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口才学
14920700000019

第19章 客体的能力

一、客体能力的认识

(一)接受能力的客观性

1.能力概说

人的接受活动是人置身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形成的脑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形式是人的接受能力的体现。能力是直接影响接受活动的效率,是接受者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接受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接受者的能力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能力强的,能够保证接受的质量,与发送者配合、协调,共同完成言语交际任务。能力弱的,就难以很好地配合、协调发送者,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直至交际不能顺利进行。

作为接受者的人,其能力要求不是单一的,需要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才能有效接受。比如一个人当时听清了别人的发送,但过后就忘记了;一个人听清了别人的发送,但不能理解;一个人理解了别人的发送,但不能有恰当的反应;一个人对别人的发送有所反应,但反应比不反应更糟,如此等等。

2.能力与条件

能力与条件都是保证接受者接受顺利、成功的基础。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一定的条件,不可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如一个幼儿,不可能具备成年人所具有的听解能力)。同样,没有一定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备某些条件(如一个没有起码的听解能力的幼儿,就不可能要求他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但是,条件和能力二者又并非同一概念。条件是接受者固有或掌握的因素,如年龄、性格、职业、文化、心境、心态等。而能力不是这些因素本身,而是调节这些因素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化。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一个人在接受过程中比别人表现出优势,就说明他具有较强的能力。比如两个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在同样的环境,同时听同一位教师讲课。可是听下来,结果就可能有很大差别:一个完全听懂了,理解了,消化了;一个则听不懂,不理解,不能消化。这就是其能力强弱的区别。反过来,两位同时听一位教师讲课的学生,两位学生都完全听懂了,理解也一致(就是说,其理解能力是相同的);可是一位是高中文化程度,一位却是初中文化程度(就是说,其条件并不相同)。由此可见,能力与条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接受者,仅仅具备接受的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接受的能力。

(二)接受能力的差异

1.差异的必然性

接受者能力的差异,不是指其能力的强弱,而是指其接受趋向于某一个方面,在这个方面,比起其他接受者来存在着差异。

由于接受者条件的不同,他在接受发送者的发送时,会因自身条件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殊能力。比如两位文化程度都不高,不能做笔记的村干部到乡里听了乡长传达县长的重要讲话后,回到村子里向村民再传达。一位口若悬河,传达得几乎滴水不漏;而另一位却支支吾吾,连基本要点都讲不清楚。这就是能力的差异。但过了不久,县长的讲话被宣布为错误的,不符合中央的精神。而那位支支吾吾的村干部也在此前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得到肯定。之所以支支吾吾,就是因为他有不同看法因而传达不能清楚、顺畅。于是,人们说,这后一位村干部虽然没有突出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却有突出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

两位村干部的接受能力各自趋向一个方面,这充分说明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不能因此判定他们二人谁的接受能力强,谁的接受能力弱。人们只能由此得出接受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论。

2.差异的基本类型

①感觉。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接受者必须具备感觉的能力才能接受发送者的发送。感觉能力的构成,主要是听觉——由听觉器官耳朵接收发送者传递的信息,包括音量、音色、音调、音准等。如果接受者没有听觉或听觉很差,接受就很困难。接受很困难不是说不能接受,因为感觉能力除了听觉外,还有视觉——用眼睛观察发送者的表达,甚至还有嗅觉——用鼻子闻发送者的气味和触觉——用手触摸发送者。

一个感觉能力强的接受者,就比感觉能力弱的接受者易于接受。如有人仅听声音就能知道发送者是谁,有人可以听出发送者声音中的喜怒哀乐,有人可以在众多发送中排除噪音的干扰而单独接受某一种发送。这些都是感觉能力强的表现。

②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接受者的感觉器官,接受者的脑中就产生了对此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这种整体反映称为知觉。

作为接受者,仅有感觉能力而无知觉能力是不行的。感觉只是听到了、看到了,可能并未理解,而知觉则要进一步理解、消化。

接受者知觉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其特点是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方面较弱。

二是分析。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对细节感知很清晰,但对整体的感知较差。

三是综合分析。这是上述两方面的综合,具有综合与分析的共同特点。

③思维。作为接受者能力的表现,同样存在一个思维问题。思维对接受者来说,是他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他的一种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

思维有不同的方式,作为接受者,其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形象思维。其特点是当其接受发送时,头脑中产生诸多形象与情绪的因素。

