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秘境追踪
14924300000014

第14章 历史文化之谜(1)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在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中国龙起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祈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心中构造了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用黄土造出来的。女娲这个人物形象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什么是图腾呢?图腾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最初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和龙之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

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有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则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了不朽的主题。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皇帝有几种自称?

各是什么意思

予小子,又称余小子。一是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谦称,先秦使用较为普遍,秦汉以后偶尔才有用的;二是古代天子居丧期间的自称。

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一是古代君主的谦称。《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候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赵岐注:“王侯自称孤寡。”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亦沿袭了诸侯寡人的谦称。历代君主亦有使用者;二是诸侯夫人的自称。《诗·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盟寡人。”郑玄笺:“寡人,庄姜自谓也。”三是晋朝士大夫有时亦用寡人为自称。《世说新语·文学》:“君辈勿尔,将受困寡人女婿。”李详云:晋世寡人,上下通称,不以为过。

孙过庭《书谱》述王羲之语:‘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可为此条确证。到唐朝以后,只准皇帝用寡人作谦称。

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些割据一方的首领,也自称为孤。

朕,古人自称之词,本来不分贵贱都可使用。秦王嬴政建号皇帝后,朕就被规定为皇帝的专用自称。有时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太皇太后,或是内禅的太上皇亦可自称为朕。

“鼎”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提起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权和社稷,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原是一种古代的炊器,是用来煮鱼、肉等食物的。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方鼎和无足鼎。三足鼎和无足鼎与现在使用的双耳铁锅形状基本相似。在奴隶社会,鼎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炊具,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

到了后来,鼎又成为一种代表国家权力的重器。据《事物纪原》载,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传国的重器,所以,后世称取得政权叫“定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青铜器中罕见的文物珍品。它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千克,外形雄伟,雕纹精致流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其腹内壁上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表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当时,按照祭祀和宴会礼制的规定组合成所谓的列鼎(许多鼎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文献上记载说:“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所以又有鼎食之说。如大夫的鼎食是五鼎,分别有牛、羊、豕、鱼、糜等。可见贵族的饮食是既享有特权又讲究排场的。到秦汉以后,鼎的功能逐渐减退,到了三国时,鼎作为炊具的性质就完全消失了。

但是,“鼎”作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却流传了下来,在现代的成语中就有“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的说法。

中国人为什么将孔子称为孔圣人

孔子生于前552或者前551年,于前479年逝世。他的名字叫丘,字仲尼。

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30岁左右,孔子已成为当时鲁国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他每天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10多年中,却从未得到好的际遇,最好的君主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他则备受冷落。

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他知道理想已无法实现,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这时他的一些弟子已在鲁国的季氏手下任职,并取得了不少政绩。季康子便礼聘孔子返国,让他以政界元老、社会贤达的荣誉地位,从事讲学并整理文化典籍。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立于礼”,就是用仁这种伦理道德来充实作为社会准则的礼,使礼具有真情实感,而得到普遍的自觉遵守。他认为,仁是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与人相处一要真诚,二要责己,还要克制私心,推己及人。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从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及他提出的教育方法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中都将儒家学说作为治国之本,所以他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道教为何奉老子为始祖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他是春秋时代思想家、道教学派创始人,道教尊称他为“太上老君”。死后六七百年,又被道教尊奉为始祖。

老子与道教实际并无关系,后来道教奉他为始祖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道德经》正合道教宗旨。二是老子出生年代早,捧出他来可以摆摆老资格,与佛教、儒教比个高低。道教的产生比佛教、儒教晚得多,但老子却比释迦牟尼、孔子大十几岁或几十岁。三是老子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与道教的神仙说正相吻合。据《史记》记载,老子因为能够“修道”和“养寿”,所以活了160岁,或者200多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神化,说老子生下来,有9条龙吐水为他洗涤身体,并且生下来就能行走,一步一朵莲花,共有9朵莲花。

公元纪年是如何来的

公元纪年是国际公用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生年为公历元年。这是为什么呢?

