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110

第110章 陈实期行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陈实的高士。有一次,他和朋友约定好时间打算一起出行。到了约好的时日,陈实就站在自家门口等候,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朋友的踪影。直到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实看朋友还没有到,就独自先启程了。

陈实的儿子叫陈元方,当时只有7岁。等父亲出发后,陈元方就站在院子里玩耍,过了不久,父亲的这位朋友来到门外,没看到陈实的身影,就呼喊玩耍的陈元方。元方出来后,这位朋友问:“令尊大人不在家里吗?”陈元方回答说:“我父亲一直在等您,看您没来,就先走一步了。”陈实的朋友一听,生气地说:“怎么这样呢?明明和我约好了,却不等我来就独自走了,没有这么做人的。”

陈元方一听,便说道:“您和我父亲约好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没来,这只能说明您不守信用。而且,我是父亲的儿子,您当着我的面数落我父亲,这又说明您不懂礼。”

陈实的朋友听了元方的这番话,也觉得自己没道理,顿生惭愧之情,于是,对元方说:“对不起,你说的没错,是我不对,请原谅!”说完便离开了。

美德感悟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古人把“信”看得非常重,不管是约好的时间,还是答应别人的事情,都不能失信于人。陈实并没有失信,而朋友失信后,反而埋怨陈实没有继续等待。但是,当陈元方提醒对方做了“失信失礼”的事情后,朋友也立刻反省自己的不是,并赶快道歉。

当今社会,“迟到”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会在各种场合下迟到,比如上班迟到、上学迟到,迟到之后都会找出一大堆迟到的理由,不是堵车,就是表走慢了,要么又是遇到了什么突发事件。很少有人从主观找原因说一句:“对不起,我来迟了,请原谅。”一个从自身找原因的人,是不会用迟到的理由掩饰自己的失信的,而是默默告诫自己,以后要讲信用。同时,现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父母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所以,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要想落实守信,就应该先从不迟到做起。如果我们觉得迟到是一件小事,那么守信用本身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如果真的有这种思想,我们真的愧对“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