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4920500000039

第39章 十二 按知识、才能、经营力分配与经济发展

-许崇正-

从分配功能看,确定以才能、知识、创造力为我们分配制度创新的核心,将会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影响、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一)才能、知识力、创造力获得创新收入的必要性和意义

个人能力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和根本的就是人的能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因此,发展人的各种能力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能力包括体力、智力、创造力、潜力、适应和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等。按知识才能、特长分配将改变过去人的能力片面发展的状况,促使人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首先,按知识、才能、特长分配将促进人的智力不断发展。

从经济发展史看,无论是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使人的体力片面发展,农业时代,人的体力和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丁兴旺是生产发展的关键。工业时代,资本、能源和机器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对机器的大量使用,大批的劳动者离开了土地成为机器旁边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随之极端分化,精神生产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高科技产业正在代替传统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高科技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它要求全体劳动者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脑力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体,据统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比,机械化初期为9∶1,机械化中期为6∶4,到全自动化时为 1∶9.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断增大,掌握知识的多少既决定了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也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就业机会多少的差距和报酬高低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就成了国家、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为。

其次,按知识、才能、技术分配也将促进人的创造力的不断发挥和潜力的不断挖掘。

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以电子计算机为例,大约每隔 10 年,运算速度加快10倍,体积减小到 1/10,效率和功能提高 10 倍,价格降低到1/10.在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些特点,使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知识创新是动力更是压力,它呼唤着、催逼着人们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创造出多种多样而又独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把经济和社会推向新的发展天地。与此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不断发挥和提高。

最后,按知识、才能、技术分配将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产业不断涌现,职业变换频繁是知识经济的又一表现。一方面,传统产业由于采用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大批裁减劳动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一系列新的产业异军突起,不断地吸引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向自身转移。据统计,美国的人才平均每人一生流动12 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平均5年改换一次工作。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战胜和克服挫折的能力等也会不断得到发展。个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按经营力分配与经济发展

在当代发达国家,企业经理人的薪酬结构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有关统计表明,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公司已向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经理股票期权报酬制度。经理薪酬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

经营者首先凭借着潜在经营能力,从所有者那里购买一种特殊的权力———经营的权力,然后再凭借这种经营权去组织生产过程。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者的经济权力一般来讲可分为两种:其一,出售所有权,因而一次性地丧失了所有者的地位;其二,也是主要的,并不出售一般所有权,而只出售由一般所有权派生出来的特殊的所有权———经营权,这既可以凭借出售经营权而获利,又可以保持住所有者的经济地位。可见,“所有权价值”总是大于“经营权价值”的。

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之后,经营力商品价值也就凝结在一般商品价值之上了。在商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资料消耗(C),再扣除所有者收入(M)之后,价值就由劳动力价值和经营力价值来分割了。

这种复杂的关系表明,经营力的价格就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它依然来自于“V”而不是“m”,因为从一般理论上讲,“m”还要归属于所有者。

正如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永固性的资本一样,经营权则是一种时间性的资本。因为财产所有权一旦通过了经营权就会有可能自行增殖。在现代经济中,既然经济上的“所有”是一种资本,凭借它也可以不必自身直接参加劳动和经营,就可以获得经济利益,那么显然,作为独立了“所有”之后的“经营”也是一种资本,凭借它可以不必直接是财产的所有者,只要通过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支配活动就能够获得经济利益。所有者的资本是财富自身,是有形的特质,而经营者的资本就是经营能力,是无形的。这种经营能力说到底又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能力。所以,只要承认劳动是商品,也就必须承认经营力也是商品。

经营力商品的功能也像劳动力商品的功能一样,它能够创造不同于经营力价值的价值。这种功能使经营力受到双重制约:由于风险和收益对称,所以经营者首先要承担市场风险;由于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刚性,所以形成了如下两个公式:

(1)经营力价值=商品价值-生产资料消耗价值-所有者收入价值-劳动力价值。

(2)经营力价值小于经营力所创造的价值,大于经营权价值。

作为一种能力的报酬,经营力中的风险收入具有极特殊的意义,它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激励人的奋发和进取。

尽管亚当·斯密没有直接触及经营力问题,但他还是很早就发现激励的重要性。他说:“每个人都喜欢尽可能轻松地生活;如果无论他是否履行需要费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他都能得到完全相同的报酬,玩忽职守,或者受制约他的权威并不允许他这样做时,在权威允许的程度内尽可能地敷衍了事,当然是他的利益所在。至少就通常理解的利益概念上是如此。”尽管人们可能认为当时斯密未必很注重货币激励方式,但是,这里的权威正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相当恰当的描述。这就是说,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一个最优的报酬制度是完全具有权威性特征的。

经营力必须受到特殊的激励,主要原因在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在现代企业制度里,经营的决策至关重要,他决不能事事都指望财产的直接所有者来发号施令。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以经营力的发现,以及对经营力本身的发挥的评价,都是极为困难的,都是难以监督的。尤其是对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如果仅就经营过程去监督,那么,监督成本极为巨大。这样,对于委托人来说,与其监督过程,不如去监督结果。于是,经营力的所有者———经营者不仅要承担对其本身工作难以监督的风险,更重要的还要承担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这种被称为信息租金的东西就是经营者的风险收入。我们承认经营者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也就是说,他的个人报酬要与个人绩效、企业利润直接联系,他不能仅仅像一般职员那样,拿一份固定的收入,就是因为经营者是这两类风险的承担者。

因为企业的经营环境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又因为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创造利润外收入的能力,还因为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经营者的暗中行为,所以企业为了减少内部交易的成本,至少使暗中行为的边际产出不高于甚至低于明中行为的边际产出,就必须在实际上设定出经营者暗中行为(越轨行为)这一项收益,并使其合法化。否则会诱导经营者为牟取私利而去做更大损害企业的生产性收益的逆向选择。

鉴于经营者存在私人信息,也就必须使其享有信息租金,如果不能使他享有这份租金,那么他就会逆向选择,会降低整个的福利水平。正如为了保证最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家队伍,才让资本所有者拥有选择经营者的权力一样,由于经营者最难监督,为了使代理人不去偷懒,也就必须让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正如经理市场存在的前提是资本市场必须存在一样,经理的经济行为也只有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有一定的经营积极性,显然,固定的工资收入无风险可言,当然也就必然造成偷懒的事实。只有能够获得风险收入,能够索取剩余,才能形成真正的激励机制。

经营者获得风险收入,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可以实行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在我国实行经理人员股票期权的必要性在于,传统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归国家这一抽象主体,任何人都不可能合法地处置它。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遵循的是“股东至上”的原则。应当看到,时代的发展正在修正“股东至上”的原则。在我国企业制度的建设和企业的经营中,应该避免将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原则绝对化、片面化。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中,要充分注重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保护,应当给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一部分剩余索取权。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名义收入偏低,灰色收入多,收入构成不合理。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形成与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对出资者的贡献相联系的制度化报酬。实行股票期权对企业来讲,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企业形成开放式股权结构,可以不断吸收和稳定优秀人才;二是增强公司凝聚力,使公司在不支付资金情况下实现经理激励;三是可以降低代理费;四是矫正经理人的短视心理,使经理人不但要关心公司的现在,更要关心公司的未来。从而企业更加具有活力,一国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总之,分配是重要的、主要的,是因为它是一种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决定着、影响着资源的配置。确立知识、才能、创造力为要素核心的分配制度,必然有力影响资源配置,促进一国经济的飞快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