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徽宗即位,诗人被赦放还。徽宗崇宁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诗人从鄂州出发准备先去江西老家探亲,然后赴太平州住所。二十六日到巴陵,在一片潇潇的春雨中诗人登上岳阳楼,远眺洞庭湖,六年来远贬生涯的苦楚和今日遇赦生还的欣悦一齐涌上了心头,写下了这两首著名的诗篇。
原文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①。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②。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
①瞿塘: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奉节县。滟滪关:滟滪堆,瞿塘峡口的江心巨石,今已炸平。按:“生出”句暗用《后汉书·班超传》中“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典。②绾:旋绕打结。湘娥:湘夫人,传说中居于君山的女神。
赏读
第一首诗的首句是从遭贬写起。诗人用“投荒”二字点明他远贬的经历,再用“万死”描述当时处境的艰险,最后用“鬓毛斑”点出贬谪时间的长和生活的艰苦。第二句与第一句正好相对,是写赦还。“生出”二字意义有二:一是写出诗人遇赦生还的路线,他是从戎州贬所经瞿塘滟滪等险地东返而“生出”,走向家乡的。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此来表明他在六年的坎坷险阻后居然能生还的惊喜和感慨。这里既有对远贬生涯的深重回忆,也有今日死里逃生的庆幸,情感上是极其复杂的。三四两句是遇赦归还欢欣之情,如释重负轻松之感,诗人投荒在外多年,家乡亲人言信隔绝,现在遇赦归来,遥想见到处别亲人的情景,心中当然充满了喜悦之情,诗人在表现这种情感时用了三个字:“先一笑”。一笑之中,当然贮满深情,但又是心到神知,显得有节制,表现了黄庭坚诗的特色。“未到江南先一笑”,到了家与亲人相聚又该是怎样的场面呢,可想而知了。“岳阳楼上对君山”,我们读到这里方知诗人是在楼上览景。关于岳阳楼有一些出名的登览诗,如李白、杜甫《登岳阳楼》都是先描写眼前之景,再去抒发感情。而这首诗却先叙事、抒怀,最后再点出登览地点,给人一种如梦方醒之感,体现了江西诗派在诗歌结构上喜欢标新,喜欢突出的特色。
第二首诗正面写楼上眺望,写得十分出奇。如果说前首偏于雄放,而这首则更偏于奇险。从眼前君山想到有关湘夫人的传说,还把君山写作湘夫人的发鬟;叹水势不大,以致不能在白浪堆中饱看青山,其浮想之奇阔、构思之美,确实把八百里洞庭,写得蓬蓬勃勃。“银山堆里看青山”是由刘禹锡“白银堆里一青螺”诗句点化而成,体现了黄诗“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理论。
这两首诗的妙处是境界雄奇。第一首雄奇偏于动,从投荒四川到行将重见江南,从“万死”到“生出”,从“登楼”到“远眺”,这都是一系列的“动”中,心情有变。第二首的雄奇偏于奇,诗人并不止于当前君山,而能融合今古,把眺望时的凝思引入奇境,显示了诗人高旷胸襟和挺拔文辞,于政局动荡、频历艰难困苦之苦余,仍旧卓然而立,雄视千古,诚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