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128

第128章 王陈抱子

明朝时候,陕西泾阳县有一个姓王的读书人,他和妻子陈氏有一个儿子。儿子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将妻子叫到床边说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死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啊!”陈氏说道:“你放心,我一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

这时正是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到处都是乱兵和盗匪。一次,盗匪攻入了城中,进入陈氏家抢劫。陈氏躲在楼上,看到盗匪放火烧楼,便抱着儿子跳了下去,幸好她没有摔死,而盗匪看她长得美丽,便掳走了她。

在盗匪的马背上,她用力挣扎,终于从马上跳了下去,还是没有死。盗匪又将她抓上马,她又跳了下去。于是,盗匪便用绳子将她牢牢地拴在了马上。这样走了好几里路,后来陈氏将绳子磨断,人连同马鞍一起掉了下去。盗匪知道无法掳走她,便将她杀了。后来乱匪退出了泾阳县,家里的人去给陈氏收尸,发现儿子还在她怀里,哇哇地哭着。而陈氏的两只手,紧紧地抱着孩子,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美德感悟

丈夫临终舍不得幼子,嘱托陈氏要好好照顾儿子。而陈氏并没有随便敷衍了事,反而说了一句:“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孩子。”如此郑重地对丈夫许下诺言,丈夫这才安心地离开人世。

乱世中人命贱如草芥。有些人为了换口粮食卖掉了自己的儿女,有些人甚至和别人交换儿女煮来吃。人人自顾不暇,陈氏却依然坚持保护自己的儿子。盗匪掳走了她,她为了给丈夫守节,不顾自己的安危,先是跳楼,然后又两次跳马,所幸都没有摔死。而当盗匪将她绑在了马上,她又花了很长时间磨断了绳索跳下去,可见她性情的忠烈。最终,盗匪将她杀了,可是她的儿子却活下来了,她也兑现了自己对丈夫的诺言——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儿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至圣先师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的重要。礼,是礼节、礼仪,而不是礼品。礼的根源在于有恭敬心,有辞让之心,尊重他人,是一个人“诚于中,形于外”的体现,是内心的真诚、礼让和谦卑的外在表露。只有学礼,知礼,守礼,行礼,我们的人生才会一路平坦,一路与顺利相伴。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