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040

第40章 铁打的人:斯大林

身份:苏联政治家、革命家

死于:1953年3月5日(终年74岁)

死因:脑溢血

地点:孔策沃别墅

评价: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奋起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入侵,与同盟国一起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他领导苏联人民卓有成效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并支持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保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七分功劳,三分错误”的斯大林通过大清洗政策,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一大批列宁的亲密战友,是其一生最大的罪过。

1953年2月28日,星期六晚上,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看完电影后,陪同斯大林一起到了孔策沃别墅。跟往常一样,晚饭一直持续到次日(3月1日)凌晨。4时(一说5时或6时),客人们散去,斯大林上床睡觉。18时30分,值班人员按惯例接到“泡茶”信号,但随后没再接到“送茶”信号。4个小时过去了,仍无半点音信,卫队着实感到焦虑了,但却无人敢闯进斯大林的房间。晚10时,有书信到,别墅卫队长助理洛兹加乔夫持信作为借口进入斯大林房间(按赫鲁晓夫的说法,是卫队人员派女仆彼得罗夫进去的),发现斯大林躺在小餐厅的地板上,虽尚未失去知觉,但已说不出话来。

人们赶紧把斯大林抬上床,并打电话报告马林科夫。半小时后马林科夫打电话来说:“我找不到贝利亚,你们自己去找。”又过半小时,贝利亚打电话来:“关于斯大林的病情,绝对不许对任何人讲,也不许给任何人打电话!”

晚年的斯大林周围,已经充满了疑虑与恐惧的气氛,而贝利亚正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恶魔,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阴险奸诈、谄媚逢迎和口是心非。贝利亚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3月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从而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最高层的核心圈子,而其权势的增长后来逐渐到了连斯大林都感到非常忧虑的地步。

3月2日凌晨,贝利亚昂首阔步、皮鞋咔咔作响地走进厅中,而马林科夫则脱掉皮鞋,跟着进去。他们离斯大林远远地站着,沉默不语。此时昏迷的斯大林突然发出鼾声,贝利亚立即呵斥左右:“为什么大惊小怪?斯大林同志正睡得香甜!”洛兹加乔夫报告斯大林病重,建议马上找医生来,但贝利亚根本不听,自顾上车走了。7点30分赫鲁晓夫来到,他宣布克里姆林宫的医生马上就到。医生论断斯大林患的是由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医生们在贝利亚凶狠的目光和“你们要为斯大林同志的生命负责”的威胁下,战战兢兢,一言不发。

关于斯大林病重去世的具体细节,各种资料介绍得略有差异。据赫鲁晓夫回忆,主席团成员得到消息后,实际上去了两次孔策沃。第一次是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他们以为斯大林没有大事,就离开了。后来护理人员打电话给马林科夫,说斯大林睡得相当不正常,于是4人连同伏罗希洛夫和卡冈诺维奇又去了。随后医生也到了并为斯大林作了检查。在场的6名主席团成员作了分工,轮流对斯大林进行昼夜陪护。

当时在场的许多主席团成员都眼泪汪汪的。而据赫鲁晓夫回忆:“斯大林一发病,贝利亚就在旁边兜来兜去,对斯大林满口怨言,还嘲弄他,听之简直不堪入耳。但一等到斯大林脸上显示出一点恢复知觉的迹象并使我们认为他可能清醒时,贝利亚就跪下来,抓住斯大林的手吻起来。当斯大林又失去知觉闭上眼睛时,贝利亚就站起来吐唾沫。”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斯大林去世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贝利亚就像返老还童一样,显得容光焕发。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成为苏联第二号人物,由于他控制着最有权势的内务部,所以实际上成为了最有权势的人物,主席团其他成员无时无刻不受到他的威胁。后来,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主席团其他成员(米高扬除外)以及朱可夫等11位元帅和将军进行密谋,在贝利亚不备的情况下将其逮捕并秘密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