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21

第121章 踽踽独行的绝代才女:张爱玲

身份:中国作家

死于:1995年9月8日(终年75岁)

死因:心血管疾病

地点:美国洛杉矶

评价: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沦陷后的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是才与情的统一,其内容多以上海和香港两大都市为背景,描写当时社会那些没落的封建世家和半新半旧的资产阶级家庭人物,注重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人性中的种种病弱和丑拙,同时也对人物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悲凉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理解。艺术上她注重意象世界的创造,作品含蓄而耐人寻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小说《传奇》《倾城之恋》《半生缘》等。

晚清佳话,贵族血统,洛杉矶不会好奇;畸爱怨偶,无爱而爱,大西洋没有眼泪;父亲困死斗室,母亲客死他乡,早已是波澜不惊;姑姑高寿而卒,弟弟孤身病退,只剩下鸿雁西飞……晚年的张爱玲过着闭门幽居的生活,她很少接触电话,住址是对外人保密的。当时她的作品在海峡两岸掀起的波澜与她在美国离群索居的“隐居”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已很少从事创作,完全埋首于中国的故纸堆里。每当她的指尖触摸到那些泛黄的书页,便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痛。故国千万里,故人千万里。她曾经那么热烈地追求过亲情和爱情,她又是那么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活,可是如今只剩下寒夜街头踽踽独行的身影。有谁知道,冷静沉默的外表下,心灵却是一座真正的呼啸山庄!

她对这世界要说的话已经说完,她对自己要说的话也已经说完。她是一个彻底的唯美主义者,一个漫徊于月光下的女子。她的前30年生活在飞扬的上海传奇里面,后40年则生活在对上海的回忆和想象里面。她的一生是一次旅行,一次走向自己内心的完美旅行。

中秋节快到了。美国没有中秋节,但月亮照样升起,那么大,那么圆。张爱玲静静地、净净地躺在月光里。1995年的中秋节属于张爱玲,它如诗如画,如梦如烟,柔情似水,绝世凄凉……

1995年9月8日中午12时30分,在洛杉矶,张爱玲唯一认识的朋友林式同刚回到家,正打算翻阅当天的报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从沙发上惊起。放下电话,他急忙赶到了西木区张爱玲的寓所,门口已有警察和房东在忙碌。林式同是唯一见过张爱玲逝后身容的人,他描述说:“张爱玲是躺在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脚都自然地平放着。她的遗容安详,只是出奇的瘦,保暖的日光灯在房东发现时还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