二是逻辑思维。其特点是当其接受发送时,头脑中产生的诸多因素是概括的、抽象的。

三是综合思维。这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具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共同特点。

以上三种只是从客体能力差异的基本类型上说的。要研究接受者,还得认识、了解其作为言语交际活动客体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二、客体能力的基础

(一)听解能力

在前面“主体的能力”中,谈到主体应当具备听解的能力。而作为言语交际活动客体的接受者,其主要活动是接受,因此,其听解能力比起发送主体来,就显得更为重要。

1.听解的特点

①被动性。接受者的主要任务是听。他要先听见了、听清了,才能去理解、去思索,才能作出相应的反馈。如果发送者不说,或者声音过小、吐字不清,或者方言土语、口吃结巴,或者胡言乱语、不知所云,或者言此意彼、故弄玄虚,或者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或者藏头露尾、闪烁其词,那么,接受者就会无从听解或无效听解。如果发送现场环境恶劣、气氛紧张,即使发送者进行了很好的发送,接受者的听解也不可能都有效。如果发送者对接受者构成某种有意、无意的压力,接受者也不可能有效地听解。

尽管实用口才学对发送者的发送条件和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了交际的顺利和成功,发送者应当努力按要求去做。但是,世界如此博大,我国的地域也如此广阔,发送者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任何一个接受者都不可能指望与自己形成沟通交流关系的发送者的发送,都是合乎要求的。就拿方言土语来说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是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在周游列国时就碰到过影响听解的各国、各地的方言土语的问题。他就主张在诵读《诗经》、《尚书》等古籍及赞礼、官方往来中,不要用本地语言,而要用“雅言”、“正音”,也就是周王朝所在地的语言、语音。后来,荀子也提出过这样的主张。明清时,朝廷推行“官话”;民国时,又流行“京片子”;新中国成立后则推广“普通话”。这些都是为了接受者听解的需要所作的努力。但是,时至今日,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大多仍然是以方言土语进行的。如果彼此都是同一地方的人,当然好办。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日渐频繁,地域所涉越来越广,这就带来了接受的麻烦,听解就成了接受者在交际中的一个问题。

所以,接受者的听解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其听解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发送者的发送状况以及发送环境的状况。

②能动性。接受者的听解虽然有很大的被动性,但也不是说他就完全处于“你不说,我就不听,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听”的消极地位。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接受者与发送者是相辅相成的;被动与主动,是一组矛盾的两个方面,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交际目的。接受者要有效地听解发送者的发送,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努力,积极活动,变不利为有利,化难为易。

据《说苑·权谋篇》载:春秋时,齐桓公欲攻打莒国。一天早朝后,他单独留下宰相管仲,同他秘密商量此事。可是兵还未发,国人就都知道了。齐桓公很恼火,此事只有自己与管仲二人知道,于是把管仲叫来,问他是怎么回事。管仲发誓说,自己绝对没有向任何人透露。齐桓公也说,自己绝对未向任何人透露。问题出在哪里呢?齐桓公想了想说:“对了,那天咱俩商量伐莒时,有几个大臣还站在宫殿门口,是不是他们偷听到了?”管仲说:“这不可能。宫殿门口离我们商量的地方那么远,我们又是悄声商量的,怎么听得见呢?”齐桓公说:“还是把他们叫来问问再说吧。”于是传那天站在宫殿门口的几个大臣进宫询问。大夫东郭牙爽快地承认是自己向外传播齐国要伐莒国的消息的。齐桓公责问他是怎么偷听的。他说:“我并未偷听,而是私下会意出来的。”管仲问他凭什么?他说:“我并不是瞎猜测。我的根据有四点:一是那天齐侯把你留下来,我远远望见你在齐侯面前表现出自傲自信的神色,这同你以往要对外用兵时是一样的。二是你向齐侯说话时,嘴形是撮口,所发之音应是撮口的‘莒(jǔ)’音。三是你在发‘莒’音时,手又指向南边的莒国的方向。四是现在诸侯中不听咱们齐国的,也只有这个莒国。所以,我断定要伐莒国。”

姑且不论东郭牙传播机密的行为正确与否,但由此可以看出他听解的能动性。尽管当时他听不见齐桓公与管仲的谈话,可是其思维却自觉地、积极地在活动,努力分析、理解齐桓公与管仲发送的内容。这当然是可取的。它说明:一个接受者,不能完全消极被动,而应能动地听解发送者的发送。