在1世纪的巴勒斯坦,由于罗马帝国的强权统治,贫民和奴隶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希望能有个“救世主”(古希腊语为“基督”),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传说这个救世主就是耶稣,他许诺穷人死后可升入天堂,而富人要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因为这种传说很能拨动精神苦闷的下层人民的心弦,于是基督教便逐渐从巴勒斯坦传播开来。这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不安,传说他们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第三天耶稣又从坟墓中复活并升上天堂……基督教徒把这些传说和耶稣的言行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了《新约圣经》。由于这时的基督教预言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即将崩溃,因而遭到当时统治者的多次镇压。但到了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公元306~337年),统治者看到了民心所向,为了更好地控制民众,一反过去的做法而采用怀柔政策,将基督教宣布为国教,从而使基督教变成了他们的政治工具。

在这之前,各国基督徒计算时间都保持着各自的地方特点,显然很不利于交往、传教。到了6世纪,建立一个统一的记录时间的体系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基督徒们便开始尝试使用救世主耶稣纪年,当时有个罗马修道士乔尼西宣称,基督降生已有254年了——据一些史学家推测,乔尼西可能是根据《新约圣经》中的传说推算出来的。在书上记载,耶稣是在3月25日复活的,这是个星期日,于是乔尼西就在自己编的那本计算复活节日期的表格中向后搜寻3月25日是复活节的那一年,查得是在38年后,因为耶稣是500多年前的人,所以上推532年。当时所采用的纪年——戴克里先纪年为241年,那么耶稣纪年的纪元就应该是戴克里先纪元前253年3月25日。《新约圣经》上还说,耶稣复活时为30岁,所以再上推30年,耶稣降生就是在当时戴克里先纪年的纪元前283年。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公历纪元的元年。

为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

在大约45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名叫颛顼的首领。颛顼是个爱护百姓的好首领,就是他首先提出,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的。元,在汉语中有“开始”的意思;旦,在汉语中有“早”的意思。元旦,就是指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颛顼之后许多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商、周、秦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都觉得:自己建朝的那一天,才应该是一年的开始。于是它们分别将元旦定为农历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月初一。

接着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根据长期的天文记录,又将元旦改成农历正月初一。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宣布:“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每年的公历1月1日称元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式明确了公历的1月1日,是我国的元旦。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与我国一样,是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的,但是有的国家和民族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元旦。比如说,居住在寒冷的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就以当地第一次下雪的那天为元旦,这被称为“雪花元旦”。再比如,聚居在尼罗河边的埃及人,世代靠尼罗河为生,对尼罗河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他们就以尼罗河水上涨的那天为元旦,这被称为“涨水元旦”。

过元旦,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风俗。像我们中国人,在元旦这天,总要全家欢聚一堂,说说笑笑,共同吃一顿丰盛的年饭。墨西哥人则要在元旦来临前,在屋后挖一深坑,把家里的破烂埋进坑中,表示除旧迎新。

意大利人在元旦这天,要摔瓶、砸罐、扔脸盆,以祈求“岁岁(碎碎)平安”。

匈牙利人更有趣,他们在过元旦这天,决不吃飞禽。因为他们认为,飞禽长着翅膀,吃了它们,新年里的吉祥、幸福,就会随之飞走……

中国文字从何起源的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它到底古老到什么程度,具体起源于何时,又是文化史上极富争论性的一个问题。

从战国时代,我国学者就开始注意汉字起源的问题了,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仓颉造字说,但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却也众说不一。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率都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说他是古代的帝王;徐整说他是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认为他在黄帝之世,等等。仓颉造字的方式,有人说是统一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后世,有人说是发明了象形之文。此外,有人把结绳记事作为汉字的起源,有人把八卦视为汉字的起源,也都是一家之说。

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字是由人民集体创造的,经“巫”和“史”整理而成。有的史学家认为,到了殷商时代中国才有了文字: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但也有史学家提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了,中国文字的起始应从此往前推,前推多少,众说不一,有的主张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主张推到夏以前,也有主张推到夏末的。在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中,对汉文字起源认定的依据也不一样。有人在仰韶期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很多长方形的古板,有刻画过的,怀疑是原始的文字;也有人从早于夏朝的陶器上所刻画的图案,来分析文字的初始形态。郭沫若曾在《奴隶制时代》中《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中提出过以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条文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半坡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但对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的含义,却还没有阐明。

