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14938000000014

第14章 学习毛泽东关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他总是谆谆教导中国共产党人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曾精辟地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历,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回顾共产主义运动的过去,面对运动的现实,瞻望它的未来,重温毛泽东同志有关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论述,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更加深刻地感到共产主义的旗帜是胜利的旗帜!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社会发展规律在无产阶级头脑中的科学反映;它作为一种运动,是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为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而斗争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前进的必然归宿。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主义是在同各国革命的具体斗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胜利发展的。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即科学共产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经历了由理想变为现实,从运动变为制度的胜利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始终是共产主义同具体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进程。19世纪40年代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是在当时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一产生就经受了欧洲1848年革命斗争实践的检验,证实了它是无产阶级惟一正确的理论,显示了任何别的思想体系不可比拟的威力。正如列宁所说:“1848年的革命,给了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喧嚷叫嚣、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派别一个致命的打击”,“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列宁选集》第2卷438页)第一国际的建立,使共产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愈来愈多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到团结起来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必要。巴黎公社革命对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作了宝贵的尝试。第二国际的建立为各国无产阶级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积聚和准备了革命力量。世界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后,不仅共产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列宁主义思想体系,而且共产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即在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在俄国一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三国际的建立推动了共产主义向全世界扩展,共产主义政党在六大洲普遍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实践中又取得了新的胜利。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为世界体系。近30年来,共产主义在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续以不可抗拒的潮流奔腾前进。目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世界现实斗争的实践中,共产主义运动正以三股不同的潮流在发展着:一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潮流;二是作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即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控制的潮流;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独立自主地摸索革命道路、争取自身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潮流。这三股不同的潮流,预示了共产主义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的曙光。

共产主义在各国斗争实践中的胜利发展生动地表明,共产主义决不能被看作抽象的公式或具体的模式,而是必须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它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联系。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国有的矛盾出发,得出了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并且从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至少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实际情况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并且取得了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共产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所以,共产主义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共产主义胜利发展的原则。毛泽东同志还指出,共产主义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挫折中曲折地胜利发展的。他曾多次说明,共产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事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又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巨的事业,它要最后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把人类社会推进到空前未有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幸福境地。但是共产主义的敌人决不会改变剥削压迫人民的本性,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奴役和压迫世界人民,毛泽东同志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因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国难和挫折。然而,人类社会历史向着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是改变不了的,人民的斗争终究是要胜利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例如,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就胜利了,1919年德国和匈牙利革命失败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匈等一系到人民民主国家建立起来了。

同时,共产主义事业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如何把共产主义理论同各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发现并掌握本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就不可能不经历一个曲折的斗争过程。苏联和中国,在寻找自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过程中,都曾遭到过困难和挫折,都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且取得政权后付出的代价有时甚至比取得政权前付出的代价还要大些,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

不仅如此,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人们对它的全过程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穷尽,而且认识往往会落后于共产主义本身发展的进因之,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就不能不碰钉子、摔跤子。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进程的经验时曾指出:“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贱里面取得成绩,有了胜利,又翻过跟斗,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然而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所以,共产主义事业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挫折中胜利前进的。

曲折地前迸是共产主义发展的总趋势。

毛泽东同志还指出,共产主义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胜利发展的。他说:“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而且只有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

共产主义就是在不断战胜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和克服共产土义运动内部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科学共产主义是在同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作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同“真正的社会主义”、魏特林主义、布朗基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作斗争中使共产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而开端的。在第一国际时期,当共产主义战胜了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杜林主义等机会主义流派之后,才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才使共产主义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第二国际时期,作为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内部的代理人的伯恩施坦和考茨基,对共产主义发动了猖狂的进攻。正是在粉碎了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的进攻之后,才使得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共产主义制度开始在世界上建立。

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在同形形色色的敌对的资产阶级思潮和共产党内部的“左”右倾错误倾向作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阶段上,如果不战胜胡适派改良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等地主资产阶级思潮和党内的陈独秀、王明等“左”右倾机会主义,就不可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不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思想残余的侵蚀,如果不克服革命和建设中的“左”右倾错误倾向,就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就不可能扎扎实实地卓有成效地把社会主义阶段的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

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论述,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只要我们很好地领会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论述,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坚信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就能自觉地同共产主义敌人的破坏阴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自觉地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的精神污染;就能防止和克服在共产主义实践中“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当前,我们党正高举共产主义旗帜,遵循共产主义发展规律,开拓共产主义征程,开创社会主义规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四千万党员、十亿多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定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沿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原载《国际共运》198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