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47

第47章 要把水害变成水利——北仑水库建设历史回顾

实习生 沈天华

历史上的北仑由于特定的地形条件,夏秋旱涝交错,台风巨浪高潮侵入频繁,可谓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地区,台风、干旱、涝灾也成了北仑人心目中三大水害,对北仑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根据《镇海水利志》记载,北仑治水史可追溯到唐朝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那时已开始修建水闸及海塘等水工建筑。由于古代工程简陋、科学技术落后,水旱灾还是连年不断,无力得到根治,劳动人民仍然深受其苦。1956年8月1日第12号强台风带来强降雨,使得郭巨、梅山、柴桥等区的海塘大部分被冲毁,大面积农田被淹。若是天时不好闹起干旱就能让农作物大面积减收甚至绝收,自然灾害成了农业生产最大的破坏者。“解放后,老百姓虽然翻身当家做主不再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了,但是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吃不饱穿不暖。”原镇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根法回忆到。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加快农业发展,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迫切要求,而改变农业面貌,提高农业产量,最关键的就是水的问题,水源不解决农业产量是不可能提高的,水害一日不治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一日没有保障。“通过兴修水库成了所有人心目中把水害变成水利的必选方式。”刘根法说。

从无到有,试验中坝高11.5米的紫薇岙水库拦溪截流而立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各种原因,北仑并无修建水库的历史。区内建设的第一座水库是1956年3月10日动工的白峰镇(原属郭巨镇)紫薇岙水库。

据了解,建国初期的紫薇岙地区缺水状况十分严重,不仅无法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连当地村民喝水都是问题。农业生产只能是靠天吃饭,往往老天半个月没下雨了,全镇就要忙着抗旱了,河水水位下降后还容易引起海水倒灌。镇海县人民政府考虑到紫薇岙地区严重缺水的情况,计划通过建设水库蓄水来缓解旱情。

虽然很早就有在山溪上拦腰筑坝蓄水的想法,但是在之前整个镇海县都没有修建过水库,工程实际经验十分缺乏。当时水库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俞士能本来是搞土木建设的,造水库也是第一次。“当时考虑到紫薇岙地区缺水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建筑规模较小,按照先小后大的原则,先树一个典型,做一个样板,也为日后较大的水库建设积攒实际经验。”原镇海县水利局干部陈玉闪告诉记者,当年紫薇岙水库建设者都是来自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经过500多人的努力,坝高11.5米的水库初步建成。

建成后的紫薇岙水库集雨面积达到1.8平方千米,蓄水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0多公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紫薇岙地区缺水干旱的情况。

学习绍兴棠棣乡建设经验,几千人的号子声中,山山岙岙之间大小142

座水库拔地而起

1956年,镇海县组织水利工作人员参观学习绍兴棠棣乡关于在山山岙岙之间兴建小型山塘、水库的群众运动;到1958年形成兴修水利的高潮。现在区内较大的新路岙水库(1957年12月开工)、城湾水库、千亩岙水库、灵峰水库、瑞岩寺水库、王家麓水库都是在那年破土动工。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搞水利工程,靠一家一户不行,靠一村一社也不行,往往要打破队与队、社与社的界线,大家都从集体利益、整体利益出发。统一规划,共同行动,大兵团作战。城湾水库续建的时候,发动了全区八个连队共3000名民兵参加。当年霞浦公社的民兵连长叶盛淼笑着说:“我们这批人,在工地造水库就称之为民工,回各个公社了就成了民兵了。”这里的八个连队的民兵实际上就是来自附近新碶、高塘、邬隘等八个公社的农民。

现在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陈陪嘉,曾在新路岙水库建设工地上负责宣传工作。他回忆说,当年修水库男女老少齐上阵,高喊着号子,那场面真叫壮观,民谣传唱“青年同志像赵云,妇女姐妹木兰勇,少年阿弟似罗通,老年公公赛黄忠,全为水库工地立大功”。区发改局退休干部林仕松,1958年才11岁,正在柴桥小学读五年级。他至今记得当时水库建设工地上一句颇具大跃进时代色彩的顺口溜——日空房,夜空床,小雨当晴天,白日黑夜连续干,一天等于二十年。当年水库建设工地上整个是人海战术、蚂蚁啃骨头,鼓舞人心的红旗标语插在道路两边,五六千人奋战在工地上,轰轰烈烈、热火朝天。“那个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有的只能是人了。”陈陪嘉说。

