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03

第3章 春申君何来君子之称

春秋时期,人才辈出,尤其以四君子最为出名。所谓四君子是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而楚国的春申君在中国历史的评价中,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君子,然而,事实却与人们的认为相反,其实春申君不配君子之称。

历史追踪

春申君公元前238年)本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侍奉楚顷襄王。曾以辩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言秦楚宜相善。时楚太子完被秦扣留,春申君以命相抵将太子安全送回楚国,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春申君被任为楚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时被楚国国舅李园安排的刺客刺杀。

解读真相

以下两个原因能说明春申君其实是一个庸才:

1.春申君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有一次,赵国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处访问,春申君就把他们都安顿在当时来说比较好的宾馆里面。赵国使臣特意用玳瑁簪子绾插冠髻,亮出用珠玉装饰的剑鞘,以此来显示自己国家的富有,根本就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并请求招来春申君的宾客会面,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春申君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来见赵国使臣,赵国使者一看到这样的情景,立刻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有些事情看似无关紧要,但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由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春申君是一个比较爱慕虚荣的人,他知道赵国的使臣是为了在自己面前炫耀一番,但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春申君以牙还牙,让自己的门客都穿上用宝珠做的鞋子,以此来迎战赵国使臣。试想,这种做法又岂能是一个有着很高修养、学识,并且受人尊敬的君子所为呢?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成熟的人不会跟小人一般见识。”的确,如果春申君是一个心态成熟的人,他岂会和喜爱炫耀的使臣一般见识呢?对于“明智”的他来说,最好的回击之法,就是用自己雄辩的口才铿锵有力地回击他们,而非将自己降低到与他们同等的阶层上。由此可见,春申君并非具有君子风度。

2.打错如意算盘,遭遇灭族之灾

最能体现春申君确实是个庸才的一件事当属进献已经怀有自己孩子的李园之妹给楚王。本以为将来自己的孩子可以当上楚王,自己就可扶摇直上,然而没想到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并且最终遭遇灭族之祸。

春申君是楚国的相国,有一件事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他,就是楚王一直没有子嗣,虽然他已经替楚王选了好几个妃子,但楚王却依然没有子嗣,为此他十分着急。而他的想法被他的一个叫李园的门客看了出来,虽然李园相貌平凡、其貌不扬,但是城府却很深,野心也很大。他比较了解春申君的为人,并且知道他对自己在楚国的地位很敏感。于是,李园灵机一动告病回家,并且故意等过了请假期限才回来。春申君问他为何误期,李园说:“齐王派使臣来聘娶我的妹妹,我因为宴请使者,所以误了期。”春申君听了之后竟然心动了,说:“下聘礼了吗?”李园回答说:“没有。”春申君又问道:“可以让我看看吗?”李园说:“可以。”而这正中了李园的如意算盘,于是便马上安排时间让妹妹李环与春申君见面,把他的妹妹献给春申君。过了两个月,李环有了身孕。李园觉得时机已到,就让李环蛊惑春申君献她入宫。

一天,李环对春申君说:“您当了20多年的相国,楚王一旦去世,必定要传位给他的兄弟,做相国这么多年,您得罪了那么多人,恐怕难以自保啊!”春申君一听,有些害怕,但他只是唉声叹气,却毫无办法。李环说:“我有一个办法,不仅能帮助相国您免祸,还能得福,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春申君听后,十分着急,连连催促。

李环说:“我今已怀孕,您如果把我献给大王,万一上天保佑,生个男孩,肯定能即位当国君,您的亲骨肉当了楚王,您还愁什么呢?这叫移花接木之计。”

春申君听后,感觉有些不妥,因为这种做法有违君子之道,但为了权势,他还是把李环献给了楚王。然而,令人感到惊喜的是,李环不仅生了儿子,而且还是双胞胎,楚王就把大儿子立为太子。

不久,楚王病重,春申君却是兴高采烈,只等自己的儿子当楚王了。一天,门客朱英对他说:“天下有意想不到的福气,有意想不到的灾祸,还有意想不到的人!”春申君听他话里有话,就问他何出此言。

朱英说:“如果大王去世,小王即位,您就是伊尹、周公,这是意想不到的福气;但国舅李园表面上对您十分恭顺,背地里却养着武士,为了他的妹妹和他自己,他是不会放过您的,这是意想不到的灾祸;我替您去对付李园,免得您落在他手里,我就是意想不到的人了!”春申君说:“李园哪儿敢啊!”朱英笑道:“想不到您也是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哪!”春申君没有听朱英的话,朱英便跑到了别国隐居了起来。

过了十多天,楚王死了,李园叫人报告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李园命武士围住他说:“奉太后密令:春申君谋反,理当处死。”就这样,春申君遭了灭族之祸。

司马迁写完《春申君列传》后,也曾十分感慨地说:“我到楚地,观览了春申君的旧城,宫室建筑得十分宏伟啊!春申君从劝说秦昭王与楚国订立盟约,后来又冒着生命危险将太子送回楚国,这是多么智慧的举动啊!然而,后来却被小人李园所挟制,真可谓是糊涂至极。”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假如春申君当初听从朱英的话,那么,他也就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这实属让人感到悲哀。然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春申君贪图富贵、胸无大志、利欲熏心、贪图美色的本质,试看,这样的一个人又岂能被称为君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