中国文字的起源,主要还须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佐证。

《永乐大典》的正本藏在何处

《永乐大典》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汇集了上至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类著作七八千种,全书共达一亿七千万字,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典籍。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在嘉靖年间重录以后,正本却下落不明了,对此,产生了种种说法和猜测。

一种说法是,正本随明世宗殉葬于永陵了。理由是,明世宗生前十分喜爱《永乐大典》,并要求重录一部,以备不测。此外,明朝皇帝死后以书殉葬的例子很多。

还有许多人认为正本已毁于明亡之际。一般认为,1557年,皇宫奉天门、三殿等处着火,《永乐大典》经抢救幸免于难,明世宗恐再出意外,命人用5年时间摹写出一个副本,从此,正副本分别藏于文渊阁,明末,文渊阁被焚,正本也毁于一炬。但这种说法从明末开始就有人怀疑。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清朝末年,正本毁于乾清宫的一场大火中。但这种说法的可疑之处更多。从史籍上看,从没有明确《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人们希望这本巨著能够尚存人间,重见天日。

河图洛书是什么

“河出图,洛出书”被古人看做是祥瑞,而凡是治理天下成功,功德圆满的远古帝王,天地就会赐给他祥瑞。传说伏羲氏时,黄河里的神龙背着上天赐给的河图,从水里出来献给他,伏羲氏就根据此图画成八卦,河图也就成了周易的根源。传说黄帝东巡至洛水,有灵龟从洛水中出来,将背着带有红色纹理文字的东西献给轩辕皇帝,这就是所谓的洛书,据传大禹照此作《尚书·洪范九筹》。不仅如此,相传唐尧、虞舜等帝王,也都受过五彩黄龙或玄龟所献给的河图或洛书。但所谓的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一种说法是,河图上载着帝王终始存亡的时间以及江河山川州界的分野,是一种预测帝王权力与气数的预言书,属数术占卦类书。许多统治者愿意以祥瑞之说,确立自己的天子地位。河图洛书之说,大多出于《纬书》的记载,《纬书》实际上是汉代的一种释经书,大都以神怪迷惑人,近于巫祝之言,不足为信。

据传,北宋初,道士陈抟得道家修炼之图,又创造出一种新的河图洛书,已不再是帝王的预言书,而是被称为黑白点子的图画,白代表阳,黑代表阴,在宋代受到理学家的极大推崇。

目前,关于河图洛书有许多谜需要解开,如汉代以前是否存在过河图洛书,其真实面貌如何?陈抟的河图洛书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哲理和数理关系?河图洛书之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敦煌藏经洞何时封闭的

敦煌学的兴起,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大有关系。事情的缘起是由于敦煌的一位王道士雇用了一个姓杨的人抄写经文,在第十六窟的甬道抄写时,偶然发现墙上有个很深的裂缝,用手敲击墙壁,感觉很空,就将此事告诉了王道士。半夜,二人就打开了这堵空墙,发现里面还有一层门,门内还有一个小窟。在小窟里,发现了大量古代写经等珍贵文物。消息传出,激起广大学者的极大兴趣,敦煌学因此而兴起,而藏经洞是何时封闭的,也成了大家探讨的一个重要谜案。

藏经洞是何时封闭的,没有可信的文字记载,因此大家提出的,也都是推论性的意见。

一种说法是根据经卷的起止年代推算的,认为宋初西夏于景佑二年攻取瓜、沙、肃等州,战争使当时的寺僧星散,盛景消失,藏经洞的一万多卷六朝至宋初的经书,就是这时集中在一处收藏起来的。

关于藏经洞的封闭年代,流行的说法以法国人伯希和的意见为代表。伯希和曾盗取藏经洞内的大量经卷,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认为,藏经洞中遗书题记最晚的纪年是宋太平兴国(976~983年)和至道(995~997年),全窟书中无一卷西夏文卷,因此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当在西夏占有敦煌之前,即1035年前。但这种说法也遇到了疑问,因为1037年以后才创西夏文字,西夏未创文字之前主要用汉文和藏文,还不能以有无西夏文来判断封洞时间。而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藏经洞的具体封闭时间,还在积极考证中。

