要求。绝对化的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

(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一些人当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但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糟透了、坏极了的时候,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这是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三种特征。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更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就需进行治疗了。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来访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的观念,才能帮助来访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方法与技术

1.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给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非理性的,帮助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怎么会造成目前的状况,同时要讲清楚非理性的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一般做法是直接或间接地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给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所具有的非理性信念。对于这一点,他们应当自己负责任。

第三步,是通过与非理性信念辩论(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非理性,进而放弃这些非理性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四步,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非理性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理性的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非理性信念的牺牲品。

2.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

(1)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采用辩论方法的治疗者要不断积极主动地向来访者发问,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质疑。从提问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质疑式:直截了当质询来访者其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根据。如: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观点?”

“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别人都应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按你所设想的那样发生?”

请证实你的观点

……

一般来说,来访者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信念,治疗者需不断努力,借助这种辩论过程的不断重复,使对方感到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辩护变得理屈词穷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第一,他们的那些非理性的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东西;第二,他们的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第三,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第四,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非理性的信念。

夸张式:这种提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故意夸大来访者的概念,使来访者看到它的非理性,甚至是可笑之处。例如,一个有社交恐怖情绪障碍的来访者说:“别人都看着我。”

可参考的夸张式提问如下:

问:是否别人不干自己的事情,都围着你看?

答:没有。

说: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

答: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

问: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着你是否是真的?

答:……是我头脑中想象的……

通过这种夸张式的提问,来访者就可能很好地领悟到其认为“别人都看着我”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荒谬的。

价值式:质询来访者目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确有价值。

极端式:质询来访者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更新式:提醒来访者“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是否也是一件好事呢?”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Rational-emotive Imagery)是合理情绪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步骤如下: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停止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会使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非理性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除了用于帮助来访者改变情绪体验,认清信念B与情绪反应C的关系之外,还可用于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对某事所持的非理性的信念。有时来访者谈到某一事件时,往往只记得自己当时多么气恼,却说不上自己当时的想法,想不起来为何如此气恼了。治疗者可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入那种最坏的情绪体验之中,此时再进一步探查来访者当时的想法,从而找到其所持有的非理性信念。

(3)认知的家庭作业。

合理情绪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和信念,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的情绪障碍。但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与信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治疗不但需要治疗者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来访者本人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要在会谈中进行,也应持续到会谈后的时间中。认知的家庭作业正是为此而设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访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会谈之中的内容,并且学会自己与自己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辩论,从而加强治疗的效果。

认知的家庭作业主要有合理情绪治疗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和合理的自我分析(Rational Self-analysis,RSA)。

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

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的用法如下:先让填表者找出A和C,然后再找出B。表中列有十几种常见的非理性信念,来访者可从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若还有其他的不在此列中的非理性信念可单独列出。接下来是请来访者自己做D,对自己所持的非理性信念,一一进行质疑式的辩论。最后是填写E,即通过自己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辩论所达到的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效果。

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

这也是一种规范化的作业形式,只需来访者回答如下具体问题:我打算与哪一个非理性的信念辩论并放弃这一信念?这个信念是否正确?有什么证据能使我相信这个信念是错误的(正确的)的呢?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合理的自我分析

合理的自我分析的目的与上述作业相同,但却是一份完全由来访者自己完成的报告。其内容即为ABCDE五项。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与规定,但报告的重点在D上。

事实上,这种自我分析人人都可以做。按合理情绪治疗的观点来看,人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理性的信念。

单元三 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简介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也叫当事人中心疗法或个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罗杰斯(Rogers,C。R。)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

二、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

1.理论假设

罗杰斯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长和变化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独一无二的,会引导所有人的行为。罗杰斯的理论建立在两种主要理论假设上:一是人的行为是由其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的;二是所有人都需要被积极看待。

(1)自我实现倾向。罗杰斯认为,机体的所有行为都受自我实现倾向的制约,“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有的潜能”。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唯一的动机。自我实现使个体的自主性和自足感增多,增加个体的经验总量,提高个人成长的动机。

