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14940400000003

第3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3)

皇宫既是身为天下之主的皇帝的私宅,那么最佳视域的运用当然就是专为皇帝而设计的。中门、中桥只有皇帝可以通过。我们可以想象,当身穿龙袍的皇帝祭祀天坛、太庙或南巡江南归来,踏过阳光灿烂的金水桥,从端门进入午门,见到眼前的景象,一种庄严神圣、自高自大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座星辰之都

在文明发育比较早的民族之中,一般都有以人间社会比附天象的传统,比如以国名或官职名命名星座等等。中国古代都城与天象更是结合成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瑰丽壮观的景象――星辰之都。

人间都城极力模仿天上星象,把都城建造成天上人间、人间天上。这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在都城建设上的一种理想追求。

在紫禁城的南端,即“前廷后宫”的“前廷”部分,有“奉天(太和)、华盖(中和)、谨身(保和)”三殿,象征天阙三垣。又因为“前廷”是朝会之所,为了取象天帝布政之所的太微垣,三大殿下各筑一台,以象征太微垣旁“三台”星。

后寝部分,则严格按照紫微垣的布局设计。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共计15宫,正好是紫微垣15星之数。在正中的乾清宫,相当于紫微垣中的“天皇大帝”星,所以明代和清初皇帝都以这里为寝宫。清代自雍正始虽然移居养心殿,但仍以乾清宫为正宫。皇帝生前主要在这里起居,死后也要在这里停灵,以表示“寿终正寝”。

清代皇帝嗣立太子的传位密诏就放置在乾清宫殿内正中的“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到皇帝死时才可以拿出,这就更加增添了这座“正宫”的神圣地位。

乾清宫丹陛前左右两侧,是供奉社稷、江山神位的“小金殿”,象征着皇权对天下的统治。丹陛至乾清门之间,是两侧耸立着盘龙望柱的长长的通道,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阁道”。秦代宫殿一般都是“高台建筑”,当时为了高台之间交通方便,并免去上下登陟之烦,建造了架空的道路,就像现在的天桥一样,称为“阁道”。后来天文上把紫微宫至河神星之间的六颗星宿命名为“阁道”。乾清宫前的通道,正是天上阁道在地上的反映。

“星辰之都”不仅反映在宫城与星象的对应上,更重要的反映在都城规划中对古代天文科学成就的卓有成效的运用上。

元大都的规划者刘秉忠、郭守敬,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天文学家。他们在选定了大都城的基本方位后,首先以正门“丽正门”与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基础坐标,划出大都城的中央子午线,然后以这条中央子午线为基准,划出分别与之平行和垂直的经纬网状的街衢道路,形成众多的“坊”,坊内又划分出一定数量的胡同,从而确立了全城的平面布局。这个平面布局一直到现在还是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在中央子午线的前半部分,布置了大内宫殿,使宫殿建筑的中轴线与京城中央子午线重合。大内正门崇天门、正殿大明殿、正寝廷春阁、后门厚载门,都坐落在中央子午线上。在大明殿内,陈设着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器,郭守敬设计制造的“七宝灯漏”。这中央子午线上的七宝灯漏所报的时间,就是标准的“大都时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北京时间”。原来设在城门上的鼓楼,这时也被移到中央子午线的中点,处于全城的中心地位,使之准确以发挥“以齐七政”的作用。在丽正门东,有南城墙与中央子午线相垂直,它就是一条标准纬线。

这种在元大都规划中形成并成熟的由中央子午线确定的都市规划体系,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和天文学都已发展到非常完善的程度,并且也使北京城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城市规划实例之一。

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里边,这位著名的旅行家写道:“城是如此之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竟无法用语言来描写它了!”

今天故宫内断虹桥至旧鼓楼大街之间的直线就是当时的中央子午线。而现在北京城北亚运村的“北辰路”,就是元大都中央子午线在城外的延伸。

紫禁城这座星辰之都,既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天才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只有具有辽阔的国土,并经历了漫长的大一统帝国的中国,才能产生如此雄壮的宫殿,留下这座世界上惟一一座星辰之都。

今天从北京城航拍图片上可以看到,一条以御道为中心的南北干线贯穿着北京全城。它南起永定门,穿过正阳门箭楼、正阳门正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原来此处为“大清门”)、外金水桥、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银安殿、承光门、顺贞门、神武门、景山正门、景山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桥,一直到达鼓楼、钟楼。