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联,就是写有关春节的吉语。它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一对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这是中华民族艺苑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春联的渊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符”。那时每逢过年,人们总是用两块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将的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这是因为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避百鬼。从此,过春节贴联语便成了宋代的一种普遍习俗。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改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不仅自己酷爱对联,而且也要别人喜欢。在明朝初年的一个除夕,他传旨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每户都要张贴春联一副。圣旨传出后,他又在京都微服察访,发现有户人家未贴春联,进门一问,才知道姓苗的这户人家因无人会写字,又请不到别人代写,正在为这事发愁。朱元璋听了,便笑着说:“我给你们写一副吧!”于是他根据户主阉猪这一职业,在主人铺开的红纸上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对联。此后,各朝仿效流传下来,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红纸春联。

另外关于对联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头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后来终于被一个白发老人制服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法宝就是贴红对联和放鞭炮。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神秘的绳结语

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勘探今天厄瓜多尔南部海岸一带地区时,发现了一个绵延四千多公里的庞大印第安帝国——印加帝国,疆界北起现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接壤处,南到今天的智利中部。这个帝国的元首高高在上,是臣民尊为太阳神后裔的专制君主。帝国人口众多,分成若干个部族,各地筑有道路和渠道。帝国内的各种活动,由一个高效率的行政体系统筹办理,并以帝国中部的首都库斯科为发号施令的地方。西班牙人看到这些已开化“异教徒”的工程和农业技术,及锻工精细、品种繁多的金银器皿,不由得叹为观止。这些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和工艺制品不但能与欧洲最佳的媲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令西班牙人同样感到惊奇的是,印加人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书写的数字体系,甚至连原始的图画记录和象形文字也没有。

这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皇帝有需要时,手上资料一应俱全。如帝国子民的身份和年龄、食物供应、军队驻扎地点和数目、金银财产及皇帝关注的史实和法律等。以上所有的事项都用结绳的方法记录,而且非常翔实、准确,甚至一双便鞋也不会遗漏。

印加人的绳结语是在一条至少30厘米长的绳子上,系以各种长短粗细不一、颜色有别的绳子,在这些绳子上的某处,说不定还系有其它或长或短的绳子。印加人用不同长度的大小绳子,配以各种颜色的彩绳,就能做精密的记录,再复杂、繁多的事项也不怕有遗误。

打了结的绳子多得象现代图书馆里的藏书,由受过训练的人专门负责管理。保管具有结绳记事的本领,所以极受人尊崇,帝国君主也免除他们的各项义务。印加上层社会的男子所受的教育,是以如何通读和编绳结语为主。每个村庄至少有三四个结绳管理员,他们将彼此的记录交换检查,确保所有事项都能按规定记录下来。这些人各有专责:一个专管谷物收成的记录,一个管人口统计数字,一个管军备,还有其他的管民生所系事项等等。至于其他与数字无关的记载,如历史,传说和法律等“学识”,则要求记录者有极好的记忆。这类事项的大纲完全用口授的方法代代相传,有关细节再用结绳。

绳结语对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极其重要。因此,所有地方上的结绳记录,均须呈交设在库斯科的中央记录局,以备当局核查。

西斑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后,引进了一种书目文字,因此大部分绳结语就湮灭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结绳记录大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但是现在的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区,仍有人用简单的印加绳结语记事,古印加人的后裔还以在长绳上打结和解结的方式来记录羊的数目。

神秘的“红崖天书”

贵州省安顺地区关岭县南10公里龙爪树后面的晒甲山,传说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屯兵晒甲于此而得名。山顶上的赧色嘎岩,壁立如削。壁上有不知何人写在上面的“神秘天书”。

“红崖天书”直接写在末经打磨的石壁上,宽10米,高6米,计40余字(其中“虎”字是清朝人徐印川所加)。参差不齐,大约分为十行,首行2字,末行10字。字大小不一,大者40厘米以上,小者20至30厘米。从岩下仰望,字青石赤,仿佛大书深刻,临近细审,无斧凿痕,字形奇异,非篆非隶,不能辨识。

