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150

第150章 郑崔夜绩

隋朝时有一个叫郑善果的人,他的母亲崔氏十分贤明。郑善果接替了世袭的官位,但崔氏仍然在家纺纱绩麻,每天都辛苦劳作直至半夜才睡。

郑善果见母亲这么辛苦就对她说:“母亲,儿子已经做官了,俸禄也十分丰厚,您为什么还要如此辛苦地劳作呢?”

崔氏听了儿子的话后叹了口气,说道:“从前,我还以为你已经懂得天下的大道理了呢。听你说出这样的话,才知道原来你还是不明理啊!你这样怎么能办理国家大事呢?你要知道,所得的俸禄是皇上回报你的祖辈为国捐躯的功劳,按理说,你应该把这些俸禄拿去分给亲戚家,当做先人们对他们的恩惠才是。至于我纺纱织布,这都是妇人的分内之事。上至皇后、下至做官人的妻子和读书人的妻子,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因为家人做官而变得懒惰,那就是骄逸的行为了。我虽然不是很懂礼法,但分内之事我还是会做好的,怎么能因为懒惰而败坏自己的名声呢?”

听了母亲的话,郑善果惭愧不已,连连点头说:“是的,孩儿谨记母亲的教导!”

美德感悟

“礼”就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所遵循的礼节,但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是一个人文明待人的内在修养,所以说“礼”和“理”是分不开的。

郑善果的母亲正是这样一位知“礼”且懂“理”的人,所以当儿子问她为什么总要辛苦劳作时,她说儿子“还是不明理”。因为在她看来,皇上所给的俸禄若是仅仅用于自家享用,便是不合情理的,而是应该拿去分给亲戚家。她辛苦劳作却是因为这是妇人应尽的本分,如果因儿子当官就不肯劳作,就是懒惰而失礼的行为。

古人对于“理”和“礼”的看法,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理解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但不难看出,凡是合乎礼节的事,一定也是合乎情理的。崔氏的话正是告诉我们,一个人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还要心存善念,处处想到他人,这样才能做一个知礼守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