当我们登上景山万春亭,在和暖的阳光下向南望去,我们会看到金色的瓦顶鳞次栉比,宫殿横脊由密而疏,沿轴线延伸到茫茫郊原。此景此情,真是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然后我们转过身来,在刚劲的秋风中向北望去,我们看到绵长的轴线一波三折,如伸展的手臂向远方推移,而轴线尽头那高耸的钟鼓楼更是把人的思想引向遥远的原野,引向那茫茫的蓝天白云之中。

如此长达15华里的全城中线,在全世界只有在北京城才能看到。这座驰名世界的“星辰之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金銮宝座高四尺,屏风相衬显威严

鲁迅先生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写道:“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这把“旧椅子”,就是“金銮殿”内象征皇位的皇帝御座,俗称为“金銮宝座”。

安放在太和殿里的金銮宝座,本是明代的遗物。清朝皇帝进入紫禁城后,继承沿用了这把旧椅子。然后清朝灭亡,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把这把椅子撂出殿外,而在原处安放了一个中西结合、不伦不类的沙发座靠大椅。袁还在大椅的靠背上,用白缎子做成一个“中华帝国”国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天长日久白缎开裂,里面露出的竟然是稻草。

金銮宝座坐落在太和殿正中的须弥座式平台上。平台为楠木制作,外罩金漆,四周是宫殿基座形式,雕刻有精美的莲花纹,并镶嵌大量宝石。平台正面有三道阶梯,裹有地毯,供皇帝升降登陟;在左右各有一段阶梯,是供执事及侍卫等上下使用。在台陛之间有香几,几上有三足香炉;台面之上有香筒、仙鹤等。皇帝升殿时,香炉内焚檀香,香筒内焚藏香,把殿内烘托得烟雾缭绕,云蒸霞蔚。金漆平台后部是金漆屏风,屏风从上到下布满了金龙。屏风前面正中,是雕龙的金漆大椅,就是通常所说的赫赫有名的“宝座”。

这把“宝座”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四根圆柱上承四条长龙,围成弧形,正面高而两头扶手渐低;椅子正面两根主柱各盘一龙,作回游升腾之势。椅的背板平雕阳纹云龙,座面与底座相连。底座是一个宽约五尺,深约二尺的“须弥座”,而没有采用通常椅的四条腿形式,从而显得端庄肃穆。“宝座”高四尺多,安放在高大的平台上,衬以高大的屏风,显得无比崇高。而它那宽度大于高度的比例,又造成视觉上非常稳定的感觉,表现了皇权巩固、江山永定的主题。

解放初期,故宫文物专家察看库房,在一堆破旧家具中,找到这件已破烂不堪的宝座,恢复了它的原貌,并把它安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明末清初紫禁城,用尽世界紫檀木

在故宫太和殿正殿东西两壁毗卢帽门口以南,两边各有一件紫檀木雕龙大柜。它们高达3.70米,比一般的房间还要高大;面宽2.18米,深0.80米,显得非常沉稳壮观。有意思的是这两件龙柜就像现代的组合柜一样,分为上、下两截。柜子不同部位分别雕有云龙图案,生动逼真,艺术处理十分成功。

太和殿里的龙柜并不是存放物品的,只是作为一种摆设。据《春明梦录》记载,明朝时太和殿像这样的龙柜共有八件。后来因为屡遭大火,又由于龙柜极其沉重,在失火时不易抬出,所以都与大殿一起烧毁了。现在所存的两件,当是清代乾隆年间遗物。

关于龙柜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它的木料来源极为不易。在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用材树种中,紫檀木是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它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也有出产,但数量很少,紫檀木生长缓慢,一般要生长几百年才能成材,且木质极为坚硬、沉重,难以运输。

我国从汉代始,就已经开始开采和利用紫檀木。到了明代,紫檀木成为皇家专用极品,国内各地的紫檀木很快就被朝廷派往全国搜罗奇珍异宝的官员采伐一空。随着明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大量的紫檀木被从南洋运到北京,耗费的人力、财力难以计数。

当时对紫檀木的开采一方面供现场急用,另一方面也储存起来准备不时之需,所以开采量远远超过生长量,带有相当程度的掠夺性质。截至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大部分都被汇集到了中国,分别储存在北京和广州。清代宫廷建设所用的檀木,主要是明代的存料。乾隆皇帝就尤其喜欢紫檀木,曾多次派员到广州购买。据宫史记载在当时紫檀木为按斤论价,大约每斤费银二钱一分,可见这种木料的珍贵。