③互动性。互动性是指接受者的听解与发送者的发送,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活动的关系。发送者在进行发送活动时,其接受者也同时在进行听解活动。这时,发送者期待着接受者的听解反应:认同、排斥,还是冷漠?接受者的听解反应反过来又会促使发送者发送活动的行止:继续进行、变换内容或方式,还是停止发送?如果没有互动性,发送者的发送要么不能展开,要么效果不佳,要么毫无效果。反之,接受者也同样。

比如一位向职工作报告的领导,他在台上的发送是悬河泻水,滔滔不绝。而台下听众却交头接耳,沸反盈天,或者看书报、织毛衣、打瞌睡、随意走动。职工根本不去听解领导的发送,这种发送还有什么意义呢?

听解的互动性,在接受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时,表现得较为隐蔽、含蓄;在接受者处于半被动接受的位置时,表现得较为公开、直接;在接受者处于主动接受的位置时,表现得尤其明朗、强烈。

④引动性。引动性指的是接受者对发送者发送的听解,是在发送者的刺激、触发下才有所活动或顺利活动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接受者对发送者的发送本来不打算去听解,或者虽愿意听解却难以听解,或者听解错误,或者只是按自己的思路、认识去听解。可是当发送者发送的内容或方式一下刺激、触发了接受者的神经,引起兴奋反应,拨动思维细胞,接受者就会由不打算听解转为愿意听解,由难以听解转化为顺利听解,由听解错误转化为听解正确,由只按自己的思路、认识去听解转化为按照接受现场的情况去随机听解。

1927年4月,张作霖逮捕审讯中共创始人李大钊。李大钊已做好了听解反动派诬蔑共产党的谰言后予以驳斥的准备。可是开庭时主审法官何丰林却这样说:“李大钊你听着:你自小缺少教育,青少年时期就不老实。天生一副反骨,处处与政府作对。踏上社会之后,你一天也没有消停过……”李大钊的听解迅速为之转向,针对此发送说道:“法官大人,你说的都是些虚夸不实的词儿。什么反骨啦、消停啦,这算什么犯罪事实?我要审问你们,可有根据:你,主审官何丰林,曾伙同张作霖,一次就谋杀376人,犯有十恶不赦的杀人罪……”何丰林大叫道:“在军法会审的法庭,哪有犯人反过来问法官的道理!”他不明白,李大钊之所以如此,正是其听解受他的触动才引发的。

2.听解的方略

①注意倾听。接受者要对发送者有所反应,首先要注意细心地听取发送者的发送。没听清楚,就无从理解,更谈不上反应;要有反应,也不会恰当。

言语交往不像文字交往那样有稳定性。对发送者的发送,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如果恰好是关键之处,影响就很大。假如是双方私下里交谈,接受者没听清楚还可追问,可其他情况的言语交往,一般都是很难追问的,过了就过了。这就使彼此间的交往难以顺利、成功。

有个连队搞拉练。行进中,走在前面的连长回头对身后的一位战士说:“传下去:加速前进!”如此一个个往后传。不想传到中间时变成了:“传下去:轻装前进!”后面的战士听后就纷纷扔掉被包、衣物。连长发现后追查,原来是接受者没听清楚而传递失误。

②认真理解。对发送者的发送光听清楚还不行,还得认真地去理解它,琢磨其内涵与外延。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想当然,更不能捞到半截就开跑。特别是对那些运用了某种逻辑、修辞等手段的发送(如含蓄、委婉、影射、双关、反语、借代、排中、矛盾、同一等),更要认真理解。

《事林广记》中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个人到朋友家做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要走的打算。主人实在招待不起,可又不便明说。一天,主人见院中树上有只鸟久久地蹲在树桠上,便对客人说:“等我拿斧来把树砍倒,捉住这只鸟,好给你下饭。”客人笑道:“树一倒,鸟不飞了吗?”主人说:“你不知道,这是只呆鸟,蹲在那里好久好久了。我看,就是树倒了,它也不知道飞。”客人竟惊喜道:“真的呀?那快拿斧头来,我们一起砍吧!”主人哭笑不得。

