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077

第77章 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

身份:中国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共和国元帅

死于:1976年7月6日(终年90岁)

死因:病逝

地点:北京

评价: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和长期领导者,他早期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8年他与毛泽东会师于井冈山,从此,“朱毛”的名字响彻天下。朱德一直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领导了历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夺取最后胜利,居功至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为党和人民奉献了毕生精力。

1976年1月8日,是一个雪压冬云、举国哀痛的日子,同朱德并肩携手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周恩来与世长辞了。这个传达不幸消息的电话是康克清接的。她一时没敢告诉朱德。她知道朱德和周恩来相知相识半个多世纪的感情,而且周恩来比朱德年轻十多岁,怕一下子挑明了,朱德经不住打击。到第二天,离老帅向总理遗体告别还剩下一天时间,康克清才将话题转到总理的病上,然后一点点地深入。朱德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唯物主义的态度,知道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人难免一死。康克清以为朱德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便将总理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朱德立即站了起来,紧张地问:“什么时候……走的?”“昨天上午……八点……”朱德扑通跌坐在藤椅里,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第二天,他迈着艰难的步子,来到北京医院吊唁厅向周总理遗体告别,向他50多年前的入党介绍人庄严地举手致敬。

朱德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继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频繁地会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以及各国友好代表团,在一年半时间里单单出席接受国书的仪式就达40多次。1976年6月21日,朱德前往人民大会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会见时间因故推迟,他在放有冷气的房间里等了近一个小时,患了感冒。到了25日朱德仍高烧不退,被送到北京医院诊治。

朱德的病情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往好的方向转化,而是越来越严重。到了7月初,朱德病危,中央领导人陆续来医院看望他。7月4日,他拉着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手,一字一字地说:“生产要抓,不抓生产,将来不可收拾!”这是朱德最后留在人间的声音,此后他就进入了昏迷状态。朱德在病危之际,曾嘱托夫人康克清将他的存款近两万元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这是他多年来自奉节俭、自供清淡、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元帅走完了90个寒暑春秋,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奋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