自我实现的倾向引导一个人朝普遍积极和健康的行为努力。那么,这种倾向是如何引导个体以积极的方式行动的呢?罗杰斯认为,我们根据是否能维持和提高我们自身来评价经验。他称这一过程为“机体评估过程”(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个体接近和保留那些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避免和消除那些抵触自我实现的经验。

(2)积极看待的需要。罗杰斯认为,所有人都有获得积极看待的需要。这种需要包含了要求获得他人或自己的关注、赞赏、接受、尊敬、同情、温暖与爱。相反,那些漠不关心、蔑视、讥讽、冷淡、憎恨、打骂等则是消极看待。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看待起初来源于他人,特别是身边重要的人,随着自我的发展,积极看待则逐渐转向自己。积极看待的需要有天生的,也有后天习得的。

一般来说,我们获得或给予别人积极看待是因为某种好的行为,是一种有条件的积极看待。也就是,积极看待的提供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对象的品行和成就,达到了标准才给予积极看待,否则就有可能给予消极看待。但是,给予某个人积极看待与我们对这个人某一具体行为的评价也可能是无关的,因为我们把这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尊敬,认为他值得积极看待。这种无条件积极看待意味着一个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能一样积极看待,即使有些事情是消极的,因为这些事情是这个人的一部分。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无条件积极看待有助于自我实现,而有条件积极看待则可能干扰个体自我实现的倾向与健康发展。

(3)价值的条件化。罗杰斯认为,积极看待需要强大的力量,甚至能取代机体评价过程。此时,机体会不管自己的经验是否能维持或加强自己,只要它能带来积极看待就会被评价为好的。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就称为价值条件。

价值条件化发生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有条件地给予自己积极看待的时候,此时个体往往一方面感到被人称赞,另一方面又觉得与自己的机体评价过程不协调。在生活中,因为任何人都很难做到对自己或别人的所有行为都同样看待,因此价值条件化是不可避免的。价值条件化能广泛地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它会替代或干扰机体评价过程,从而阻挠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过程,影响其健康成长。当价值条件的作用超过了机体评价过程时,个体的人格就会受损伤。

2.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

罗杰斯把自我与人格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是一套有组织的、个体能意识到的、与个体有关的知觉整体。

自我可分为两个子系统: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前者指个体知觉到的自我形象,后者是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形象。这两个系统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只要人与人之间能无条件地、真诚地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更趋向于理想自我。如果一个人认识到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样子,并且设法使两者趋于统一,那么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调节得越来越好,并使潜能最终得到充分发挥。

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随着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从现象场中分化出来而形成的。自我概念形成后,便出现了对积极关注的需要。在他人关注的基础上,个体形成了自我关注的需要,即个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当价值条件建立后,个体意识到如不满足价值条件,就得不到积极关注,于是产生焦虑。为避免焦虑,个体可能采取歪曲或回避自己真实自我的各种防御机制,把某些经验压到意识阈以下。这样,个体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就包含了内化了的他人的价值观,自我概念中就参与了许多并非建立在真实自我基础上的虚伪要素。在评价自我行为时,个体就可能背叛自我的标准,先迎合他人的标准,于是就造成了自我不协调的状态,即自我的失调。

3.正常人格发展和活动

自我实现倾向是生命的动力,使人走向成熟、独立,成为机能完善的人。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是依照机体内部评价过程而不是外在价值条件生活的人。机能完善者具有以下五点特征: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评价过程、无条件的积极看待、与别人和睦相处。

如何才能成为机能完善的人呢?罗杰斯认为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而这就要求有一个无条件积极看待的成长环境。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儿童的自我很大程度上是从感知父母对自己的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起来后,如果伴随着父母的赞同和支持,儿童就能把它们整合到自我意识中,那么此时儿童的自我和经验是和谐的,但如果父母将条件强加于儿童,那么儿童就会体验到受威胁的感觉,就可能拒绝这些体验,从而导致自我经验偏差。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关键在于父母对儿童的错误行为采取的态度。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件事,父母一方面表明批评态度,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会为此而贬低他们、冷落他们、不再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是自己的行为错误,而不是他们自身。这样,儿童既克制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又保持了自我的协调一致性。

