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14930600000028

第28章 常见的几种心身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胃、十二指肠黏膜的圆形或椭圆形组织缺损。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分布于世界各国,目前我国尚缺乏大批人群的发病率统计,一般认为人口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19世纪时,本病尚属少见,而且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进入20世纪后,发病率逐步上升,主要是男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增多。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破坏,十二指肠液反流,长期的精神紧张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胃泌素瘤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阿司匹林等损害胃黏膜的药物的使用。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心理生理疾患的范畴。与溃疡病发生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持续性的精神紧张

不良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长期的脑力劳动造成的精神疲劳,睡眠不足,缺乏应有的休息和调节导致精神过度紧张。

(二)强烈的精神刺激

重大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社会环境的变迁,如丧偶、离婚、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心理应激。

(三)不良的情绪反应

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受打击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悲伤、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会在其他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使溃疡病发生。

Peters及Richardson(1983)曾对两名病人作长期研究,此二人均无溃疡病既往史及其他病史,而是由于亲人相继死亡(6个月内相继死亡6人)以及遇到一系列生活事件后出现消化道症状,X线透视证实为溃疡病,胃酸分泌增多,常规制酸及抗迷走神经治疗无效。配合心理治疗,消除原因后症状消失,胃酸分泌恢复正常,溃疡愈合。

心理应激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人的情绪反应可影响胃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原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多可使溃疡病复杂或症状加剧,有关精神因素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两个途径来影响胃的功能。

国外有人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发现,溃疡病患者个性特点多数具有内向(E分低)和神经质(N分高)的特点,表现为孤僻、好静,遇事过分思虑,事无巨细,办事井井有条,情绪易激动。

(四)溃疡病病人的心理治疗

溃疡病在治疗上,除采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手术治疗外,心理治疗对防止溃疡病的复发或病情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务人员首先要把本病的知识教给患者,医护人员对病人要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建立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正确处理治疗与休息、学习、工作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活规律,必要时,采用精神药物治疗,以消除引起发病的精神因素,如抗抑郁剂与抗焦虑药物。1974年,Weigan还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来治疗消化性溃疡,他通过视觉反馈,训练患者改变胃液中pH值,以减低胃液酸性,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预防溃疡病的产生和复发须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情绪的刺激,注意心理卫生,加强体育锻炼,节制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在美国,成年人死因的55%属于心血管疾病,男性死亡率比女性死亡率高3倍。我国虽是冠心病低发国家,但近年发病率已逐渐上升,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据卫生部统计资料,1957年城市居民死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者占总死亡人数的10.2%,1985年上升为44.4%,疾病的死亡率由第六位升到第一、二位。上海冠心病死亡率1974年为15.7/10万,1984年为37.4/10万,十余年增加了一倍多。农村冠心病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1983年至1985年我国南北以农民为主的几个地区人群监测表明,急性心梗发生率为10.6/10万,因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农民总死亡人数的3.9%。病理解剖研究表明,我国冠心病发生年龄较解放前提早5~10年。

冠心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因素的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和不合理的膳食、环境污染、家族史都是冠心病发病的诱发原因。

冠心病的发病与病前性格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Friedman与Rosenman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指出,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此后,在1977年国际心肺及血液病学会上,公认A型行为特征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A型行为类型包括:(1)有过分的抱负和雄心壮志;(2)常对工作提出过度的保证;(3)情绪易波动;(4)竞争性与好胜心增强;(5)常有时间紧迫感;(6)有旺盛的精力与过度的敌意;(7)很容易引起不耐烦;(8)言语举止粗鲁。与A型行为特征相反的是“B型”行为特征,他们悠闲自得,不好争胜。研究者认为,“A型”人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人的两倍,复发率是“B型”人的5倍。

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紧张情绪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激起交感肾上腺髓质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活动,而致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加,心肌内钾离子减少,血压升高和局部心肌缺氧,产生冠心病症状。儿茶酚胺可以促使血液凝固,高剂量的儿茶酚胺促使血小板凝集而阻塞小动脉,从而提高心肌梗塞发生的可能性。

对冠心病病人在治疗时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除内科治疗外,还应定期与病人接触,帮助病人制订休养计划,帮助病人调整生活习惯,限制脂肪摄入,坚持清淡饮食,减少吸烟、饮酒,改变A型性格,稳定情绪,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等。这些对冠心病的预防和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三、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主要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患病率为3%~9%。一般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高,城市比农村高,在工业化社会中,高血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此病是最早确认的一种心身疾病。

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关因素除年龄、家族史、饮食中含盐量高、肥胖外,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突变等,均易使血压升高。

