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科技
14933200000039

第39章 战船技术成就

在商末周武王伐纣时,已经使用船只,运送军队和战具,渡过黄河去作战。到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于长江流域,经常用船只运载军队进行水战。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这是关于水军和专为水战而建造船只的最早文献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吴国出动舟师和楚国舟师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楚国“大败吴师,获其舟艅艎”(史书中出现的最早的战船名,也作“余皇”,是吴国国王乘坐的指挥船)。随着水战的发展,各种用途的战船也不断涌现。公元前六世纪末,伍子胥(?—前484)在吴国训练水军时,把大中小各型战船按作战用途分成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并以战车作比喻,说大翼相当于重车,小翼相当于轻车,突冒相当于冲车,楼船相当于行楼车(指挥车),桥船相当于轻足骠骑,是一种小型快艇。(据《越绝书》)这些战船在水战中配合使用,发挥综合的战斗作用。同时,越国和秦国也建造了各型战船。从秦汉到明代,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我国古代战船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水军战船数量多,舰队规模大。如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城西南挖了四十里方圆的“昆明池”,在池中建造楼船、戈船等几百艘战船,大船可容千人。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前14—后49)率部队分乘两千艘战船,前往交阯,进行水上作战。三国时期,东吴水师拥有战船五千艘。隋文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在隋灭陈之战中,隋将杨素(?—606)率水军有几千艘战舰。

其次是大型主力战舰屡有创新。汉代的楼船高达十多丈,船面上建楼二层到四层,每层外面都环有三尺高的女墙,掩护士兵作战。大型楼船可载将士一千人,东吴的楼船可载将士三千人,宛如水上高城。据《晋书·王濬传》记载,西晋建造的战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隋代杨素建造的大型五牙、大榏等战船,上建五层楼,高一百多尺,乘员八百多人,四周安有高十多尺的拍杆,用以击打敌船。郑和下“西洋”时主帅乘坐的宝船,长达四十四丈、宽达十八丈。主力战船的不断创新,使水师的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

第三是战船分类越来越科学。西汉时期已经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把战船进行分类:大型楼船是水军主帅乘坐的指挥船;运送士兵率先登陆抢战滩头阵地的船称“先登”;船体狭长、专门用来冲击敌方船队的战船称“艨冲”;侦察敌情的船称“斥候”;轻型快速的船称“赤马舟”;防御设备比较好的船称“舰”;小型战船称“艇”;比楼船稍小的船称“斗舰”;四周有女墙防护、桨手多、航速快的船称“走舸”;装有冲角、用以撞击敌船的船称“突冒”等。战船进行科学分类后,既使战船将士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又利于相互进行协同作战。

第四是兵器装备逐渐更新。早期战船只装备刀、矛、弓、剑、戈。秦汉时期增加了弩。东晋(一说隋代)的战船已经安有拍杆。宋代的战船开始配备火球、火药箭、火枪,水军也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期。元末明初的战船上开始装备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嘉靖年间,戚继光所编水军营的大型福船、中型海沧船、小型苍山船,都增加了大发贡(一种大型火炮,“贡”也作“熕”)、佛郎机炮、鸟铳等火绳枪炮,加上火箭、火砖、喷筒等火器,战船上使用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还创造了子母舟、连环舟、火龙船、赤龙舟等各种专门装备火器用于火攻的小型战船。此外,新创制的水雷和古代二级火箭——“火龙出水”已在水战中使用。

明代创制的地雷和水雷,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雷式火器。

明代军事著作《武备志》记载了当时制造的十多种地雷。它们的外壳用生铁、石、陶等制成,埋在地下,通过绊、踏、拉等方式引起爆炸。其中,有一种叫作炸炮,壳体系生铁铸成,内装炸药,上面有一小孔,以小竹管穿线于内,几十个炸炮的引线都连在钢轮发火装置的火槽上。将炸炮挖坑埋好后,把钢轮铁轴上的绳卷引出,横置于路上,遇有人马绊踏,牵动钢轮转动,从而发火点燃火槽,使炸炮引爆。这几十个炸炮实际上就是绊踏式地雷群。

明代的水雷类型也很多。其中有一种叫作水底龙王炮。其壳体系熟铁制成,每个重四至六斤,内装炸药五升至一斗。炮口安香头引火,香头视驶来的敌船距离远近,可长可短。另用牛脬(膀胱)做成囊,点燃炮口的香头,再把炮装入囊中,在囊内插进一根羊肠后,将囊密封,载在木板上,用石坠入水中;同时将羊肠的另一头引拉到水面,置于鹅雁翎做成的浮排上,用以通气。当驶来的敌船接近或触撞到炮位时,香头己燃及炮内的火药,炮即在水底爆炸,毁伤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