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14938000000016

第16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理论阵地

历史往往在不同的条件下,用不同的形式重复着。

上个世纪宋本世纪初,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工业高涨,垄断组织迅速发展,资本输出扩大,工人工资相对增长等情況。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便借此大肆鼓吹“时代”发生了变化,阶级斗争理论已经“过时”,科学社会主义己成为“空想主义”,资本主义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终目的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等等。一时间,反马克思主义前修正主义思潮在许多社会主义工入政党内部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都公然站到资产阶级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导致了第二国际破产,共产主义运动低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增长,劳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等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又滋长泛滥起来。他们也鼓吹“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世界已进入了“迈向大合作”的“新时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从前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已消除了“敌人形象”,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逐步趋同”,人们将通过“民主”“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等等。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已不存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更是不需要了。这种思潮促进了东欧剧变、苏联演变,以致苏联解体和消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共产主义运动又一次处于低潮。

从整个历史时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全局,来把握时代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来规定无产阶级的政策,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坚持的基本理论阵地。如果背离这个基本理论阵地,只是拫据某些眼前事变,某种细小的政治变动和某些政治经济现象去把握时代的内容,规定无产阶级的政策,就会成为机会主义,并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损害。列宁曾精辟地指出:“无论过去或将来,每个时代都有个别的、局部的、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的运动,都有脱离一般运动和运动的一般速度的各种倾向”,但是,必须认清“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只有在这种基础上,即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我们知道,列宁正是牢牢地掌握了时代的本质特征,明确地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时代中心问题,无产阶级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决定着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分析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制定了无产阶级的正确战略和策略,领导俄国人民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涨。

诚然,当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情况变化很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共产上义运动处于低潮。种种扑朔迷离象,下免使入感到困惑、迷惘、沮丧,甚至有人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的动摇。但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清醒地认清当前的时代仍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无产阶级仍然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基本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某些现象,诸如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重视科技革命和实施社会福利保障措施等等,就看不到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也不能因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事业週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不清时代的本质特征,更不能模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在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曲折是不足为奇的。正如列宁所说:“历史通常是循曲折的道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善于估计历史的最复杂和最离奇的曲折道路,这是无可争辩的”。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斗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兔的,“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观起来或者惊慌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

原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