③观色察态。听解主要是靠耳朵所获取的信息来识别、分析。但有时却需要用眼睛等器官的活动来审视、体味发送者的神色,察验其姿态,从而达到听解的目的。

发送者的发送活动并不完全是用口并通过有声的言辞来实现的。其行为、动作、表情、神态,都可能传递其思想、意图。而且有时出于某种考虑,或受环境的制约,发送者还会有意不用有声的言辞,而改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这就要求接受者学会观色察态,从中作出判断,前举东郭牙准确判断出齐国将要伐莒之例即此。

(二)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指的是过去经验在接受者脑中是否能够反映,以及反映强弱的能力。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过程。

南唐画家顾闳中是一个记忆能力特强的人。后主李煜派他潜入失势重臣韩熙载府中,偷偷观察其夜生活。他目识、耳听,回来后默画成举世闻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他所画出的五个场面——静听琵琶、击鼓观舞、夜间小憩、倩女清歌、酒阑人散,涉及46个不同人物,无一不形象逼真、生动传神。特别是韩熙载那虽听而思、心不在焉、忧郁沉醉、苦闷无聊的神态,令人拍案叫绝。观此画者,无不惊叹画家超群的记忆能力。

作为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接受者,要使交际得以顺利、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

1.记忆能力的体现

①识记发送者的发送。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无意识记是事前无确定目的,也无须用任何方法的识记;有意识记是事前有明确的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接受者对发送者的发送,可能是无意识记——本不想去识别、记住其某种发送,却不知不觉地识别了、记住了;也可能是有意识记——为了达到与发送者沟通交流中的某种目的,用心于其某种发送,非识别、记住不可。

在与发送者的交往中,如果接受者不具备识记发送者所发送内容的能力,或者这种能力很低,接受者就无法确定自己的态度、行为;盲目确定,就会造成失误。尤其像在谈判、论辩这类主动接受之中,不能识记,交流就根本不能继续下去。

②回忆自己积累的经验。接受者听取了发送者的发送,必然要产生接受反应。这种反应向哪个方向运行,如何运行,需要接受者去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从中找到借鉴。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生活经历越丰富的接受者,其可供回忆的经验就越多,就越能应对发送者的发送。

回忆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无意回忆是事前没有预定目的的偶然回忆,是在听取了发送者的发送后才油然忆起的。有意回忆是在明确的目的支配下,有意识地去追忆。通常情况下,被动接受和半被动接受大多是无意回忆,主动接受则多为有意回忆。

③展开联想。接受者在感知发送者的发送以及回忆自己积累的经验时,常常要展开联想:由当前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由想起的这一件事物又生发到另一件事物。

联想有多种形式——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无论何种,都与接受者的素质有关。一个人文化修养很低,他就无法联想到涉及文化知识方面的事物;一个人阅世很浅,他就很难联想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善于展开联想的接受者,说明其知识较丰富、记忆力较强;反之则弱。

2.记忆能力的类型

①形象性记忆。这种记忆能力侧重于人物、事物的形象性。对诸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斑驳陆离、绘声绘色之类的发送,记得特别牢固,入耳不忘。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谈到幼时他家的保姆长妈妈给他的教诲很多。比如说:人死了不能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万不可钻过去……这类发送太多,鲁迅大都忘却了。但对长妈妈发送中形象性的人和事,几十年后还记得清清楚楚。像《山海经》中的什么人面兽、九头蛇、三脚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在他脑海里留下极其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对长妈妈所讲的太平天国“长毛”的故事,甚至连每一句话他都记得异常分明。

②抽象性记忆。这种记忆能力侧重于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抽象事物。对概念、判断、推理、议论、典籍、定义、公式、数据、定律、格言、名句等发送,记得很牢。

上例中鲁迅幼时记不住长妈妈的诸多教诲,说明其记忆尚未向抽象性发展。但到后来他有了抽象性记忆的能力,对形象性的事物记得不再那么牢,而对理念性的事物反倒记得更牢了。他在《无长》中谈到,幼时他所看的一出戏,现在对主人公的履历及演员的表演都记不清楚了,可对其中的一段抽象道白却记得很清楚,连是什么语调都记得很分明。

③中和性记忆。这种记忆能力是形象性与抽象性的中和,具有二者的特点。

接受者在与发送者的交流中,可能需要启动形象性记忆,也可能需要启动抽象性记忆。一般来说,这两方面的记忆能力对同一个接受者,应当是有所侧重的,不可能都十分突出。就算是都十分突出的接受者,对发送者的发送,也不可能都记得住,总会遗忘掉一些。而被遗忘的,往往是自己记忆所未能侧重的那个方面。

