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29

第29章 油坊远去 岁月留香——寻访已于今年关闭的大石门油厂

记者 顾圆圆 通讯员 张国坚 乐斌

菜籽油始见载于《天工开物》:“凡油供馔食用者……芸苔子次之。”《本草纲目》:油菜籽“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油利,种植亦广云”。《食物本草》:菜油“敷头,令发长黑。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据了解,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关于菜籽和菜油,很多人渐渐开始淡忘,油厂更是退出了大众的视线。近日,记者在小港寻访到了一家年代久远的油厂——大石门油厂。相信很多北仑人,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它都有记忆。

以前家里炒菜用的都是菜籽油,是自己种出来的菜籽榨出来的,那浓郁的味道,是现在五花八门的色拉油根本无法比的。菜籽油俗称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主要食用油之一,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股“青气味”。

大石门油厂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经历了从手工磨车到机械化榨油机的转变,小小的村庄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流香四溢。今天,记者带你走进大石门油厂那段油坊飘香的岁月,一起重温往昔温暖的记忆。

村里用卖桃子攒的钱办起了手工油坊

大石门村地处小港街道西南部、江南公路石桥站向南1公里,由6个自然村组成。该地东西两山对峙,形如大门,故名。原是枫林乡大石门村,1992年改称小港镇大石门村,现在属于小港街道。

没办起油厂的时候,大队榨油一定要乘船去宁波仇毕,就是现在的火车东站附近。因为榨油的人非常多,要等很久,来去就要一个星期。今年82岁的胡品发老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大石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油厂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老人回忆,当时,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适当情况下要搞副业”的号召,大队先后开办了牧场、米厂,1961年前后又开办了手工油厂。油厂和米厂办在一起,全名叫做“大石门粮油饲料加工厂”,厂址在村口的路边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油厂建起来后,不但解决了村里的榨油问题,很多鄞县、镇海的人也来大石门榨油。一时间,村子热闹起来。

当时说是一个厂,按照现在人的眼光看,其实是一个油作坊。大石门村的桃子远近闻名,卖得特别好,大队因此攒了一笔钱。开办油厂用的就是这笔卖桃子的钱。刚开始条件很艰苦,买点水泥也是东奔西走,用的砖都是用来做坟的坟砖,里面的设备全是大队里的木匠、水泥匠做的,做磨车用的木头也是大队派了几个壮汉去山上砍来的檀树。

起初,整个厂也只是破瓦房几间,几台简易的手工设备,工作人员也只有10来个人。因为刚刚开始经营油厂,很多技术还不太懂,为此大队特意请来了慈溪、江北几个油厂的师傅。一个姓岑的江北师傅专门教炒菜籽。油榨得好不好,炒菜籽是很关键的一步。62岁的牟永秋是大石门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也是北仑健身气功协会的会长。因为身强力壮,19岁的他进了油厂挥起了三十多斤的榔头敲菜饼榨油。他说这个榔头一般人是挥不动的,像他这样的,也要敲一阵歇一阵,几个师傅“嘿嗬嘿嗬”热火朝天地轮着敲。在榨菜油的旺季,很多农民会恳求他们多敲几下,锤子一敲下去,这油就哗哗哗冒出来,越到后来榨出来的油就越好。

手工油坊没办多久,大家觉得用榔头敲也不是办法,就派人去宁波买了压机,这样就省了手工敲的这一环节,方便了很多。再过几年,开始流行起了榨油机。榨油机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了。刚买来的时候还不会用,又派人去了各县油厂学习经验。榨油机比起磨车有它的优势,省力、省时,而且榨出来的油也比磨车多。一百斤的菜籽,磨车最多能榨28斤,而榨油机能榨30多斤。但是榨油机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榨出来的油需要炼洗过。这部榨油机一直用到今年上半年。

不久前,胡品发的老伴生病住院。在病房里,隔壁床的病人问起老胡哪里人。当听说是大石门的,这位病人兴奋地说:“当年我们常来你们村榨油啊,现在村里的油厂还在吗?”听到这些话,老胡感慨万分,连忙说,还在,还在啊。

