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橡皮职员生存智慧
14928000000073

第73章 不要制造工作的阴霾

工作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当你每天开开心心上下班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你每天愁眉不展为工作而烦恼时,生活也成了一种苦役。工作中的不快乐会延伸到你的生活里,使你生活变得糟糕。因此,千万不要制造工作的阴霾!

很多员工总是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他们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结果意志消沉,无心工作,应付公事,结果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这些影响转而变成一种阴霾,始终弥漫在正常的工作里。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就把自己变成了领导和同事敬而远之的“橡皮职员”。因为大家都明白,久而久之,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人说,工作不快乐是工作压力大、领导方法差、单位风气不正、人际关系不好、工作太苦太累等原因造成的。其实不尽然,很多的不愉快都是员工们自身的心理造成的。心理畅通是快乐的基础,一个人在工作中,心里老是别扭,想法就易偏激,遇事就好激动,就很容易导致团队不和谐,这更加剧了自己的苦闷,始终把自己笼罩在不愉快的阴霾下,不仅影响工作,甚至会影响到生活。大林就是其中一例。

大林是一个大企业的职员,工作很忙。最近,他老是感觉工作不痛快,在单位消极怠工,对任何人都爱搭不理的。一天,他下班回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但是,他7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小林心情不好,所以没好气地问儿子。“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家伙哀求道。“好,告诉你,我一小时就赚50块钱”“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那你可以借给我10块钱吗?”小林更生气啦:“如果你只是拿钱去买那些无聊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躺在床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地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家伙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小林坐下来还在生气。过了一会儿,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也许我不对,我不能这么对待孩子,孩子要钱肯定有事情,因为他平时很少给自己要钱的。想到这些,小林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还没有,爸,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小林说,“我今天工作不顺心——这是你要的10块钱。”“爸,谢谢你。”小孩子欢快地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零碎的钞票来,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呢?”小林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现在我有5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你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块去玩一会,你好长时间都没有陪我啦。”

可见,如果你制造了工作中的阴霾,又不能及时摆脱这种阴霾,你就会将气恼转移到家人的身上,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表现。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有原因的。客观原因每个人都能找上几条,但是原因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各方面努力,不要制造工作的阴霾,即使你现在困惑其中,也要快速抽身,摆脱阴影。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工作中的阴霾呢?

第一、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不适应工作环境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有人用理想模式衡量现实,觉得工作环境问题多,期待在理想工作环境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作用。面对现实,不想改变自己,想扭转现状又扭转不了,因此陷入苦恼之中。工作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是现实。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无论我们的工作环境如何变化,或好或坏,或对自己不利,但现实必须面对。环境需要改变,但环境的改变需要过程,只有适应环境才是硬道理。当然,适应环境不是去迎合不良风气,而是把握自己,尽自己所能,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第二、学会积极主动工作。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拖拖拉拉,没有长计划短安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处于应付状态,往往是出了不少力,却见不到工作成效。工作中应紧紧围绕职责、早做准备,急事急办、缓事不拖、好事办好,才能破解被动应付时解决不了的难题。

第三、要懂得心胸宽阔。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气度才行。或者自己做对了,别人说错了,自己为别人的过错而生气;或者遇到冷嘲热讽受不了,非要与别人争个你低我高;或者对昔日的磕磕碰碰放不下、耿耿于怀,这些都是错误的。多大的胸怀成就多大的事业。胸怀宽广的人是永远瞄准远方而不是脚下的绊脚石。宽以待人,不计较别人一时之失,方能过得快乐。

第四、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每个员工都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有人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没日没夜地工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心里焦急上火,然后消极怠工。原来能挑一百斤的担子,实际挑了八十斤,工作起来很自如;突然让你挑一百二十斤的担子,尽管你使尽浑身解数,也会感到压力而吃不好、睡不香。加快知识和能力储备才能适应工作的变化。这就得在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还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第五、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陷入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膳食,注重营养均衡,加强自身免疫系统,保持合理的营养需求;学会享受生活,确保每一天都有放松时间,注重休闲娱乐等等。

总之,只要你能打开心结,不在工作中制造阴霾,你就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