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265

第265章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李益

题解

李益早年曾漫游燕赵,对边塞生活有较深体验。因而边塞诗很有影响。据传这首诗刚一完成,就被谱入管弦,广为流传。这首诗写戍边将士思念故乡之情。

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③。

注释

①受降城:说法不一。一说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时人称之受降城,在唐代是防御、吐蕃的要塞。在今宁夏灵武。一说指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入侵而筑的东、西、中三受降城。这里指西受降城。②回乐烽:一说指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一说在三受降城的西城或中城附近。③芦管:芦备,古代西北的一种乐器。

赏读

诗前两句写景。无论是似雪之沙,还是似霜之月,都是作者登高所见。“沙似雪”写出边地的荒凉,“月如霜”又写出周边环境的凄冷。这两句把边地的艰苦和征人凄惨的心情描摹出来。后两句写情,在典型的边境环境氛围中,又加入哀怨的笛声,借声音点明征人因思乡而深夜难眠。尾句是由笛音而升发的推想。一个“尽”字,一个“望”字写出了乡愁的普遍性与乡愁的难解,更表现出了征人欲归难归的愁苦之情。

这首诗写声写色,借声色来衬托情,声情并茂,色、情合一,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蕴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