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烦恼的生活
14931700000193

第193章 放下贪婪,是解脱烦恼和苦闷的第一法门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生活当作追逐的手段。贪婪者最明显的行为特质是囤积,他不停地盘算追求更多的东西好据为己有,所以他的潜意识里有着严重的匮乏感。

在佛教的教理中,饿鬼一词的梵语是preta,它是指一种爬虫类动物,生性很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饕餮。它的食量很大,吃了东西之后,肚子就变得更大,而食量随之大增。于是,它吃得愈多,就愈感到饥饿,永远吃不饱。佛家用这种动物的名称来表示贪婪,确实非常生动。

贪婪并不一定是贪图名利财富,有时也表现在对事务过分追求完美上。十全十美的标准,使他们变得爱批评挑剔,对别人和自己显得异常苛刻。于是看不惯的事情太多,心理压力增加,生活得一点快乐也没有。他们会把生活变为负担,在轻视别人的草率中,更突显了自己无法容忍的狭隘气度。

贪婪也表现在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上,他不停地追求别人的掌声、羡慕和肯定。活在别人的掌声中的人,总是害怕别人的批评。他们企望别人说他好,赞美他能干。最后,他被迫不断向外追求,不能自我肯定,并因而变得疲惫不堪。

佛陀在他的经教里,非常重视放下执著。贪婪就是最严重的执著。

什么叫做放下呢?是否百物不思就是放下呢?禅家告诉我们,真正的放下是恬淡,是“于相而离相”。当我们懂得知足时,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当我们知道布施和跟别人分享时,自己也觉得丰足;当我们不与别人比较的时候,高低竞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放下贪婪为恬淡,是解脱烦恼和苦闷的第一法门。

快乐感悟

贪婪是一种生活意识形态,贫穷者未必贪婪,富裕者未必知足;贪婪是一种性格特质,有了这种性格,无论是贫寒还是富足,都注定一辈子要过匮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