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嘉靖年间邵无善的“红岩”诗。清代中叶,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先后有拓本、摹本、缩刻本多种面世,并被收入全国性的雕刻著录。记游考证之作甚多。邹汉勋、刘心源还分别作有释义。光绪年间,影响更大,名播海外。法国人柏如雷和弗海尔谓此刻“含有绝对的神秘性”。

“红崖天书,研究了近百年,说法不一,持肯定态度的有”三危禹迹殷高纪功诸葛图谱苗文右书“和”囊文先声“诸说;持否定的则断言此非人工所为,乃是自然生成的石花,更有甚者,近来有人说它是”宇宙信息、“特异功能”。所有这一切都是扑朔迷离、云里雾里,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根据。

1995年3月,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向世人悬赏出百万破译天书。此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掀起了“红崖天书热”。

日前,山东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刘乐一先生应邀前往对其进行实地专题考察,经对各种摹本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令专家学者信服的新论点。刘先生曾因破译《周易》中的八个卦符而饮誉学术界。他认为:“红崖天书”是汉字属性,形成于明朝初年,是二位目睹过宫廷内乱的隐士所写,其字义为:丙戌之时,宦官乱政(欧、杀),有口难言。“天书”的右下角有两组图形,很像一个女人在祈祷和一个儿童在戏耍。刘先生认为其含义是说:自此不再问政事,与妻儿隐山林共享天伦之乐。

刘乐一先生的这一立论,目前己得到众多历史、文字和文物专家学者的认可。百年文字之奥秘终于被揭示开了。

为什么称故宫为紫禁城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是明清帝王的皇宫。但古时候却称这个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到底是什么原故呢?

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这个名字来自紫气东来的典故。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前,关令尹看到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不久,就看到老子骑着青牛翩然而至。从此,后人就把紫气作为祥瑞之气来看,视作帝王、圣贤和宝物出现的先兆。中国古代因此以紫衣为贵服,将祥瑞之气称为紫云,将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传说中的仙人称为紫皇,将帝都郊野处称为紫陌,把皇帝居住的地方,因其戒备森严,而称作紫禁城似乎也有些道理。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之名来自迷信和神话传说。皇帝自命为天子,传说天帝居住在天宫,天子自然也应住在天宫。古书上说,“天宫谓之紫宫”,皇帝就将他住的地方称作紫宫,他所居住的城称谓紫城也就顺理成章了,紫禁城因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之名源于星垣学说,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星垣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等,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天是垣,而紫微星垣处于三垣的中央,是代称天子的,紫微星即北斗星,群星环拱于四周。古人不但把紫微星垣比喻为天子,还把帝王的宫殿称为紫极、紫禁、紫垣。紫禁之称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从故宫的用途和建筑规模看,以星垣学的角度命名故宫为紫禁城,也是很恰当的。

但到底哪种说法更有科学道理,能准确地解释紫禁城的原由,现在仍无法定论。

文字是如何诞生的

现代社会的交流工具就是文字,它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文字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被世人所争论。

被古文字学家确认为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现的。在一块几英寸见方的大理石碑上,两面12个左右的图画清晰地表明这里记载一个重大事件。在图画文字之后,出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画谜文字”,绝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文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音节文字是字母文字最终形成前的一个阶段的可能性非常大,处在这一阶段的文字有: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字、公元前两千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字、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甲骨文字。字母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有些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使用闪米特语的人,采用了埃及的词汇符号,使用了词汇的第一个发音,发展了包括某些确定的元音在内的字母文字。但美国学者格尔帕却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之为字母文字的是希腊语,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是公元前九世纪。而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早在公元前1800年,这一伟大创造就已完成了。

关于最早文字的定论,一时还无法给一个准确的解释,因为关于它起源的时间、地区、形式等都存在许多歧议。

中国的文字是如何诞生的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于它的起源也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在文化史上一直以来都非常富有争论性。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学者就开始注意汉字起源的问题,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仓颉造字说,但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却也众说纷纭。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率都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说他是古代的帝王;徐整说他是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认为他在黄帝之后,等等。仓颉造字的方式,有人说是统一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后世,有人说是发明了象形之文。此外,有人把结绳记事作为汉字的起源,有人把八卦视为汉字的起源,也都是没有什么确切的科学根据。