罗杰斯认为,在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具有以下特点:对经验日益开放。过去他们认为有威胁性而扭曲或否认了一些经验,现在他体验着以前不能觉察到、不肯承认是自我一部分的这些东西。越来越重视存在的经验。走向自我实现的人会有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想在每一分钟都充分体验生活。对自己机体的信赖感不断增强。

4.自我实现的障碍

罗杰斯认为,当自我处于机体评价过程的完全控制下,自我实现就会自动发生。当无条件积极看待存在时,一个人能准确感知所有经验,不把任何经验排除在意识之外,这样个体就保持了一致感和整体感。而当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选择性知觉可能拒绝或歪曲某些对正常成长有指导作用的经验,从而引起自我与个体经历的不协调状态,导致适应不良,个体变得焦虑和恐惧,自我实现就受到阻碍。

自我实现从受阻碍到恢复正常需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1)威胁的经验。个体由于过分追求积极看待,外在的价值条件作用变得比内在的机体评价过程更重要时,其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从而威胁到自我的某些部分。当个体体验到了威胁,其在情感上就会产生焦虑。焦虑引起的防御过程会试图减少非整合感,不断降低焦虑带来的不愉快感觉。

(2)防御过程。防御过程维护自我和经验之间的一致。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式是感知歪曲和否认。通过感知歪曲,人们改变(歪曲)感知经验的方式来使其与自我概念相符。

(3)心理调整。心理调整需要主观经验与外部现实的紧密结合。当这种紧密结合存在时,一个人不会感到经验是一种威胁,能够对经验开放,从而使经验与自我概念一致。当一个人体会到经验的威胁,他可以采用歪曲或否认的策略来防御,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不合理的自我概念来顺应现实经验。

(4)过程的瓦解和崩溃。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调节调整能力足以应对经验与自我概念的不一致,但如果两者高度不一致时,个体的防御过程会过分歪曲和否认经验,结果会使得原本一致的、整体化的自我解体,从而产生紊乱行为。

(5)重新整合。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一致能通过人格的重新整合过程来减少。人格的重新整合只有在个体价值条件减少,无条件积极看待增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如果个体置身于无条件积极看待的情景中,价值条件失去了其意义和指向行为的力量,所有经验都与自我概念一致,个体就会变得对经验更加开放,能准确感知并正视所有经验,把它们当作自我的一部分。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看待是人格重新整合产生的唯一条件,而这一条件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达到,因此需要一些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

在此理论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自我实现倾向,每个人都有自主权和发展自身人格的能力,治疗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独一无二的问题,包括情感、知觉、态度与目标等。他相信来访者完全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促进个体心理成长,只需做到使一个受到伤害或被焦虑困扰的来访者与一位能够真诚相待的治疗师接近,使来访者能够看到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或认可,一种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气氛,就能产生治疗效果。

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不必采用什么治疗技术,更不应采取直接指导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关键是建立合适的治疗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治疗师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份去理解来访者的情感,促进其成长,不是以自己的理论去影响来访者甚至将理论强加给他们。

在人格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努力表达以下三种态度:第一,真诚一致(congruence)。要做到真诚一致就要真实或诚恳,要全心全意和表里如一。第二,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不管来访者是什么人,治疗师都需要抱有一种热忱的、积极的和接纳的态度,始终对其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第三,设身处地地理解、通情达理或共情。这是指治疗师能正确地体验到来访者的感情而且能够把这些感受和来访者交流,使来访者知道有另外一个人不带成见、偏见和评价地进入其感情世界中。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七个阶段,治疗结果是使来访者变成一个较少防御性和更多对经验抱开放态度、协调一致的人。

第一阶段:由于来访者已形成了对自身和外界的固定看法,因而对内心的直接体验十分生疏,甚至完全觉察不到,且没有任何改变和进步的愿望,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认识。于是,来访者有一种求治似乎不是出于自愿,对治疗也不抱希望的心态。

第二阶段:来访者能够对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发表意见,有时把感情说成是不属于自己或是过去的事情。例如说“这个症状让人感到十分烦恼”,而不是说“我感到烦恼”。

