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143

第143章 豆黄末

吉成

豆类是人们喜爱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且药食两用,因此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浯。

比如倭豆。倭豆是蚕豆在本地的称呼,在外地还有许多别称,如胡豆、夏豆、罗汉豆、南豆、马齿豆、佛豆、川豆等。现代科研证实,倭豆不含胆固醇而营养物质众多,不但有大量的蛋白质,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钙、钾、镁、磷脂、维生素、胆石碱、氨基酸等成分,尤其是其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在我的记忆中,倭豆有一款在当年乡间颇负盛名的磨成粉末的“下饭”——豆黄末。

制作豆黄末唯一的原料是倭豆,加入的食盐是唯一的调味料,制作过程是晒、炒、磨,简单又直观。晒,就是将倭豆用水洗净,剔去霉烂变质的,置阳光下暴晒数小时;炒,就是将倭豆放入架设在土灶上的铁镬子里炒熟。同时需要炒的还有按比例定量的食盐(一般1斤倭豆放2汤匙食盐),炒过的食盐另用碗盛起来备用。在豆黄末制作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要数石磨上的“三粗两精”的磨制。“三粗”是三次粗磨过程,每次粗磨之后都要用簸箕颠簸去掉碎裂的豆壳。经过三次粗磨,碎豆粒已如芝麻般大小,这时进入“两精”的精磨过程,第一次是半精磨,磨好后将炒盐和入拌匀;最后一次精磨得到的黄莹莹的细腻的粉末,就是农家不计工本制作的豆黄末成品。

豆黄末因有豆与生俱来的鲜味,在当年农家作“下饭”可谓人见人爱。豆黄末有两种下饭法,一是饭和豆黄末前后分次进口,二是豆黄末拌入饭中同食。为怕豆黄末粉噎着呛人和图方便省事,多数人都是喜欢将其拌入饭中同食的。当年的农家有三大人群喜欢这碗“下饭”,一是农家下厨的主妇们,豆黄末不光省却了她们仓促下厨煮“下饭”的不少辰光,而且这碗鲜鲜的“下饭”不含油和其他帮衬的辅料,更是省却了吃饭的“成本”;二是年长无牙的老者,鲜鲜的、富有营养的豆黄末正配了他们无牙咀嚼的“胃口”;三是农家的儿童们,豆黄末大幅度减少了他们的用餐时间,省却了一次次用筷子搛菜的麻烦,如果在用餐的“关头”正好有伙伴们在门外等候,拌和了豆黄末的饭是最顺他们的心意了,三扒两口,立时就能从饭桌上开溜。

但是豆黄末也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粉末的吸湿性强,受当年保存食物的条件限制,为避免制作的“豆黄末”吸湿后迅即变质,农家普遍选择在梅雨期后的暑热天,至西北风凛冽的干冷的冬季里这段时间来制作。制作好的豆黄末一般用有盖子的陶瓷罐或玻璃瓶盛装起来,大约可持续食用一个月的时间。再是,因豆黄末有吸湿性,拌和过豆黄末的饭碗常会粘沾上斑斑点点的粉块,尤其是小孩子们的碗,离洗碗的时间越长就黏附得越硬,常被洗碗的主妇们戏称是猫吃食过的“猫碗”(因猫食多是鱼卤汁拌饭,故而粘碗)。后来,小孩子们学乖了,舀几匙咸菜汤在吃尽的空碗中,用筷子搅拌一下,仰脖子喝下,一来润口,二来可省却主妇们的唠叨。

(2011年7月15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