据参加过新路岙水库建设的新和村村民贺富德回忆,当年水库建设就像是愚公移山式的就近挖下去一个山头再填回来一条大坝。数千民工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挑着扁担,扛着锄头排成一条长队去山上挖土石,日夜同“石老虎”“土老虎”们打交道。许多人手掌上的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虎口长合了又撕裂,但大家都全然不顾。建筑工地上都是些原始的工具,铁锹、铁镐、扁担、箩筐、手推车,土石方工程就是靠肩挑手拉完成的。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常常是白天一片人,夜里一片灯。当时水库的总指挥是原镇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梁万起。在贺富德眼里,梁万起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经常是一挽裤腿、一脱外套跟着大家一起挑土打夯。

遇到连续下雨,大家就要跟洪水比赛跑。大家浸在水里连续干活几天几夜的都有,有的人累得站着能睡觉,吃饭时手里拿着的碗会掉下来。陈玉闪说,当年瑞岩寺堵口时下大雨,山洪冲过来,水库水位迅速上涨,眼看着就要漫过大坝了,一旦大坝出现决口水库下面的村庄和农田全部要冲坏,情况十分危急。当时的柴桥区委副书记李阿友就高喊一声“共产党员们快过来,大家齐心协力堵洪水!”上千人立马跟着挑着土石背着麻袋冲向坝堤。“当时恶劣的生产条件下,完全就是靠人的意志,洪水一来就像打仗一样冲锋,没有人会有临阵脱逃的想法。”

当时人民群众都发挥艰苦奋斗的作风,用肩挑手拉的方式也让山河改变了面貌。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区共建大小水库142座。据陈玉闪讲述,当时镇海县水利局的办公地点虽然设在镇海,但北仑地区山岙丘陵众多,水库山塘、海塘碶闸广布,是镇海县水利工作的重点区,水利局的许多工作人员就干脆长驻在北仑工作了。当时参加水库建设的工作人员,长期身居深山冷岙,风里来、雨里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据刘根法回忆,当年为建设水库全镇海县投工约8000万,而北仑起码动用了其中的6000万。

刘根法还回忆说,我区因境内水利资源缺乏,当年为了完成全区60天不下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供水标准,除了在区内兴建水库之外,还组织了柴桥、大碶等地农民到远离家乡60多公里以外的奉化县兴建亭下水库,长山区也组织民众支援鄞县三溪浦水库的建设,并开凿出当时浙江省第一长的引水隧道——育王岭引水隧洞。这些跨县协作工程使得北仑境内的年引翻水量增加6050万立方米,占全年可供水总量的28%。“当时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要让群众彻底满意,为了达到用水标准就是挖再长的隧洞向别人借水也要做。”

这些惊天动地的水利建设工程是在全区人民生活相当艰苦和技术物质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是公社化时代的一首集体主义赞歌,是区水利建设历史上的深刻记忆。

喝咸菜汤,吃冷米饭,垫干稻草枕雪睡觉,穿破草鞋可堆成山,通宵达旦为把水害变水利

当年水库建设时期,生活生产条件极其贫困简陋。据陈陪嘉回忆说,那时新路岙水库的工地上可以买馒头,但是一个人一星期只能买四个,粮食紧张得根本不够吃,只能是饿着肚子干活,渴了就直接捧几口水库里的冷水喝下去。

叶盛淼也讲到,当年有的后生饿起来一顿饭可以吃上两斤半大米煮的饭。有一年清明节的时候,有个叫张祖徐的村民一顿饭吃下了20多个拳头一样大的糯米青团。“我们连队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是吃番薯叶咸菜汤,面黄肌瘦的让人看了心疼。”

睡觉的时候也只是在工地上搭几个简易工棚,民工们到了晚上就各自找块空地把干稻草垫着,再铺上席子就是一个床铺。冬天大家就自己从家里背来棉被,半边垫着半边盖。但是工棚往往搭得十分简陋,四面通风,有时候下起大雪还可能要枕着雪睡觉。

大家做工时穿的都是自己编的草鞋,一天跑下来要穿坏三四双,每天收工的时候堆在一起的破草鞋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做水库几年下来,我们穿坏的草鞋堆起来比水库边的万湫山还要高。”贺富德激动地说。有的人嫌草鞋太容易坏,就干脆赤脚上阵,脚掌被石子扎得鲜血直流,时间长了脚掌长出厚厚的一层茧子,踩在石子地上都快没知觉了。