第三阶段:来访者感到已被治疗师完全接受,逐渐消除顾虑,更自由地谈论自己,甚至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有了求治愿望。只是谈的更多的并非是当前的感情和意图,而是被说成是过去的或与自己相距甚远的体验。

第四阶段:对自身问题及症状的描述减少,对自己的体验开始产生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自信心也开始增强。

第五阶段:来访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感情,不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自我应做调整以适应现实,而不应按内心冲动行事。

第六阶段:是转变的关键阶段。来访者接受过去的体验,使其成为当前的体验,往往被这种体验所打动,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变化,如叹气、流泪等。这时,曾被来访者奉为生活准则的信条开始动摇,来访者因而出现一种失落感,心灵受到震动,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第七阶段:在这一阶段,来访者对自身理解和认识逐渐深入,消除了一些不恰当的想法,不再为自身的不良情绪所困扰,对外界的看法也变得现实和成熟。来访者对自己抱有悦纳态度,不仅在理性上能自我理解,而且也相信自己的感情,建立起了健康的自我实现态度。

来访者中心疗法除门诊个别治疗以外,还可扩大到来访者的配偶,也可采用集体方式治疗。适应症除神经症和反应性心理障碍,还对心身疾病及某些精神疾病有效。

单元四 精神分析疗法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以潜意识为研究中心,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开创出一个全新的领域。

一、精神分析基本理论

(一)心理结构说

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也叫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深层的部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这些冲动和欲望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不相容,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潜意识不仅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全部有意识的生活,而且也是一切心理疾患产生的深层基础。

意识(conscious)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由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但通过努力能够回忆起来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不让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如做梦),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就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中。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很小的一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无意识是个体力量的源头,也是性冲动和感情经验的起源。这些潜意识虽然受到压制,但它们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斗争。

(二)人格结构论

本我(id)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精神和人格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发泄的机会。本我的活动遵循着“快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自我(ego)是意识结构部分,通过后天学习和接触环境而发展起来。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必须通过自我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如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朝着他想去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

超我(superego)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儿童的某些行为因受到奖赏而得到促进,而另一些行为却因惩罚而被阻止。这些经验逐渐被儿童内化,当自我控制取代了环境和父母的控制时,超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就像是在外界现实、超我和本我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无限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循神圣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力求服侍好它们,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就会产生神经症,危及人格的发展。

(三)自我防御机制论

自我在处理本我欲望的冲动,超我的严密监督和现实限制的矛盾冲突中,逐渐发生并发展了一种机能。它可以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不会引起个体严重的焦虑和痛苦,同时可使本我的欲望以各种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自我的精神防御机制。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地运用精神防御机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过分或运用不当,虽然由于冲突或挫折引起的焦虑未被感知或感知不强烈,但却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心理疾病。

心理分析家们提出的精神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14种:

(1)压抑:一些超我不能允许的愿望或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压抑到无意识精神活动中,使人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有这种愿望和冲动。儿童早期被压抑的、没有得到正常解决的情绪冲突,可能会成为以后形成神经症症状的根源。

(2)否认: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如“鸵鸟心理”、“掩耳盗铃”。

(3)外投射:把自己的动机和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这种动机和愿望。而这些愿望都是自己的超我所不能允许的。而且自己也不能意识到这些动机和愿望,这是一种比较幼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4)内投射和仿同:把别人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收或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并表现出来,称为内投射。吸收别人某些特点叫做仿同。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常是所爱、所崇拜、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良,也会通过内投射或仿同机制使儿女性格发展出现偏向。

(5)抵消:抵消指以象征性的行动来抵消已经发生的痛苦事件。例如,儿童玩耍不小心摔倒了,用脚踩地面,责备地面“坏”。

(6)分离:把一件事情的感情和观念分离开,不愉快的感情被分离而使人意识不到。

(7)置换: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这种机制叫做置换。

(8)退行:当人的欲望遇到挫折时,即放弃已经习得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而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叫做退行。

(9)幻想:遇到现实难以解决的困难,用幻想的方式达到内心的满足。如儿童受欺侮或被大人批评了就幻想自己变成了大力士,使别人都怕他,因而感到心安。

(10)反向形成:内心里有一种欲望或冲动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被惩罚或引起内心不安。于是转而表现出相反的欲望或冲动,称为反向形成。

