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35

第135章 残缺的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

身份:英国作家、剧作家

死于:1900年11月30日(终年44岁)

死因:病逝

地点:巴黎美术街

评价: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和颓废派作家,自小性格颇为内向,经常沉默寡言。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他开始接受唯美主义思想。毕业后回到伦敦,到处鼓吹唯美主义思想,而且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王尔德自小喜爱文学,精通各种文学样式,尤以剧本《少奶奶的扇子》和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著称于世。

奥斯卡·王尔德出身名门世家,又拥有杰出的文学才华,所以自小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名誉和金钱源源不断地向他涌来,他也乐得尽情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他生活态度随便,行为散漫狂妄。另外,他还有同性恋倾向。据说,王尔德出生时,其父母曾希望是一个女孩,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男孩了。于是他的母亲便从小就把王尔德当女孩看待,给他穿漂亮的女孩衣服。也许这是造成他后来有同性恋倾向的直接原因。据说王尔德结婚时,不理新娘子,独自一人徜徉于巴黎的贫民区。他看着患了病的醉汉犹如死尸般横七竖八躺在街头的情景,说道:“犯罪阶级最能引起我的兴趣。”到了1895年,王尔德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他的同性恋倾向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突出了。他与当时未成年的道格拉斯(后来成为作家)发生了同性恋性行为。道格拉斯的父亲知道此事后,盛怒之下,将王尔德告到了法庭。结果王尔德以同性恋的罪名被判处了两年徒刑。

红极一时的名作家锒铛入狱,社会把王尔德从高高的云端一把扯了下来,无情地抛入最黑暗的底层。过去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已不复存在。朋友们争先恐后地离他而去,书籍被烧毁,妻子在痛苦中咽了气,子女的监护权也被剥夺。从此,贫困与苦难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一直到死他也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在监狱里,王尔德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社会的不公平。经受了压制,体验了屈辱,王尔德凝聚起最后的力量,发出了凄惨的呼声。他呼唤公正,向压制自己的英国社会呐喊,就像冲它的脸上啐出一口带血的黏痰。这些愤怒和呐喊激励他写成了《雷丁监狱之歌》。

1897年5月,王尔德一出狱便离开了英国,隐居在巴黎美术街一所简朴的小旅馆内。此时,王尔德曾想重掂笔杆,但两年的牢狱生活极大地摧残了他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再加上穷困潦倒,没有生活保障,社会舆论也对他极为不利,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从事文学创作了。他曾说:“只能到一部意大利伪经所说的神界之域中去,那里至少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一切纷扰和恐怖,也可以暂时地摆脱我们在世上遭到的悲惨命运。”

可怕的牢狱生活还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王尔德患了严重的偏头痛。1900年10月初他做了脑手术,手术非但没能减轻他的病痛,反而使他的身体迅速衰弱下去。眼看着自己已病入膏肓,王尔德流露出想皈依天主教的愿望,因为他认为“天主教会是唯一能使我得以善终之地”。因此当11月29日,医生告诉他已经无能为力时,尽管已经说不出话来,但他还是用动作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的朋友请来了一个牧师,为他行了圣事。第二天咽气时,只有旅馆房东陪伴在他身边。送葬时,也只有几个人跟在送葬行列后面,而且还没有跟到底。棺材旁边放了些鲜花和花圈,送来的唯一一条铭旌是旅馆房东写的:献给我的房客。

王尔德在狱中写成的《最深处》中写道:“20世纪要是在我有生之年开始的话,英国人将怎么也无法忍受吧!”他留下这番话,终于在20世纪即将到来之前永远地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