到水库工地做义务工的大多是附近的农民,农业生产和水库建设都需要他们,造水库只能选择在农闲的时候。“为了赶工期抢时间,大过年都在干,当时的口号是‘大年三十不收工,正月初一早出工’,根本没得休息。”陈玉闪表示。

城湾水库续建挖截水槽时为了清除库底的淤泥,一群民工就直接跳进水库里用手一捧一捧地把淤泥捞进畚斗,再一担一担地挑出来。当时已经进入冬季,气温比较低,很多民工的手冻得又红又肿,失去知觉。后来因山上的溪水流进水库威胁在建的库基,工地上就安排一批人在岸边不断用长勺舀水。霞南村的张富存就是其中之一,“有时候水涨得快,不得不连夜舀水,大半夜的十几个人在水库边一边舀水一边哈哟哈哟地喊着。第二天清晨,另一批人再来换班接着干。”

在水库的建设队伍中,有时候还有一些插队的知青。这些人刚来时,女孩子能担的土就一铲,挑起来肩头歪歪的,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半斤不能挑,四两不能举”的队员们也能挑起沙石小跑了。

为了鼓励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一些水库工地上还组织文工队,通过黑板报、广播、快板说唱等方式,为群众打气鼓劲。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铭记毛主席所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作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当年造水库时的生活条件是极为简陋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大家都有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从政府干部到各村村民都下定决心要把水害彻底治理好变成水利,因此在兴建水利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劳动不计报酬,工作不计时间。当时水库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他们中有不少是离开自己的本乡、本公社,自带干粮,靠在大队记工分去劳动的,可以说农民的功劳是最大的。”刘根法表示。

新和村村民石云品指着村子前头的新路岙水库说:“这个水库啊都是我们上磨肩膀,下磨脚掌,一把汗,一把血一点点做起来的,不容易啊!”如今已经83岁的贺富德更是满心感慨地说:“我们这代人一辈子做的义务工加起来可不知道有多少啊!”

水库陆续建立,三大水害得到控制,顺利实现全区人民群众把水害变成水利的夙愿。镇海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年粮食亩产超800斤、棉花亩产超100斤,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在群众人海战术下,一座座大小水库在北仑的山山岙岙之间陆续建立起来,北仑地区水灾旱灾频繁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控制。有了水库对水源的控制,实现了全区人民群众把水害变成水利的夙愿。

建水库之前因为灌溉水源的缺乏,很多地区农民只能种植单季稻,年产量低;水库建成后能把雨水和溪流河水储蓄起来,当旱情来临水库的蓄水就能保证农业生产了。大碶附近的民众就有歌谣传唱“新路岙,水库造,明年多种连作稻。连作稻,产量高,超产部分舂年糕”。石云品表示:“在那个年代,年底了谁家里能吃上年糕,那是相当奢侈的食物。”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地把水库造起来,就是盼着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受水害的苦了。自从有了大水库,三灾来了也不用怕。”曾参与新路岙水库建设的顾大爷说道。

“水利工作者可以说是最辛苦的,水多了要冲到第一线防洪,水少了要顶着烈日忙抗旱,无灾无难的时候要么搞水利建设,要么靠着脚底板走着去各个水利工事现场测绘考察,一年到头没有空歇。”陈玉闪表示,那时候很多水利工作者去下面乡镇开展工作常常受到群众们“功臣”般的欢迎,水利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常住在当地村民家里,村民们都会拿出自己家里最崭新的被子、最好的食物来盛情招待。

据刘根法回忆,各大小水库建成后我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升,农业生产得到良好的保障,到上世纪70年代初,镇海县每年可上交国家粮食一亿斤,极大地支持了国家建设。为此,分管农业生产的刘根法1967年初代表镇海县去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特地将刘根法叫到主席台前,询问了镇海县在全国率先达到粮食亩产超800斤、棉花亩产超100斤的情况,高兴地说,这说明中央提出来的“农业超双纲”是能够实现的。“周总理在主席台上用话筒叫我时,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省里一位领导对我说,镇海刘根法,总理叫你呢,快上去!”刘根法回忆道。

大大小小水库建成后,限于当年的技术经济条件,再加之水库使用是有一定“寿命”的,北仑人民还开展了同样艰苦卓绝的水库养护加固工作。

(本文图片翻拍:沈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