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48

第48章 宋江是投降派

宋江,历史上实有其人;宋江起义,历史上实有其事。无论是在《水浒传》的众多人物形象里,还是在梁山英雄好汉的群体里,宋江都可称为“第一人”。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结局是个悲剧,《水浒传》所描写的梁山英雄好汉们的结局也是个悲剧。仔细分析整部小说,读者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梁山事业,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宋江的造反生涯,成也忠义,败也忠义。

历史追踪

宋江,人唤“及时雨”。初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7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解读真相

综观梁山起义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宋江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团结组织之功,远远超过了王伦、晁盖和吴用、卢俊义等人,他创造了梁山的辉煌鼎盛时期。但是,正是他的影响,推动梁山队伍在军事连获胜利的情况下,主动向朝廷投降了。没有宋江的威信威望,招安投降的阻力会更大。再者,当忠臣孝子的忠义思想是宋江思想意识中的“主旋律”,是他的思想基调。靠着这个思想的凝聚力,他把108位首领团聚到梁山泊;还是靠着这个思想的影响力,他又把108位“强盗”转化为“国家臣子”。宋江的功过,都与忠义思想息息相关。

看其造反上山、冲撞州府、劫富济贫,他是响当当的造反;看其心系廊庙、盼望招安、奴颜婢膝,他又是名副其实的投降派。

宋江这种浓厚的以忠义为核心的封建观念,支配他上梁山前后的所有行动,导致他必然走向接受招安的道路。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是梁山聚义之前第一次规模较大的造反行动。当宋江看了州孔目送来的公文,知道晁盖等人的所作所为时,他的想法是:“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大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这就是说,从梁山好汉第一次造反时起,宋江在思想观念上就是站在朝廷一边,从所谓“法度”的立场出发,反对晁盖等人造反的。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只得亡命江湖,后来他被判刺配江州牢城,几乎丢了性命。闹江州法场后,梁山众人好不容易把他接到山上,晁盖等人劝他留在梁山造反,他却立即拒绝:“这话休提……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宋江这些言行,表现了他维护封建法纪纲常的立场和浓厚的忠义思想。

为了投靠宋王朝,宋江使出了各种手段。而这些手段引起了反对招安人的强烈不满,在菊花会上,宋江用《满江红》词鼓吹招安,结果导致群雄激愤,李逵愤怒地说:“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再如,在朝廷的几次招安中,阮小七目无天子换玉酒,李逵撕毁招书骂徽宗,吴用指责宋江对招安太过“执迷”……这一系列的举动说明,梁山的众多人中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招安,所以,梁山起义最终以失败而收场,不能说他们的骨干力量不好,而是作为这个集团领袖的宋江不好,是他没有做好领导应该做的事,所以,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投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