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怀特黑德(Whitehead)等训练25名志愿实验人员自我监测他们的血压,每天测4次,观察病人发生焦虑与愤怒时的血压变化情况,从统计学上所见,过分焦虑与收缩压变化呈正相关。动物实验也表明,使动物长期处于紧张刺激下可诱发高血压,有人使8只来自不同群体的大白鼠长期在一个笼子里厮打、争食,不久,这些大白鼠均患了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多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这类病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认真,容易激动,具有被压抑的敌意、焦虑乃至抑郁。另外,高血压病人的个性特征并非是特异的。一般认为各种精神因素特别是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增高,其生理机制被认为是丘脑下部和交感肾上腺系统激活的结果。开始是精神紧张状态下的阵发性血压升高,经数月或数年的血压波动,最终形成持续性高血压病。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除了内科治疗外,还应采取心理治疗。有人采用鼓励114例高血压病人讨论其生活问题及早年经验的方法,结果有12%的人血压恢复正常。对有焦虑、抑郁者,可给予少剂量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抗高血压药物等结合起来,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生物反馈疗法及气功、音乐疗法也在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上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四、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支气管、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也是最早被确认的心身疾病之一。

虽然对这一病症很早就有研究,但目前对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当前人们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有三:特异性体质的患者吸入或接触过敏源、感染和心理因素。维里斯(Williaus)对487例不同年龄的各种哮喘病人致病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外源性过敏原因素引起者占29%,呼吸道感染者占40%,由突出心理因素引起者占30%,仅1.2%是由单纯性精神因素所致。心理因素对于产生IgE抗体者及有支气管哮喘素质倾向者,常能促使哮喘发作。

一般认为,单独心理因素虽不能引起发病,但由于心理因素激起的强烈情绪可改变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制,当接触到变应原和上呼吸道感染相互作用时,则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另外,母亲过高要求或过分爱护患儿的母子关系,也可导致支气管哮喘病的形成。有人观察到儿童离家、在校、住院或下乡劳动时,哮喘发作常可减轻。

研究证明:支气管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实验表明生物、理化因素或紧张的情绪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肥大细胞膜上M胆碱能受体,增加鸟苷环化酶的活性,促进三磷酸鸟苷转为环磷酸鸟苷,加速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哮喘发作。交感神经在支气管的分布虽然很少,但支气管平滑肌内分布有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和α受体,前者受刺激后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后者使其收缩,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平衡状态。若交感神经功能低下,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同样可引起哮喘。

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除去消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戒烟,控制情绪,并积极争取心理治疗,如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常能取得一定效果。

五、癌症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患癌症,美国在1974年统计每年死于癌症者有36万人,占死因第二位;日本1983年统计有17.6万人死于癌症,占死因第一位;中国每年至少有60万人死于癌症。人们心理上已把“癌症”的概念与“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由于癌症研究进一步深入,临床诊断技术日益完善,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治愈率也显著增加,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已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

对于癌症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据目前所知,可能与物理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药物、遗传因素等有关。但也不能忽视环境、社会、经济、职业、个性、情绪等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发生的影响。事实表明,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常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情绪忧郁、压抑、仇恨、悲观、敏感、孤独、绝望等常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并行。不少学者在对癌症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中,都发现负性情绪具有削弱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加强了机体对癌症的感受性。美国一位医生在研究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患者的心理时发现,情绪忧伤会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美国癌症研究所对同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进行观察发现,对治疗怀疑、丧失信心、焦虑者常常复发,具有压抑情绪者预后不良。

动物实验用人工制造幼鼠的母爱剥夺或恶性刺激,成年后让它们罹患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果其存活时间比幼年无创伤者短得多,揭示幼年的精神创伤对急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病中的机制可能是: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失去亲人等不幸事件)作用于具有独特人格特征的个体,个人根据以往生活经验作出认识评价,大脑皮层的认识兴奋灶与边缘系统联系的结果产生相应的消极情绪,导致下丘脑―垂体及垂体以下的内分泌腺功能失调,激素间和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免疫机能降低,利于肿瘤的生长。

从临床角度看,癌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否认诊断,拒绝承认残酷的现实,照常工作学习,以暂时维持心理平衡。但一般来说,完全否认诊断的病人很少,更多的是压抑自己对疾病的强烈情绪反应,不主动要求亲友给予情感上的支持。采用否认机制使情感表露迟钝、犹豫,在心理上将自己封闭起来,常产生孤独、被遗弃感。更为突出的是,人们听到“癌症”二字,必然会引起恐惧,加之患者个性特征影响到对癌症的正确认识,容易产生恐怖感。如有人认为癌症具有传染性,亲友的疏远以及配偶间因疾病治疗使以往亲密关系疏远,都会加强患者产生孤独和被遗弃感,并易发展为抑郁。对此,应积极开展有关癌症医学常识的宣传,同时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谈话应适度掌握,注意提高谈话的技巧,解除患者的恐惧和抑郁心理,使患者与医务人员紧密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韩长赋 王海 王红鸽 田川 薛倩 杜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