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境遇所扰,无论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前者是消极处世,后者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是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亦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有岭南梅花的馨香,这就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
生活中拂逆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话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可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常有八九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快乐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风风雨雨,沟沟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因此,要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态。这种心态并非消极的,而提示人们在不断进取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门庭冷落;无论是辉煌夺目,还是默默无闻,都要有个良好的心态,笑对人生!
快乐感悟
在诡谲多变、不如意常有八九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快乐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