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223

第223章 恶魔的代名词:贝利亚

身份:苏联内务部部长

死于:1953年12月23日(终年54岁)

死因:被枪决

地点:莫斯科

评价:有人认为,贝利亚不同于叶若夫的地方在于叶若夫早年还不算一个太坏的人,而贝利亚,从早期活动起就是一个致力于功名利禄、毫无原则、任何罪恶勾当都能干的人,他是踏着无数的尸体而一步步爬上去的。贝利亚的危险,不仅在于他亲手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把许多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人民群众淹没在血泪中,而且在于他越来越得到斯大林的宠信,进入苏联最高领导层的核心圈子里,从而对整个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成了内务部长、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后来又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他把监督所有执法机构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从而成为最有权势的人物。还在斯大林在世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内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大多数主席团成员除了惧怕斯大林外,就是对贝利亚疑惧、担忧。斯大林死后,他们害怕一旦政权落到贝利亚手里,自己就会前途不保。于是赫鲁晓夫策划了针对贝利亚的阴谋,并使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等政治局委员和以朱可夫元帅为首的一批军事首脑站在了自己一边。

经过一番秘密布置后,1953年6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按照事先计划,赫鲁晓夫要求发言,并提议讨论贝利亚的问题。当时贝利亚就坐在赫鲁晓夫的右边,他听后大吃一惊,抓住赫鲁晓夫的手慌张地问道:“干什么,尼基塔?你在咕噜什么?”赫鲁晓夫回答:“听着,你马上就会知道的。”接着,他作了长篇发言,提出了卡明斯基因揭发贝利亚而失踪的问题,提出了贝利亚有关刑满释放者的政策建议问题,还指控贝利亚利用民族问题来破坏苏联的团结,等等。最后,他声称,贝利亚决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而是一个野心家,因此在党内没有他的位置。随后,布尔加宁、莫洛托夫等人相继作了类似的发言。唯独米高扬最后在发言中希望不要立即宣判贝利亚有罪。

大家发言完毕,由于慌张,马林科夫忘记了总结归纳,因此会议出现了冷场。赫鲁晓夫随即提出一项动议:立即撤销贝利亚在党和国家中的一切职务。马林科夫在慌乱中,还没有将这一动议付诸表决,就按响了秘密电钮。隔壁房间的军警立即冲进了会议室。马林科夫对朱可夫说:“苏联元帅同志,我以部长会议主席的名义,命令逮捕人民的敌人拉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把手举起来!”朱可夫命令贝利亚,空防司令莫斯卡连科等人解开了自己的枪套,以防万一。这时,贝利亚伸手去拿放在身后窗台上的公文包,赫鲁晓夫立即揪住他的手臂,以防他拿枪。其实这是贝利亚的条件反射,包里并没有手枪。此后,贝利亚被关押在一个防空洞内,由武装人员严密看守起来。

贝利亚被逮捕后,赫鲁晓夫等人又立即逮捕了其诸多党羽。贝利亚被监禁后,曾要求给他纸和笔,写了一些便条。第一张是给马林科夫的:“叶戈尔,你还不了解我吗?我们难道不是朋友吗?你为什么去相信赫鲁晓夫呢?是他教你干这种事的,对吗?”他还给赫鲁晓夫写了两三张便条,发誓说自己是一个老实人。

1953年12月18日至23日,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理了贝利亚等人。审讯是秘密进行的,共持续了6天,审讯记录从未公开过。被传唤的证人中有个斯涅戈夫,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曾在集中营中长期服刑。当他走进法庭时,贝利亚惊叫道:“怎么,你还活着?”斯涅戈夫回答道:“你的组织还没有彻底完成他的任务。”

12月23日,贝利亚等7人以叛国罪被执行枪决。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魔头,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据特别法庭的审判长科涅夫元帅事后说,审讯开始时,贝利亚很狂妄,目空一切。在宣判死刑后,他的嚣张气焰马上就消失了。当得知要立即执行枪决时,他就完全失去了理智,到处乱撞,痛哭流涕,乞求给予宽恕,法庭当然驳回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