油坊飘香的日子令人难忘

以前家家户户都种油菜,一户人家总有一两亩油菜地,在芒种前后播种,然后细心培育,除草、除虫、施肥。待到来年的春天,田野里会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大石门村亦是如此。村子里的人说,自从有了油坊,感觉每年的油菜花也开得更卖力了。五月里,要种稻谷了,农户们就把油菜拔上来,利用好天气把菜籽彻底晒几天,晒得热烘烘的;晒完后,就把菜籽收起来拿到油厂去榨油。当时是集体经济时期,整个大队的菜籽都一起拉来榨油,也有粮站把收来的菜籽拿来让油厂加工。

大石门村开油坊的消息传出后,附近的大队就开始把油菜籽往这里拉了。村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榨油的季节一到,村里可热闹了,十多条船装着菜籽并排停在河边,很多人拉着手拉车连夜来排队,队伍排得长长的,偶尔还能看见牟永秋一边扛一个300多斤的柴油桶,把榨好的油往船里送,迎来周围人阵阵掌声。村民们对这一切感到非常自豪,心里暗喜,这油厂真是开对了!油厂一开始榨油,油香就开始飘逸,整个村就弥漫在阵阵香气中。村民姜雄今年四十多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是闻着香味长大的,菜油香在空气中飘着,沁人心脾。

牟永秋告诉记者,自己进油厂的时候,榨油机已经开始运作了,老的磨车也还在用。牟永秋说手工打油车现在真的是很难看见了,他尽力向记者描述老油坊,怕记者不明白,还在一张纸上耐心地画了起来。“榨槽是手工榨油的主要设备,它是一根巨大的檀树中心凿出的‘油槽’,外面箍着几个大铁箍。将炒好、蒸好的菜籽放在用稻草围起来的圆形空间里面,填成一个个圆饼,把圆饼一个个叠起来。开榨时,师傅们手持铁锤,喊着号子,一下一下地捶打油槽中的‘楔子’,最后一大股金黄透亮的菜籽油便流了出来,沿着木槽,流到木桶里,一阵油香随热气飘出。”农户们看到热乎乎、黄灿灿、清亮亮、香喷喷的菜油,心中难掩喜悦之情。有段时期,每户人家每人一年只能分到五斤菜油,菜油对于农户来说真是金贵无比,都是省着吃,做菜时不小心菜油倒多了,还得用勺子再盛回来下次再用。孩子们看到香喷喷的菜油,馋得不得了,趁大人不注意会拿筷子去油瓶上蘸点来,放在嘴里解解馋。

榨油时节,油坊的工人全部是三班倒,24小时工作。夜晚的油坊锤声阵阵,热气腾腾,香气袅袅,工人忙得汗流浃背。而此时的村庄是宁静的,排队榨油的农户裹着被子在油坊外露宿,村民们也已经枕着油香进入了梦乡。榨完油后的油渣与烧碱共炼就可以做出肥皂来,据说这种肥皂用起来还特别香。大石门村家家户户都不用买肥皂。油厂里的会计是一位城里来的女知青,长得非常漂亮,那会儿农村姑娘不兴穿短袖,女知青的穿着引来了村里姑娘们万分羡慕。这是多年后,很多人对于大石门油坊的共同追忆。

现在还有不少人有吃压榨菜油的习惯,家住在新民新村的陈菊梅奶奶便是一位。陈奶奶家每年都要种油菜,收来的菜籽可以打六七十斤的菜油。陈奶奶说,吃不惯色拉油,喜欢自己家打的菜油,煮起菜来喷喷香的,吃起来也有油气。陈奶奶把菜油拿出来给记者看,并用小勺子倒了点,给记者尝尝味道。刚一倒出来,记者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油香,尝在嘴里便是满嘴留香,细腻醇厚。陈奶奶说,这些油都是从大石门油厂榨来的,因为菜油有限,都是省省吃的。陈奶奶的丈夫林健康原先是新民村油厂的榨油师傅,对菜油有特殊的感情。新民油厂建厂比大石门油厂要晚,关得也比它早,但是名气还是响亮一时,可见当时榨油真的是好生意。林健康说,当年新民油厂刚办起来的时候,还向大石门油厂的师傅学过技术呢。