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字是由人民集体创造的,经“巫”和“史”整理而成。有的史学家认为,到了殷商中国才有了文字: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但也有史学家提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相当成熟,中国文字的起始应从此往前推,前推多少,众说不一,有的主张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甚至主张推到夏以前,也有主张推到夏末的。在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中,对汉字起源认定的依据也不一样。有人在仰韶期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很多长方形的古板,有刻画过的,怀疑是原始的文字;也有人从早于夏朝的陶器上所刻画的图案,来分析文字的初始形态。郭沫若曾在《奴隶制时代》中《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提出过以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条文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半坡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但对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的含义,却还没有阐明。

中国文字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时候,具有说服力的证明还不多,只待进一步研究。

十二生肖的来由

只要是中国人,就有一个自己的属性,这是中国计算年龄的传统方法,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符号,各配一个相应的动物属性——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那么十二生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华夏民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相互融合的结果。在尧舜时代就开始使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符号和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符号,本来没有以动物配地支的纪年法,而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很多事物都用动物来表示或指代,因此创造了以动物来纪年的方法,在汉代,两者相互结合产生了十二生肖。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有十二时辰的概念,把黄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十二支,用于纪年。由于古时候图腾崇拜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把各种自然现象同动物形状或别的神奇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十二生肖。

还有人认为,十二生肖产生于国外,是由印度传入的,比较印度的十二生肖,只是狮子在中国改作了老虎,金翅鸟在中国改作了鸡。

关于十二生肖在民间也有许多传说,如,传说轩辕皇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让老鼠代替自己报名,老鼠第一个把自己报上了,却没报猫,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排上猫。民间故事很难令人相信,但如果说这十二种动物是古代部族崇拜的图腾,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十二生肖的来历也一直是一个谜。

风筝是谁发明的

风筝不仅是现代人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外称风筝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之一,但风筝是由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风筝又名纸鸢,纸鸢的前身是木鸢,其实是古人所制造的早期飞行器,可惜这种技艺早已失传,古籍上只有片断的记载。有人认为,风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发明的。史书记载,公输般所造的木鸢,在天上能连飞3日。如果把木鸢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筝来看的话,那么鲁班就是最早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但也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认为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是墨子制造的。

还有许多人指出,木鸢与风筝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木鸢是用木头制作的靠滑翔前进的鸟形飞行器,而风筝是用纸糊以牵引为动力的飞行器,风筝的真正发明者是韩信。因为史书上曾记载过,韩信率大军围楚军于垓下,日夜赶制了一纸风筝,派一个身轻的年轻人坐在上面,悄然飞到楚宫上空,唱起了凄婉的楚歌,来涣散楚军的斗志。虽然这个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已正式有风筝这个说法,说明那时纸糊的风筝已出现。

也有人对韩信发明风筝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古籍所记载韩信使用的纸鸢,并没有提到用绳子牵引这个关键问题。而五代时的李邺所做的糊纸引线的风筝,才是真正意义的风筝。但把风筝的发明推迟到五代也不太符合事实,因为远在南北朝时的萧梁时代,已有明确记载,说明风筝已经应用于军事方面,这个时间是公元549年,比李邺早四个世纪。

总之,风筝的发明者到底是谁,一时还难以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毛笔是谁发明的

毛笔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书写工具,但它的起源你是否知道?

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书写工具,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谈到它的起源,必须先谈谈毛笔制造者的祖师蒙恬。

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将,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保卫国土。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经常变化,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装备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写起来,觉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笔的材料。后来的狼毫毛笔和羊毫毛笔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样看来,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却也当之无愧。

但1954年6月,在长沙左加公山发现了一座保持完好的战国古墓,随葬品中有一个竹筐,竹筐内发现了毛笔,笔毛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做的,这是至今为止发现时代较早最完整的一支毛笔,比蒙恬用毛制笔时间要早。另外,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其文化特点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绘有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三角纹等多种花纹,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然后烘烧,推测当时的描绘工具应是毛笔类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工具。但由于一切都没有实物加以证明,只能是一种推测。这两种推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一时也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