西方人也非常喜欢这种赤紫色的木料,但他们很少看到过像龙柜那么大的紫檀木家具。在一般西方人的概念里,甚至认为紫檀木没有大料,只有制作小巧器物的小材。据说在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木的棺木模型,参观者都惊羡不已。到了近、现代,西方人到北京来参观、访问的日益增多,当他们看到庞大的用紫檀木制作的大案、大柜时,都瞠目结舌,惊叹不绝。

在故宫之中,除了太和殿以外,在乾清宫、养心殿里也有大型紫檀木龙柜、紫檀木屏风、宝座、案几等。另外颐和轩、乐寿堂等宫殿的门框都用紫檀包镶,而其殿内高大的隔扇门甚至纯粹是用精选紫檀巨料制作而成!

仪仗队里大象行,紫禁大内象为患

在太和殿广场御道两侧,有两排排列整齐的石墩,这就是仪仗墩。这些仪仗墩就像是服服帖帖的侍从,谦恭地站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点缀着皇宫朝廷的威严。

在皇宫里,每当皇帝举行大朝或其他重大典礼的时候,威武雄壮的天子仪仗队,就从太和殿廊檐下开始一直排列到天安门外,显得格外辉煌壮观。能够有幸亲眼目睹皇家仪仗的人,一定会对那庄严壮丽的气势以及雄浑悠扬的乐曲产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天子的仪仗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11匹大象。这些大象都被缨络、铜王当等装扮起来,背上驮着宝瓶,象征着“太平有象”“吉祥和平”之意。

清代的宫用驯象大多来自老挝、越南、泰国、尼泊尔、缅甸等附属小邦的贡象,在内务府銮仪卫驯象所驯养。乾隆皇帝时,国力鼎盛,驯象所里“象满为患”,但各国的贡象仍络绎不绝,进献得格外殷勤。乾隆皇帝不便推却,便传令云贵、两广督抚负责接收各国驯象并就地驯养,才缓解了京城“象灾”。

驯象所的员役们饲养大象时必须十分精心,稍有差错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每年伏天,还按例要在宣武门外的水池中洗象三日,引得好奇的市民们纷纷去看热闹。今天宣武门外“象来街”的地名,就是因为是当年洗象的地方而得名的。

大象经过驯养,可以通识人性,听从人的调遣。印度电影《象缘》讲得就是大象捕获毒蛇,解救主人孩子的故事。著名的《康熙南巡图》中,也描绘了在皇帝南巡归来时,有11只大象在闹市路口安详地望着围观人群的情景。

当然,驯象有时也会出现反常,从而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康熙时有一次朝会,当朝会大典正在热闹进行的时候,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中的一只大象却突然离开象群,撒腿向东南跑去,令人既惊讶又好笑。

午门:颁朔、献俘与斩首

古典戏剧里有一句常用的台词:“推出午门斩首”。这形象地再现了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但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城台正中有三个门洞,左右两翼各一掖门。平常,文武百官出入左(东)门,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门;左、右掖门只有在朝会时才打开,文东武西,鱼贯而入。中门是专为皇帝设置的,中间铺设着隆起地面的青白石。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也是京城和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央子午线,就穿过午门中门。除了皇帝以外,皇后结婚时,乘坐的喜轿进宫时也从中门进入。但由于多数皇帝都是成年结婚以后才登基,所以能从中门进入皇宫的皇后并不多。另外科举考试宣布考试结果以后,一甲的三名进士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中门出宫。

国家重要的典礼多在午门进行。比如古代非常注重的颁布来年历书的“颁朔”大典,就是每年腊月初一在午门隆重举行的。另外国家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归来的时候,皇帝要亲临午门城楼,接受“献俘礼”。由国家司法机关刑部会同文教礼仪机关礼部,将“匪酋”送赴午门下,皇帝说一声“赦”,就算免了他的死罪,表示国家不仅在武力上,更重要的在道德上又取得一次胜利,所谓“德胜”,文明战胜了野蛮。

那么,把如此重要的国家典礼场所作为杀人刑场,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中国远自先秦时起,就对执行死刑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除非罪在立诛的犯人,一般死囚要到秋季才能集体处决。皇帝虽然操纵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但“斩首”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