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书籍,大都只介绍名人活着时所经历的非凡之事,而对他们的死则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就为众多读者留下了遗憾,因为好奇是人的本性,人们都想了解名人的最后时光是怎样度过的,与凡人有什么不同。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这一需要,我们精心编写了本书。书中详细地介绍了220多位名人一生中最后的日子,以及他们彼时的一言一行。
死亡是一个人的最终归宿,生命自虚空中诞生,便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如朝阳注定要溶入黑夜。意识终止,躯体消亡,分解为最初的物质,托体同山阿,复归自然,如是而已。死亡也是人类社会最公平的事情,不论富人穷人,伟人凡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正所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本书绝不只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名人之死,而是希望人们能从中得到某种启迪——人在死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东西最能体现他一生的价值。蒙田说:“教人怎样死,即所以教人怎样活!”这便是我们将这本书奉献给读者的初衷所在。意识到死亡并对其进行思考是感受生活的开始,因为死亡牵涉着人往何处去的哲思,暗含着对人生目的的关注。对于生,人是身不由己的,每个人的诞生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决定。但对于死亡的思索,却使人在不断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且使人意识到自身有掌握命运的自由。而当一个人眷恋这种生的存在状态时,他定会信心百倍地珍惜活着的自己。他还会意识到: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要等到处于生命的尽头,再抒发对生命的留恋。
对于死亡,许多人怀有恐惧,即使像歌德这样的伟人,也很忌讳“死”这个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他甚至不能看殡葬事宜,若有灵车从他门前过,他都会大发雷霆。但,读完这本书,我们就会了悟死亡的真谛:它和生一样,都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病树沉舟,新陈代谢,这是自然的规律。正如一位古人之言:“始吾未生之时,安知生之乐也?今吾未死,又安知死之为不乐也?”一张一弛,暗合大道。人走了一生的路,累了,就应该休息一下。对死亡应淡然自若,而对生命更要万分珍惜,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这样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