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042

第42章 受命于危难之间:丘吉尔

身份: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

死于:1965年1月24日(终年91岁)

死因:脑血栓

地点:伦敦海德公园街寓所

评价:温斯顿·丘吉尔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当法西斯德国大举进攻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等相继陷落,英伦三岛独木难支、危在旦夕之际,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出任首相兼三军统帅。善于演讲的丘吉尔在议会上发表了历史上最成功最动人的演说之一,号召英国人民团结起来对德宣战。在他的领导下,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丘吉尔是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者之一,也是“冷战”的鼓吹者和实施者。另外,他还是位相当有造诣的作家,曾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夏天,丘吉尔到蒙特卡罗去赌博,不慎严重摔伤。尽管不久以后又能走动了,但他却总是抱怨:“如果我不从议会退休,就不会无事可干,也就不会摔这么多跤了。”1963年,美国国会两院决定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号。4月9日,他在接受这一称号时发表演讲,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最后说:“我曾取得过很多成就,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美国总统肯尼迪非常崇拜丘吉尔,一直将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他最喜欢重复的丘吉尔的一句话是:“世界的全部历史像聚焦那样集中在一起,那就是强大的民族总是不正义的,而正义的民族往往并不强大。”对肯尼迪来说,结识丘吉尔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有一天,他们在坎那相遇了。但是此时丘吉尔已经老眼昏花,气力衰竭了。丘吉尔起初根本没有认出和他热情握手的是谁,虽然最后终于还是认出来了,可是作为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老人,他面对肯尼迪无话可说。他们最终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并没有畅谈。这对肯尼迪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他见到他心中的英雄已经太晚了,丘吉尔已失去了当年那令人羡慕的风采。

1964年,丘吉尔在家人的劝告下,决定不再当议员的候选人了。他长达65年的议员生涯就此结束。这位曾在议会中发表过许多惊世骇俗的演说、在议会中主持过许多拯救英国人民的会议的老政治家,坐在他的议席上重温了一下自己的议会生活之后,带着永久的回忆离开了。

1964年11月30日,是丘吉尔90岁生日。他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60多封贺信和贺电。伦敦的市民则到海德公园街他的住所去看他。丘吉尔和往年一样,穿上节日的盛装,站在窗口,向市民致意。家人还特意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当他看到照片上衰老的自己时,禁不住叹息道:“老啦!老啦!”人老了,最容易想到的是孩子,丘吉尔夫妇同别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们生活美满、幸福。但是,儿女们的婚姻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使得丘吉尔非常苦恼。

苦恼归苦恼,丘吉尔也无能为力了,90岁的他连自己也管不了了,他已经在向坟墓靠近。1964年末,他的情绪一直比较好,胃口也不错,每天饭后照样一杯白兰地,一支雪茄烟。到了1965年1月9日,他不再喝酒和抽烟了,第二天便神志不清,似乎中风病又犯了。莫兰医生在诊断之后,说他患了脑血栓,自此丘吉尔一直昏迷不醒。

1965年1月24日上午8时,延续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生命终于平静地离去了。在弥留之际,丘吉尔只喃喃地念诵着:“我已经完全厌倦了!”

丘吉尔逝世后,伊丽莎白女王立即宣布为其举行国葬。对一个非皇室血统的人来说,国葬是一种殊荣,在丘吉尔之前,英国只是1853年为打败过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和1898年为政治家格莱斯顿举行过两次国葬。

1月30日国葬期间,议会休会,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大厅举行公开瞻仰遗容的仪式。起初,由议院议长和3个政党领袖为其守灵,后改由4个参谋长守灵。这使得丘吉尔一心想以军人安葬仪式安葬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

上午9时45分,丘吉尔的遗体被抬上炮车。这两辆炮车,曾经送走了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如今,它们将送走一个平民——温斯顿·丘吉尔。炮车的灵柩上覆盖着英国国旗,上面放着丘吉尔的嘉德勋章。炮车启动了,送葬队伍以极慢的速度前进,穿过议会广场,过了白金汉宫,向圣保罗大教堂走去。送葬道路两旁站满了成千上万的人为他们昔日的首相送行。

在圣保罗大教堂门前,女王伊丽莎白和其他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们默默地站立着,迎接灵车的到来。合唱开始了,坎德贝里大主教为丘吉尔做祈祷,各国元首及政府首脑们垂首默哀。仪式结束后,丘吉尔被安葬在了故乡的布莱顿教堂,与他的父母一起长眠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