今年6月,大石门油厂完成最后使命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大石门油厂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今年6月,又是菜油飘香的月份,油厂照例响起了“隆隆隆”的机器声,菜油清香飘满了整个村落,一些过路人不知状况,有的还特意停下车子到油厂一探究竟。

丁德福今年有70岁了,他做榨菜油这一行也有50年了。集体经济时代,他便开始在大石门油厂工作了。后来,他和另外两名村民一起承包了这个油厂,也快20年了。丁德福带着记者参观油坊——几间在路边并不起眼的小屋,房子看起来也是年代久远,门面上依稀可见“大石门油厂”五个字。丁德福说,不要看现在这个样子,当年也算是有点规模了,是镇海县第一家村办集体油厂,在这一带非常有名气。发展好的时候,加上米厂的房子,这里总共有18间呢。

丁德福一打开门,记者便闻到了油坊里淡淡的菜油香。因为有几个月没有用了,油坊里面有点破败和萧条。丁德福一一向记者作介绍:最外面的一间摆放的一个手摇风箱,农户如果觉得自己带来的菜籽的杂质还没去除干净,可以用这个风箱分离一下。去除杂质之后,便是炒菜籽环节。把菜籽倒入两口大大的平锅内,一口锅最多可炒120斤,最少也有80斤,煤炭把灶头的火燃得旺旺的,锅里的两个刀片“嚓嚓嚓”地搅拌着菜籽,“呱啦呱啦”地不停转着,一股菜籽清香被慢慢地炒出来。炒菜籽是榨油工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菜油榨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菜籽炒得怎么样。丁德福说,炒好的菜籽分为三种颜色:老虎黄、青色、琵琶黄,第一种颜色榨出来的菜油最黄;第二种颜色榨出来的油颜色亮一点,油色比较清亮;第三种颜色榨出来的油最受欢迎。每一锅菜籽大约炒30分钟,有经验的师傅把菜籽一验,就能估摸出炒到哪种程度了,炒老了嫩了都不行,一般都是炒到黄色,变成黑色就不好了。炒完菜籽后,便是榨油环节,和手工敲油不同,省去了做圆饼等很多环节,机器榨油已经方便很多,只要把菜籽倒入机器中便可。机器一运转,没过多久,清亮的菜油便一股股被绞出来了,顿时整个油厂香气扑鼻。榨完油后,还有一个炼油环节,以前手工榨油不需要,因为用机器榨出来的油会有很多渣子,所以要用清水进行炼洗。也就是说,要将100多摄氏度的油和80摄氏度左右的水充分混合,2~3小时后,油渣沉淀下来,浮在上面的就是很纯的菜籽油。

丁德福无限惋惜地说,因为村子马上要拆迁了,油厂也完成了使命。近年来,榨油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以前一年四季都有人来榨油,五六月份打菜籽,其余月份也有人来打棉籽,一年四季机声隆隆。现在种菜籽的人越来越少了,基本就是断断续续忙碌一个月,实际的开工天数也就一个星期。农户们零零散散送来的菜籽要聚起来才能榨油。记者看到,里面的装备因为有段日子没有用了,有的已经开始积灰尘了。丁德福说,以前不是这样的,都是锃亮的,他又把电闸推上,猛然间整间屋子的几个设备便“隆隆隆”地工作起来了。恍惚间,记者仿佛看到了油坊烟雾缭绕、菜油飘香的情景。

丁德福又带着记者参观了余下的几间屋子,一间办公室里还有刚创办时老书记胡品发写的“大石门粮油饲料加工厂”几个大字,墙上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毛主席语录。在房间的一角,记者看到了几袋菜饼。菜饼是榨完菜籽后的渣子,薄薄的,褐黄色,呈块状。丁德福说,菜饼用途很多,可以当肥料,也可以喂鱼,这几袋菜饼是给附近的葡萄种植大户汪贵章留的,他每年都来这里拿菜饼当肥料。参观完油坊,丁德福把门一锁,感慨地说,这些机器过段时间只能当废铁卖了,以后这一带就吃不到纯正的菜籽油了。言语间透着无限的落寞。这门一关,好像一场老电影的谢幕,昏暗中,让人沉思良久,感慨万千。

(本文摄影:顾圆圆)(2011年12月15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