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034

第34章 菊花无怨

宋朝时,有一名女子叫张菊花。菊花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再次娶妻。菊花7岁那年的一天,后母偷偷地把她卖到范尚书家里。等到父亲回家,没见到菊花,就问起后母,可是后母却一副自责的样子说:“我也不知道女儿跑到哪里去了,到处找也找不到,都急死我了!”

于是,父亲到处寻找女儿,可是始终没找到。父亲每天都思念女儿,没过多久眼睛就哭瞎了。从此的几年间,菊花就在一个富人家里做仆人。这家主人通情达理,对待下人都是严宽有度。几年之后的一天,菊花的父亲去一个姓金的人家问事,而菊花也奉主人的差遣去金家办事。恰巧,分别多年的父女俩在金家碰面了。父亲虽然看不见女儿的摸样,可是女儿的声音还能隐约听得出,而菊花看着苍老又失明的父亲,更是伤心不已。两人一想到这么多年的分离,就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后来,菊花在主人的同意下辞别了主人,跟着父亲回家了。此时,得知卖女真相的父亲对菊花的后母心存气愤,回家之后执意要把后母赶出家门。但是,菊花却劝父亲说:“父亲,如果没有母亲当初的行为,我也不可能进富贵人家,虽然是做下人,但是主人对我们都很好,女儿这些年不但没有受罪,还享了不少福。这样说来,母亲也对我有恩德,您又何必怨恨母亲呢?更何况,我现在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又可以重新团聚,如果您要把母亲赶走的话,咱们家不就又无法团圆了吗?要是因为我而赶走母亲的话,我怎么能安心呢?”听了女儿的话,父亲就留下了后母。

从此,菊花在家精心侍奉父母,直到父亲去世。父亲去世后,菊花尽心尽力地照顾后母,即使后母不能行动了,菊花也是不离不弃地服侍。等到后母也离开人世了,菊花又去了富人家里做仆人。她勤劳节俭、忠心耿耿,深得主人的信赖。

美德感悟

菊花面对后母卖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怨恨,还劝说父亲不要赶走后母。不仅如此,在父亲辞世后,菊花非但没有趁机虐待后母或遗弃后母,而是尽心尽力地为后母养老送终。菊花的心胸如此开阔,品行之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试想,当父母误解我们时,或不小心对我们做错事情时,我们是不是怨气连天?如果一旁又有人帮我们说话,我们会不会更加趾高气扬地指责父母。如果我们认为父母的过错不可原谅时,我们会不会心存怨恨与父母斗气,甚至是不再说话?如果我们的心胸能够宽阔一些,多念父母的恩,不计较父母的过失,家庭和睦是很容易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