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072

第72章 龙逢极谏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末代国君名叫癸,因为他暴虐成性,所以被商汤称为“夏桀”,意思是凶猛残暴的人。他凭着自己的权利作威作福,过着荒淫无道的生活,对老百姓也十分狠毒,将自己建造行宫、奢侈享受的费用都加在对百姓的赋税上。

在这位暴君统治的末期,出了一位彪炳史册的诤臣,这就是被后人誉为“死谏开先第一人”的关龙逢,关龙逢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有一天,他由于看不惯夏桀的做法,就直接对夏桀讲以前的帝王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关龙逢说:“古代的君王非常懂得爱民,他们勤劳节俭,对于国家的财产也绝不会随便浪费,这样国家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而帝王的寿命也很长。例如,尧帝就活到了116岁,他在位98年,尧帝的仁德像大地一样宽厚,他的智慧犹如神仙。他虽然很富有却不骄奢,他十分尊贵,也从不放纵自己。有一次,尧帝外出巡视,刚好看到两个被押送的犯人。于是他问:‘你们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而犯错?’犯人说:‘因为天气干旱,农田无收,父母已经没有东西可吃了,所以我们只好去偷别人的东西。’尧帝听后马上让士兵放了犯人,并且说:‘犯了大错的人是我,而不是他们。我没有教育好子民,所以他们才会偷东西,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这都是我的过失啊!’尧帝的内心发出至诚的反省,并感动了天地,天上下起雨来。”

夏桀把头转向别处,表现出对关龙逢的话很不屑的样子。可关龙逢接着说:“您今天用钱财只是为了自己享受,过着奢侈的生活,对百姓又十分严苛,动不动就杀头。这个国家的人心已经散乱了,这样下去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希望您能好好地反省一下,改正自己的过失。”

听了关龙逢的话,夏桀不仅没有醒悟,而且十分生气,命关龙逢退下。但关龙逢仍然站在朝堂上,坚持不肯走,夏桀大怒,命人将关龙逢斩首。

后来,夏桀更加无度地享受,并抓了许多人来当劳力,为他建设行宫。第二年,他便被商汤的军士活捉,并被流放,最终饿死。从此,中国进入了商朝的统治时期。

美德感悟

关龙逢不顾生死地进谏最终没有改变暴虐的夏桀,夏朝还是在这位暴君手中毁于一旦。自古以来,忠臣死谏最终却不能力挽狂澜的例子有很多,关龙逢被后人看做是冒死进谏的第一人。

也许有人会问:“不惜生命地进谏,最终却不能改变局面,这样的牺牲值得吗?”但事实上,自夏朝以后冒死进谏的忠臣还有很多,这样做虽然不一定能扭转局面,但身为臣子却尽了自己应尽的职责,那就是努力劝谏自己的君主,希望他能治理好天下,这样不仅仅是不负于君王,更是不负于天下百姓,以及自己的忠心。

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要所有的人都要不顾一切地去劝谏他人,而是告诉大家一个这样的道理:以后我们无论身在何位、何职,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忠于自己的领导,坚持正义,这样便是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