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就是对现在的一切放不下。
“无怨之心”就是没有怨恨,没有怨言,没有怨念地去生活,去对待一切。禅者的无怨,就是对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都能够欢喜接受,没有怨,也没有恨。不仅要欢喜接受,还应该心存感恩。对我们遇到的不符合我们意愿的,不管是大自然的情况,还是生活中自己身心的种种变化,也要能够认识到,这一切的因缘,就是自己所有的,因此,要面对它,接受它,而不是排斥它。
我们要学会正面对待生活里那些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负面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够正面的对待它时,它就什么时候开始转化。如果我们背对它,逃避它或者怨恨它,可能它永远都不会转化。直面它、接受它,是禅者的生活艺术。
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牢骚满腹、怨声载道的人,他们缺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受不起命运的考验,“逆商”低下。所谓“逆商”,是指一个人面对不良环境,坎坷、挫折等不如意的情境时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化能力。无数事例证明,在忧患中应付自如的人才能成大器,怨气只能令人意志消沉、灰心丧气、不思进取。
观察那些喜欢发牢骚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注意索取,不愿意施与的人,经常对别人不满意,总是要求别人该如何如何,却很少要求自己。喜欢施与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少有牢骚怨言,很少去要求别人,总是从自身做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比较而言,这些牢骚少、无怨言的人生活质量高,人缘好,快乐多。
人生在世,快乐自己,又给别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快乐感悟
在忧患中应付自如的人才能成大器,怨气只能令人意志消沉、灰心丧气、不思进取。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