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橡皮职员生存智慧
14928000000062

第62章 今日事今日毕

所谓今日事今日毕,就是说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工作拖沓是最影响工作效率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工作效率低的现状,就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早在古代时,我们的老祖先就曾清楚地明示:“今日事今日毕”。足见古人是多么注重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啊。可是有多少橡皮职员能真正了解和做到这句话呢?他们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今天的事情总是拖到明天,甚至托到后天,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职场中,尽管大多数橡皮职员能尽量在当天上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争取不加班,但也有不少橡皮职员总喜欢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计划好第二天,但真到了第二天,那些列好的一二三四不是忘了,就是觉得很难付诸行动。“明天再说吧”,他们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于是,无数个“第二天”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人都是很软弱的,抱着“今天实在太累太苦太疲倦了,明天再来做吧!”这种想法的员工很多。把事情拖延到明天,这是不行的,因为可能明天也做不到,而且明天还有明天的新工作,所以这样积累下来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多了。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日诗》的确很有道理呀!

富兰克林曾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二倍的明日。”对于工作,我们应该今日事今日毕,应该经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我们必须把今天的事情准时完成,以等待明天的到来。否则,你可能无法做大事,也不太可能成功。

不能今日事今日毕会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落薇有着显著的“拖沓症”,她的自律性相对较差,总喜欢把“明天做”、“以后做”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而实际上,第二天也没有见她有什么工作热情。她往往无法有条理地来做一项需要一段时间完成的工作,总是认为时间还很充足,还应付得来,于是就得过且过。

其实,落薇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拖沓症”误事,可是坏毛病却始终顽固地改不掉。落薇的工作状态很糟糕,因为办事拖沓,刚进单位两年的她在上司和同事的心中就有了这样一个定位:靠不住。有任务时,同事不会叫上她一起来完成;有项目时,上司也不会考虑到她。

落薇经常到了半夜还在对着明天要交的一堆材料发呆,熬到困得不行再告诉自己,明天起个大早去办公室完成。有一次是星期一,上司交代她写份报告,要求周五交,她照样拖到最后期限的前一晚。周四晚上,落薇才动笔,由于时间来不及,她抓起同事交给她的材料就看,结果发现不少不明白的地方。看看时间,已经深夜十一点多了,要是打电话去核实,怎么都说不过去。她只好含含糊糊的,把有疑点的地方掩盖掉。虽然第二天勉强交上了任务,但是上司对这份报告很不满意,因此狠狠地批评了她。当时落薇感到非常后悔,心想如果再有机会一定会用心做。可以后真的有了机会,她又总是一拖再拖,给自己这样那样的借口。

由于落薇不能今日事今日毕,工作效率极低,年底老板找个借口把她辞退了。

可见,做事拖沓、不能今日事今日毕是工作中的一大禁忌。拖沓对于职场人职业生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工作拖沓很有可能造成工作的累积,不仅影响工作进度和效率,长此以往还会使人形成懒散、消极的性格,进而影响到个人的发展。遗憾的是,患有“拖沓症”的职场人虽然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却又总是在自责和自我麻痹中挣扎。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职场里,企业要的是什么?是效率!效率!效率!今日事今日毕无疑能给你带来很高的工作效率。因此许多企业都把它放在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里。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认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日事日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当你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果断决策能力,并把它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呢?人生需要的是有计划的开始,并且将计划付诸于行动,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做好今日该做的事,“日事日毕”才能“日清日高”。一个人的人生如此,而放大到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更需要如此,“日事日毕”正是一个将团队或者企业引向成功的好习惯,当习惯变成自然甚至是必然时,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而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员工,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很高的工作效率。

事实上,做事有计划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能反应出其做事的态度。我们发现,把工作当成名词,决心利用工作来达成事业的员工,会尽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每天设立工作目标和计划,每天有目的、有想法地工作。其实,无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员工,还是为了事业而工作的员工,都或多或少地明白,如果工作进度慢,效率低,一直都无法达到上司要求的标准,很容易给人带来挫折、失望和压力,只有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今日事今日毕,才能消除工作效率低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