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076

第76章 苏武牧羊

西汉时,国家版图辽阔,活跃于北方的匈奴不时侵犯边疆,后来被汉朝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打败,从此边疆安静了许多。然而,匈奴的单于表面虽与汉朝和好,但实际上却随时都准备进犯中原,并曾扣留了汉朝派去回访的使者,而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的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想要出兵攻打匈奴,匈奴又派使者来求和,并放回了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者。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了扣留的匈奴使者,并送上了礼物,便等着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带回中原,没想到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有一位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曾作为汉朝的使者出使匈奴,来到匈奴后却投降了匈奴。

卫律有个部下叫虞常,对卫律很不满,他又和苏武的副手张胜是故友,所以就暗中跟张胜商量杀了卫律,然后再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表示赞同,但虞常的计划却失败了,被抓了起来。张胜怕受牵连,于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觉得事已至此,必会牵连到自己,让朝廷丢失脸面,于是举刀自杀,却被张胜和常惠夺了下来。

后来果然牵连到了苏武,单于想要杀死苏武,却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让卫律向苏武劝降,苏武为了保全气节而拔刀自杀,卫律慌忙阻止,但刀已经刺进了脖子,通过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单于敬佩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便用尽方法劝降,苏武坚持不肯。单于大怒,便给了苏武几只公羊,让他到北海边去放羊,并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他回去。可是,公羊又怎么会生出小羊呢,单于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一人来到荒凉的北海,手里握着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他饭吃,他就以野草充饥,以冰雪解渴。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国家分裂,汉昭帝即位时,汉朝派来的使者又向匈奴提出放回苏武,而匈奴人却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当汉朝使者再去匈奴时,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花钱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朝使者见面,并把苏武在北海的事情告诉了使者。使者见到单于后严厉地责备他说:“匈奴既然要同汉朝和好,就不该欺骗汉朝。我们的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拴有一条绸子,上面说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单于大惊,以为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报信呢,于是放回了苏武。

苏武出使时刚40岁,在匈奴受了19年的折磨后须发全白了。他回到长安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看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拿只剩光杆的旌节归来,没有一个不被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美德感悟

苏武被拘在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却终不肯归降,他崇高的气节不仅让汉朝人对他敬仰,同时也赢得了匈奴人对他的尊敬。他被单于困于北海的冰天雪地中,在“衣食住”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坚强地活了下来。不难想象,单于劝降时肯定会以荣华富贵相诱,然而苏武不但宁死不屈,且不为富贵所动。

苏武的忠义精神激励了后世许多的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忠义者不仅在处于顺境时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在遇到逆境时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