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450

第450章 绮怀①——黄景仁

题解

乾隆四十年(1775),黄景仁二十七岁时,写作《绮怀》诗十六首。这首诗完整地追忆他少年时的恋爱经历,从相识到相爱,从热恋到失恋的全过程,此诗属七言律诗,可以和各组诗有联系,也可以自己独立成章,这首是组诗的最后部分,也就是恋爱过程的归总。

原文

露槛星房各悄然②,江湖秋枕当游仙③。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④。

结束铅华归少作⑤,屏除丝竹入中华⑥。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⑦。

注释

①绮怀:美妙的情怀。②露槛:露水沾湿的栏杆。星房:明星照射下的幽房。③秋枕当游仙句:《开元天宝遗事》中说有人进献一枚枕头,“若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帝因立名为游仙枕。”④无赖:同“无奈”,烦忧多事。⑤铅华:女子搽脸的粉。此指绮靡的诗文。少作:少年时不成熟的作品。⑥屏除:排除,同“摒除”。丝竹:弦乐与管乐,泛指音乐。⑦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赏读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星房”,织女星的闺房,此指自己所喜欢的女子的住所,居住的地方。这句说自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已经结婚生子,往事已不堪回首,再回到她和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如今的地方(沾露的栏杆、她的住所)已经没人了,心上人早已远嫁他乡,回想起来真是感叹万千。十年来,诗人到处流浪,当时正值秋季,诗人只能靠游仙来回味梦中的甜密。

“有情皓月怜孤影”四句写我这孤单单、孤零零的游子的身影,在皎洁明亮的明月下,也应受到一些怜惜,可怜我这孤独的身影,想起这些无可奈何的事,就应该结束这段痛苦的恋情的回忆,让它作为将来回忆的一瞬间,否则长此下去,你的爱情生活的悲剧将进入你的全部生活。

“茫茫来日愁无海,寄语羲和快著鞭”,这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将来的惶惑无所寄托的心情,自己过去的那种悲苦悲情的追忆是多么的让人回味,可是这“愁”如何了结、又何时是头呢?于是诗人使用神话色彩的传语,传语给驾日车之神羲和,请他赶快加鞭,让日子很快的过去,或许能减少我的愁思。诗人同大海作比喻非常恰当,恰到好处,极为贴切,贯用神话传话,加重悲苦色彩,想象奇特,读来令读者更加仔细品味,同时也启示我们应该丢掉自己的烦恼,去努力地争取,争取自己拥有一份美好的恋爱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