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4920500000001

第1章 一 学习《资本论》的重大现实意义

时,第一部类的 V M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 C,扩大再生产的时候第一部类的 V M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 C,只有这样社会再生产才可能正常进行。当然,这只是马克思的理论抽象,实际上,生产资料内部和消费资料内部、亚部门、行业之间也有一定比例关系问题,也要相互适应,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现在,我们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就存在问题。比如,我们的钢铁生产总量每年有一亿多吨,一方面,我们生产的普通钢过多了;另一方面,每年又要进口一部分特种钢材。这就说明钢的生产与需求之间有问题,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压缩普通钢的生产规模,扩大特种钢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再比如,第三卷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业部门及亚部门内部通过竞争使利润平均化,在这里,比两大部类的分类更细了。通过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总劳动和生产资料分配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亚部门和行业。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通过竞争,社会总劳动又会均衡地分配在各部门,现在,我们生产的产品积压很多,积压就是一种浪费,这就需要压缩生产,发展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压缩过剩的生产就是一种节约。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理论并没有过时,而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说《资本论》过时了、没有用了,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二)学习《资本论》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且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的。《资本论》的很多理论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世界观。例如,第一卷讲价值形式,马克思从最初的简单的、偶然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开始,讲商品交换的起源,讲最初的物物交换是如何发生的,然后讲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讲到货币的产生。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说明,人类社会的交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结果是货币。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而且货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初的金块,发展到铸币,最后发展到纸币。再比如,第一卷讲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并且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剩余劳动也要创造价值,但是它不是被资本家占有,所以不叫剩余价值,过去我们把这部分价值叫净价值。它是被国家占有的,然后再用于国家建设,《资本论》第一卷讲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讲从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这实际上就是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反映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马克思还有很多地方都讲到资本主义的起源和产生,例如,在第一卷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第三卷的商业资本理论、借贷资本理论、地租理论等地方都讲到很多前资本主义的范畴和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这说明马克思阐明的历史是唯物辩证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学习《资本论》,就可学习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及其发展。什么叫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活着为了什么的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立的人生观。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的代表,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和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这种剥削和占有是无止境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是可以不择手段的,而工人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只能是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以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生产和再生产,工人阶级的最终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全人类。可见,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人生观是不同的,是对立的。学习《资本论》,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系统认识资产阶级和资本制度的剥削本质,而不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判断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因此,凡是有利于他获得剩余价值的,他就认为都有价值,凡是不获得剩余价值的,他就认为都没有价值,有的时候有的事情虽然有损于社会的利益,但是有利于资本家发财。那么资本家也认为是有价值的,他也会去做。可见,资本家的价值观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而工人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他没有自己的狭隘的阶级利益,他的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认为,消除人类的剥削和不平等是全人类的最大利益之所在,所以,无产阶级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比如,李大钊就是共产党人的光辉代表,他既是北大的教授,一个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共产党员。李大钊为了坚持真理,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不怕上绞刑架,不畏牺牲,英勇献身。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错误的价值观就会把人引入歧途,现在我们有一部分党的干部甚至是党的高级干部,脑子里想的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升官发财、贪图享受,没有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观,结果是违纪违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同样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