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50

第50章 西天取经第一人不是唐玄奘

一部《西游记》让众多人都知道了那个虔诚的唐玄奘,所以,只要人们一提到西天取经这件事,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唐僧”,进而也把他认为是西天取经第一人,然而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历史追踪

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玄奘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唐僧18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20多岁便名冠中国佛教界,备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3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西天取经。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公元630年,到达了印度,公元633年,玄奘到达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心那烂陀寺,拜僧戒为师,研习佛经。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坚定信心,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35部真经,公元645年,玄奘满载盛誉、佛经、佛像回国。后来,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寺高僧译经,受到了皇帝的盛情款待,很多国家的佛学研究者都拜他为师,使得长安在当时成了世界佛学的中心。为弘扬佛家教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解读真相

为什么说唐僧并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呢?

1.昙无竭

南朝梁僧人慧皎著的《高僧传》里说昙无竭10多岁就出家到寺庙里当沙弥修炼苦行,后受到法师和众僧的器重。他常慨叹佛经残缺不全,于是决心亲赴西天取经。

公元420年,昙无竭集结25人从燕都龙城出发,向西天行进,此时,按时间计算,比唐僧早了200多年。

2.法显和尚

法显在20岁的时候潜心修行佛法,在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年过60岁的法显决定去印度取经,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回国,回国后写了《佛国记》一书,详尽地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成为佛教典籍的工具书。

对此,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梁启超把他评价为从中国去印度的第一人。

由此可见,唐玄奘并非是去西天取经的第一人。

然而,在这些去西天取经的人中,只有唐玄奘的成就最大,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所以在这种思想的诱导下,人们也就有了玄奘是西天取经第一人的错误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