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14938000000005

第5章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价值和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东欧易帜,曾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人低潮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社会主义制度由15国縮小为5国,陆地面积由占全球24%缩小为占7%,人口由占世界人口的32%的16亿,减少为占世界总人口23%的12.6亿,共产党数量由180多个减少为120多个,党员人数由9100万减小为6000多万(其中我党有5400)。因之,西方资产阶级断言,20世纪的社会主义试验已经“完全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来就“不该发生”,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彻底消灭的世纪。有人也为之感到迷惘和困惑。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怎样预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呢?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对人类历史上的这一运动是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本文拟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价值和发展趋势作些概要的评述,以正视听。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它的历史价值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容抹杀,也不容低估。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运动是由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诞生而兴起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诞生起就蕴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_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并派生着一系列固有的弊病,使广大群众陷于贫困苦难的境地。因而出现了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情绪和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思潮,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它只能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但包含着不少天才的见解。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发观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赋予了社会主义思潮以科学的内涵,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最主要之点就是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要求,深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拥护和信仰。社会主义理论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而无产阶级把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两者有机的结合,就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一个半世纪来,随着社会主义理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扎根在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心坎,社会主义运动就由只是欧洲一隅徘彻扩展到世界各大洲,任何势力也不能阻挡。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成为决定世界历史迸程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运动架起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间的桥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通过社会主义运动来实践,社会主义会制度通过社会主义运动去实现。如果没有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思想只能停留在埋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所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是何人能够随心所欲池制造岀求出来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

其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运动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压迫、解放全人类的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艰难壮丽的事业。它的发展,如同任何人类历史事物的发展一样,是螺旋式上升的,是要经过来潮和退潮、高潮和低潮的多次交替反复,逐渐地取得胜利的。一个半世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和低潮。第一次高潮是从19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开始,经1848年欧洲革命,到第一国际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到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年代,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对沉寂的年代。第二次高潮是以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起点,欧洲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形成了1917—1923年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高涨。当时在欧洲,除了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为现实,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芬兰、匈牙利、德国巴伐利亚地无产阶级都曾先后夺取政权,美国、日本等工人群众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在亚洲,中国1919年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朝鲜、印度等国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拉丁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的劳动人民举行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统治阶级的起义或其它形式的革命斗争;非洲的埃及发生了争取独立、反对英國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抗议运动。20年代中期以后,除苏维埃俄国以外,欧亚各国的革命运动均被国内外反动势力镇压和平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革命运动转人低潮和相对沉寂状态。第三次高潮是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契机,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形成了一个与资本主义体系相对立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从1945年到1959年,在欧、亚、拉美,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民族解放运动在广大亚、非、拉美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从6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主义各国在实践中不断发生失误,社会主义降营分裂,社会主义形象受到损害;发达资本上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工人运动处于沉叔状态;发展中国家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日益趋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特别是80年代末90七代初,苏东演变,出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然而,在这次低潮中,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却充满了活力和生机,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经过总结调整重新高涨。实践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低潮和挫折,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大趋势,只是表明它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

再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为人类历史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半世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许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人民过去无权的地位,提高了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同时极大地推进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促使殖民体系的瓦解,从根本上更新了世界的基本结构;还制止和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维护和保卫了世界和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仅直接冲击了资本主义,而且对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实际工资、增加劳保福利的措施,甚至不得不吸取一些社会主义的经验以维护资木主义制度。例如,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和进行会调节的做法,以巩固和扩展国家垄断资木主义,吸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经验和合作社的措施,实施资本主义的计划化和建立资本主义的合作社等等。总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伟大运动,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性的产物,也是不断迎接各种挑战、遭週各种挫折、经受各种考验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运动。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从表面来看,是同社会主义声望下降、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的力量影响衰退、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出现失误,特别是苏联瓦解、东欧剧变等种种现象相联系的,但从实质上看,是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变化、新科技革命兴起,特別是当代世界主题转换等对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挑战密切相关的。应该看到,近几十年来,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方面所作的某些调整,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内阶级相对地有所缓和;随着一系列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逐渐获得独立,原来帝國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那种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剝削、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已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掠夺与反掠夺的矛盾斗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形式已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转变为和平竟争为主;各国间的激烈竞争,已主要体现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竟争,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所有这些发展变化,能否准确及时地调察和正确地对待,不仅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出现发生了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时代历史条件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运动发展的曲折和一定时期的低潮现象,由低潮转向高涨,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闻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知道,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各国革命的具体条件,以及国际政治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时代的转换呼唤着把马克思主义同变化了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但第二国际的大多数党没能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了混乱和严重分歧,在大战爆发之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当时唯有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条件的变化相结合,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带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当前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存在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认识落后于时代条件的变化所致。因之,人们将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是今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世界社会土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还表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囯家,能否保证生产力高度的发展,能否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赶上和超越资本主义,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关系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长时期以来,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劳动生产力低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因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不强,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就难以取胜,这是6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陷人低潮的重要原因。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等于一切问题会自动解决,尤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能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而是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环节。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入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由此可以看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发展的具体实际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确定具有本国特色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变革,将是今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邓小平同志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國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仅避免了中国象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遭致的挫折和倒退,而且创造出其它社会主义围家不曾有过的新型体制模式和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腾飞指明了航程,规划了蓝图,而且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当然,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们必须采取持久的、积极的防御战略,采取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絶不当头的策略方针。也就是说,我们要立足于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坚定不移地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一心一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经济搞上去,励精图治,富国强民,要收敛锋芒,隐藏实力,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要千涉别国内部事务。这决不是表明我们的软弱、退让、放弃原则,而是矢志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阵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稳住了社会主义阵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很大贡献。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共产觉人和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苏东剧变所引起的动荡、滑坡和混乱已基本过去,转入了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前迸、谋求发展的阶段,显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势、新特点:

第一,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地进行政策调整,确定了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发展道路,情况不同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持续不断地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向前进。不仅中国在改革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越南、古巴等国的革新建设也成绩斐然。越南1991年以来,逐步地调整了内外政策,全力贯彻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革新路线,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又坚持革新和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外交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连年增长,1991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8.3%,年均增长率为8.2%。最近召开的越共八大,在全面总结革新事业基础上,制定了越南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今后五年计划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坚定地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奋勇前进古巴顶住了美国的封锁和苏东剧变的双重打击,稳住了局势,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改革开放中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内政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走出了低谷,开始回生升,现正在保持社会安定、政冶稳定的局面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循序地把改革进行下去,经济前景将越来越好。朝鮮也顶住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压力,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保持住社会稳定,并响起了开放的脚步声。

第二,世界各国共产党进行了分化调整、整顿总结,或是积极活动,或是有所发展。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初期基本上被解散和取缔。近年来这一地区多数国家中的共产党已恢复活动并取得合法地位,有些共产党已进人议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1993年2月重建和恢复合法活动以来,力量和影响迅速增长,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在1995年12月国家杜马选举中获22.3%选票,位居参选各党派之首,议席占全部议席的三分之二,俄共成员谢列兹尼奥夫当选为国家杜马主席。今年6月的总统选举中,俄共主席久加偌夫成为候选人之一,得到了40.41%选票的支持。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共产党也恢复活动并进人议会,对政局动向起着不小作用。中亚五国执政的基本上是由共产党脱胎的左翼政党,其中塔吉克斯坦共产党、吉尔吉斯斯坦共产主义者党都是目前国内第一大党。原东欧地区到1995年底,除據克、阿尔巴尼亚外,均已由共产党演变而来的各种左翼政党上台执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后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力量损失很大,党员人数减少了一半,但近几年来,各党已进行了整顿,一些党发生了分化,另一些党坚持原则、基本稳定,还有一些党已开始好转并有所发展,党员数量又重新回升。如法国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在1995年都发展了数以万计的新党员,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最大的共产党。西欧的十多个共产党已有100多万党员,在199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拥有选民800多万,议员20多名,表规了在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区共产党仍较活跃。

亚非拉美执政的共产党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除个别党改旗易帜外,大多数党都坚持原则、坚持斗争,有的党还有新的发展。如亚洲的印共(马)党员人数已由苏东巨变前的46.5万发展到63万,在印度两个邦执政,在全国议会中拥有35个议席;尼泊尔共产党(联合)在1994年11月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第一大党,并在尼泊尔历史上第一次取得了执政地位,年9月虽被迫下台,但尼共(联合)基层组织严密,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整继续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立足本国实际走自已的道路。在非洲,仅有的两个共产党(南非共产党和留尼旺共产党)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南非共的党员已由1990年的2万人发展到7.5万人,在南非内阁中有5名共产党员担任了正副部长,全国议会400名议员中占有53席,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起着重大作用。在拉美,各共产党正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组织调整,力图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道路。许多党改组了领导机构,统一了党内认识,一些党在大选和市政选举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巴西共和委内瑞拉激进事业党的力量和影响有了明显增长。巴西共产党员从1990年的9万增至1994年的18.5万,议院议席从上届5个增至10个;委激进事业党在1993年的大选中得票从1988年的1.63%增至21%,总院议席由3个增至39个。

第三,各国共产党普遍地开展了思想理论上的反思和探索,在吸取苏东剧变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前进发展的道路和交流各自的认识作法。苏东巨变引起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和进步入士的思考和研究,这种思考研究,起初主要是围绕着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很快地发展为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和对马列主义的重新研究、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积极探索。近几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治力量,举行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双边或多边会谈,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如1993年5月由印共(马)发起召开的“世界形势和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理论讨论会;同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的有俄罗斯和国际学者参加的社会主义问题讨论会;1994年3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美洲大陆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同年10月由塞浦,路斯共产党和希腊共产党组织的有28个共产党和左翼党参加的塞浦路斯会议;以及北欧共产党联席会议,西欧六国共产党的工作会议等。许多党的代表大会也成了各国党对世界社会主义间题交换意见的场所。在这些讨论、研究、探索中,人们特别注意研究战后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

总之,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探索,在逆境中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奋斗不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势。当然,从总体上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基本态势仍是低潮。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是必然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展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前景,我们财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中国人民定将更高地举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迅猛疾奔,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力量,将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因新科技革命和实行国家垄断等延长了寿命,但并没有克服和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相反,在两极格局终结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在发展起来,种种矛盾的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准备条件。21世纪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振兴、发展的世纪。

原载《世界共运研究》199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