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55

第55章 徐达真是吃蒸鹅死的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死。”这是历史学家对历朝诛杀功臣的总结。有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待下忌刻,屠杀功臣最狠,历代皇帝无出其右。明朝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未免身死下场。后世对徐达的死因最为疑惑。有两种说法流传得最广:其一,徐达生病,朱元璋故意赐白鹅给他,徐达吃鹅肉而死;其二,朱元璋骑着白马,马大汗淋漓,洪武皇帝朱元璋就拿着饱浸白马汗的毛巾给徐达擦伤,遂使徐达疮破而亡。而吃肥鹅致死的观点却占主流。徐达真是吃蒸鹅致死的吗?其实不然。

历史追踪

徐达(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解读真相

1.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由以上可知,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而且是从朱元璋起事开始就一直追随,还是朱元璋十大结拜兄弟之一,可以说两人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徐达能征善战,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善于大兵团作战,而且很有谋略。为什么说朱元璋不会杀徐达,虽然徐达功劳极大,并与李善长同为朱元璋的亲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亦不逾矩,他的子孙也未见因是皇亲国戚而有过骄傲蛮横、违法乱纪的行为,正史上更没有朱元璋猜忌徐达的记录和动机。

一日,朱元璋与徐达下棋,并且还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徐达没办法只能与皇上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仍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朱元璋得意地问道:“将军为何迟疑不前?”徐达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万分高兴,还赐给徐达一座房产。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徐达真是对朱元璋万分恭敬,朱元璋没有理由去杀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况且这个人还是一个能征善战之人,而且朱元璋也相信自己是能掌控好徐达的。

2.朱元璋没有必要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朱元璋没有理由使用这种无耻、引后世为话柄的手法杀害徐达,即使要杀的话,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置徐达于死地,宋朝的岳飞不就是那样死的吗!而且还总结了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古代帝王杀人没有必要这么隐晦,可以直接将人杀死。

3.朱元璋需要徐达来做自己的万里长城

徐达于公元1385年去世,这时明朝与北方的蒙古的势力非常紧张,正是需要重臣武将之时,更不可能去杀一个既有指挥才能,还有作战经验,又受将士爱戴的将领。而且朱元璋还曾把徐达比喻成自己的“万里长城”。由此观之,朱元璋杀徐达是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朱元璋也不会糊涂到自毁长城、让人践踏的地步。

4.此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从科学上讲,徐达吃蒸鹅肉而死也是极其荒谬的,说徐达背有疮疽,讳吃鹅肉,疮疽用现代科学解释应是大面积的皮肤感染,用现代的医学术语讲应该归到皮肤病这一科,在现代治疗起来并不是很难。而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对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是有好处的,所以用科学来解释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另一说法说用饱浸白马汗的毛巾给徐达擦伤,遂使徐达疮破而亡就更不成立了。人体汗液的主要成分为盐及其他物质。白马的汗液也大体如此,擦拭身体也不会使疮破。故而这种说法也可以否定了。

从以上论断可以表明,徐达之死和朱元璋毫无关系,徐达死后朱元璋也很伤感,并对徐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受命即出,成功即归,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帛无所取,中正无疵,光同日月,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今不幸溘逝,丧一良弼了。”从以上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徐达在朱元璋眼中是很有分量的,言下之意是对他的死表示出了很痛惜之情。况且徐达的子孙也世袭了徐达的爵位,如果是朱元璋杀了徐达的话,那么徐达的子孙自然不会幸免。

徐达的死因在正史中缺乏相关的记载,大胆地猜想,徐达的死因很可能是自然死亡,至于详细的考证还需要后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