鲁迅在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后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对五位青年作家的回忆,就是如此。他回忆说,白莽第一次到他的寓所来,是为一篇德文译稿《彼得斐传》。其他还谈了什么,“我已忘却,只记得他自说姓徐,象山人;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又回忆与柔石的初次相见说:“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而鲁迅却牢固地记住了柔石告诉他的一件很小的小事:“大约最初的一回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势,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

(三)审美能力

接受者接受发送者发送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当发送者的发送为接受者所感知后,接受者必然会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对其进行审察、鉴别、领会,以确定其美丑。能够准确确定的,说明他的审美能力强;反之则弱。

1.审美能力的构成

①对发送言语的审美。对发送者的发送,接受者首先感知的是他的言语表象。言语表象包括音量(声音的大小)、音色(声音的区别)、音调(说话的腔调)、声速(说话的快慢)、语准(吐字的准确程度)等方面。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角色时,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审察领会才谈得上引发思维的回应。

比方说音量,如果发送者老是粗声大气地吼叫,接受者不会有美感产生;反过来,发送者声音细微得如蚊子在嗡嗡,接受者听起来很吃力,也不会产生美感。再如声速,如果发送者只要一开口便像打机关枪似的,噼噼啪啪一阵急速扫射,使接受者既来不及领会,又觉得紧迫压抑,他怎么会有美感产生呢?

②对发送内容的审美。发送者发送的内容涉及面是相当广泛的,并且,一般说来,接受者往往不能预知发送者将要发送什么内容。接受者对发送者发送内容的审美是随风转舵,便宜行事的。如果接受者认为发送者所发送的,是自己喜欢的、需要的、赞成的、追求的,便会产生美感;如果接受者认为发送者所发送的,是自己无兴趣的、厌烦的、憎恶的、反对的,便会产生丑感。美感使接受者心情愉悦、舒畅,注意力集中,会积极配合发送者完成交际的任务。丑感使接受者心情灰暗、抑郁,注意力分散、游移,会消极应付发送者的发送,乃至使发送无法进行。

③对发送技巧的审美。发送技巧有多种多样。言语相同,内容相同,而技巧不同,接受者获得的美感效果就不同。接受者对发送者的发送,即使在言语上和内容上并无异议,但如发送者发送不讲技巧,接受者也是不舒服的,难以产生美感反应。

如美国影片《维多利亚女王烈史》中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办完公事后深夜回到卧房,见房门紧闭,便使劲敲门。房内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问:“谁?”她习惯地答道:“我是女王!”房门未开。她又用力敲门,房内又问:“谁?”她愠怒地答道:“维多利亚!”房门还是未开。她迟疑片刻,又轻轻叩门,房内又问:“谁?”她柔声答道:“你的妻子。”门开了,丈夫一把将她拥到怀里。

2.影响审美能力的因素

①接受者因素。接受者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而对审美的感受也不同。对同一发送,有的接受者会感到美,而有的接受者会感到丑。

比如一位一贯说话较为粗俗的男士,嘴里老爱带一些不太干净的词儿。他在对其圈内好友发送时,接受者会感到亲切、够味儿;而他若对圈外人士(尤其是女性)发送时,接受者就会觉得刺耳、难堪。

②发送者因素。发送者由于发送的条件与能力的不同,其发送会对接受者的审美能力造成影响。如发送者吞吞吐吐、语无伦次、错字错音、含混模糊,或者使用方言土语对非本方言区的接受者发送,就会使接受者的审美活动受到障碍,以致偏差。

一个台湾考察团到大陆的宁波市考察。他们对宁波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很感兴趣,便问当地一位负责人是靠什么取得如此成就的。那位负责人用宁波话回答说:“一靠政策,二靠机遇。”台湾客人听了无不惊骇!因为宁波话的“政策”,与普通话的“警察”相似,“机遇”与“妓女”相似。他们听解为:“一靠警察,二靠妓女。”审美发生如此偏差!这当然是发送者所造成的。

③环境因素。接受者对发送的审美能力,是受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如噪音的干扰、旁人言行的左右等。详细阐述,将在下一章“实用口才的实施环境”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