(11)合理化:当人的需要遇到挫折时,为了使自己心理平衡,而否认了自己原来的要求,找其他理由来辩护以消除内心的不安。

(12)躯体化: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焦虑和痛苦。

(13)代偿: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借助这个机制使缺陷得到代偿,解除了这些缺陷引起的内心痛苦。代偿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防御机制。

(14)升华:被压抑的欲望或冲动不直接以社会所反对的形式来表现,而成为推动崇高目的产生的动力。

(四)人格发展理论

1.人格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叫心理能。人格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能量可以在人格系统中转移。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本我、自我和超我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人格所拥有的一切能量都来自本我。

本我所拥有的能量有多大呢?弗洛伊德认为有多少种本能就有多大能量。他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一切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的本能,与生的本能相对应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它主要包括性、饥饿、渴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死是毁灭他人也是毁灭自我的原始冲动。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死的本能指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而当它指向外部世界时,则会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违法犯罪行为。

2.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和性心理发展是同一过程。性欲的发展,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早期是不断变化的,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停滞与退行紧密联系,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动欲区是口唇的时期。在口唇阶段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停滞”在口唇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形成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唇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停滞”在口唇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形成口欲施虐型人格。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要求。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3)性蕾期(phallic stage,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的时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结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同时又有消灭父亲以便独占母亲的心理倾向。在另一方面,男孩子因为上面所说的一些想法而产生“阉割恐惧”,害怕自己的性器会被父亲割掉。为了应付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抑制了自己对母亲的占有欲,同时与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极为重要。弗洛伊德认为,与此类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女孩子最后也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4)潜伏期(latent stage,6岁~青春期):这个时期,儿童对性器的兴趣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

(5)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个体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在这个时期,个体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利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神经症。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当成人的变态心理和心理冲突外化并与社会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五)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1.症状的意义

弗洛伊德研究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神经症。他认为,神经症的症状都有各自的意义,都与患者的内心生活有一定关系。“神经症的症状是性满足的代替物。症状既可以达到性欲满足的目的,也可以达到禁欲的目的。”

弗洛伊德用一个患有强迫症状的少女的案例说明了这一观点。这位少女有许多强迫性动作,如每天睡前要让自己的卧室和父母的卧室的门半开着,并在门口放上障碍物,让床上的长枕头不能与床背碰到一起等。这些强迫性动作在睡觉前可重复达1~2小时。在治疗过程中,这位少女忽然了解到了她之所以不让长枕头与床背接触,是因为她认为长枕像一个妇人,而直挺挺的床背像一个男人。弗洛伊德分析认为,少女强迫性动作的目的在于阻止父母性交,并想借此使自己代替母亲。

2.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是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满足和表现,而自我同时要协调本我、超我及现实这三方的利益,必然要对寻求满足的本能欲望与冲动加以压制。当自我足够强大时,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机制能够获得成功;但当自我力量不足以压抑强大的本能冲动时,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自我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对本能冲动予以化装或扭曲,使之以神经症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力比多得以宣泄暴露,也使自我避免了焦虑。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该少女不重复强迫性的动作,就会感到极度焦虑。也就是说,少女所出现的症状,即一系列强迫性的动作,目的只是为了避免自我产生焦虑。

由于自我所恐惧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其难以察觉到正处于潜意识领域中的意识,并知悉其恐惧的真实对象,因此自我所体验到的焦虑是一种“莫名的恐惧”,而这种焦虑又被神经症的症状所取代,因此患者是无法意识到症状的原因所在的。通过精神分析的治疗,患者找到病症的真正原因,才有消除症状的可能。

3.早期经验的影响

精神分析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都有其童年期发展的根源。尤其是个体0~6岁的经历被视作是个体后来心理冲突的源头。具体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者认为患者不能自然地给予和接受爱,在认知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如生气、怨恨、愤怒、仇恨、敌对等存在困难,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解决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难以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既需要亲密感又害怕和他们亲密,在自我性别认同上存在困难,在性方面有罪恶感等,这些问题都有着早期经历方面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