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82

第82章 曾经风雨数百年——梅山渡口之变迁

记者 余芬 通讯员 沈琼云

“听老辈人说,在我还没出生的年代,梅山至上阳的渡船很小很小。那渡船,没显眼的颜色,也没有避风躲雨的舱房。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梅山的渡船改为机动船,船儿离开锯齿形的埠头时,船尾会溜出一股长长的黑烟;舱面甲板上载着旅客与货物,没有围栏,更没有棚屋。今天,当我站在古渡的遗址,向西南望去,水天之间,一条长虹卧波,从此天堑变通途,梅山人圆了百年梦……”

这是梅山乡政府档案员贺志华在一篇描写梅山的散文中的片段。在梅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码头是梅山的交通“咽喉”,也是连接大陆的“桥梁”。几百年来,渡轮(渡船)送无数梅山岛人外出,迎无数岛外人进来,就像一条纽带,联系着梅山岛和外界。

上梅渡曾是“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

75岁的徐翠花原是梅山梅港村茶厂人,18岁嫁到上阳虾村(现属白峰镇下阳村)。因为从上阳到梅山岛只有一条水路,年轻时的徐翠花经常出门坐木帆船回娘家。

从家里出发步行到码头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好不容易上了船还需在海上度过大半个小时,有时遇到逆风,可能一个小时还上不了岸。上岸后需再走上四五十分钟才能到茶厂娘家。有好几次,年轻的徐阿婆牵儿带女回娘家,却不巧落下一班船,无奈和孩子们苦等了1个多小时才上船。

“当初我爹要把我嫁到上阳虾村时,我娘就说,嫁到岛外不方便,家里有点事都叫不应的。”徐阿婆回忆说,当初她的妈妈是比较反对她嫁到大陆的。要是家里有些特殊情况,还得找人去叫船老大,出钱求他去趟对岸。

徐阿婆大半辈子来回乘的就是从梅山下道头码头往返上阳上道头码头的渡船。上道头和下道头码头分别设有上梅渡运站,上梅渡运站曾被称为“梅山对外第一道窗口”。据《梅山岛乡志》记载,由于梅山岛四周环海,港口条件得天独厚,从明末清始以来,就有东南、西北两码头。东南为盘峙海口沿山嘴至小山嘴自然码头,主要用于外海和远洋。西北码头即为下道头码头(上梅渡南),约在康熙年间有靠岸自然码头,至道光年间,建造乱石泥洪码头,主要通往大陆(上阳)。

下道头码头的原址在小道头留耕碶北120米,1964年重建码头,石条铺路。经过几次迁址扩建,至1983年,经原镇海县交通局批准重建,为钢盘混凝土结构浮船码头,总面积2507平方米。

正是有了渡船引渡,不少梅山岛上的女人们嫁到了大陆。今年49岁的下阳村的王苏惠阿姨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原本是梅山里岙人,后来嫁到了马盘村(现属白峰镇阳东村一自然村)。从她记事起,她就经常坐着渡船去梅山外婆家,“很早以前,进出岛靠的是小渡船,遇上恶劣天气就得停运。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好像就是在船上过的。”

大概在1968年以前,上梅渡只有木帆船。这之后,梅山才有机动渡船,但渡船也不大,最多只能乘50个人。1976年,又从镇海引进了渡船,可供小轿车过渡。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了机动帆船,虽然只是在原来的木帆船上装了一个发动机,但是确实方便不少,只需要10几分钟就可以到对岸了。”徐阿婆说,“再后来有了机动船,船大了点,自行车、大件行李什么的,也开始往船上送了。当上梅渡开起钢质渡轮后,拖拉机、小货车、小汽车也能上船了。”

1988年,上梅渡引进了4号渡轮,这是上梅渡的第一艘钢质渡轮。也是从1988年开始,渡轮上开始经常有车子出入。当时手扶拖拉机比较多,还有梅山岛上的四五辆厂车。1993年开始,上梅渡引进标准汽渡。当时上汽渡的车子也还不是很多,2001年引进8号渡轮以后,要求摆渡的汽车多了起来。8号渡轮是标准渡,能容纳6辆标准东风车,据说当时几乎每一渡都载有汽车。

说起上梅渡的历史,很多梅山人知道发生在1987年的一起重大沉船事故。1987年9月16日17时20分,装载着拖拉机等货物和60名乘客的上梅渡运站原镇渡3号船,由上道头码头开往对岸下道头码头。在离上阳码头右侧约20米时,船舶尾尖舱突然大量进水,船只沉没,船上人员全部落水,11人丧生。原来该渡轮约建造于上世纪40年代,是美军木质扫雷艇,后被上海周家渡造船厂改建为客渡船。1974年由镇海渡运站向上海渡运公司借用,1976年购买,1986年6月转让给上梅渡运站。因为保养不慎,加上重达2吨的拖拉机及货物装载不当,致使船底开裂而致沉船。

2003年,岛内建立的“绿岛巴士运输公司”,岛内开通了公交车。但如果要去宁波市区或者北仑城区,还是要靠先摆渡,然后再坐车,出岛仍是不方便。从梅山下道头渡口摆渡到上阳上道头渡口,单程大约需要10分钟。如果到了夏季,晚上6点半过后,渡船每1小时才有一趟,如果家有急事,就只好高价向人“讨渡”。而冬季,晚上6点以后渡船就很少了。

上梅渡也曾经辉煌过。2006年,梅山引进了9号渡轮。该渡轮由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并由浙江凯灵船厂承建,总造价达500多万元,全长32米,宽11.6米。那时,上梅渡成为岛上居民往来大陆最主要的通道。

他们曾见证上梅渡的辉煌

俗话说,人生有三大苦差事:撑船,打铁,磨豆腐。

现如今,原本一些撑船的老师傅很多已过世了。经过多处辗转打听,记者得知下阳村凉亭自然村有一位原本在上道头撑船的船老大还健在,老人现仍居住在上道头码头附近。

去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下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下阳村凉亭自然村。这天阳光明媚,下车后老远地就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海边,眼尖的领路人一眼就认出这就是记者寻找的撑船老人胡永良。

胡永良今年77岁,从小就居住在上道头码头边,是土生土长的凉亭人。据老人回忆,自己从17岁就开始撑船,距今已有60年了。“以前的船是木头船,虽然很多本地人叫它木帆船,但是船上并没有帆,全靠手摇。”老人告诉记者,那种小木船最多只能搭乘20个人,从上道头码头摇到对面梅山下道头码头要半个小时左右,“对水(逆水)时至少要半个小时,顺水时就快点,大概20分钟可以摇到了。”老人的木帆船也没有差别,一样没有顶棚,也没有座位,想要坐的人就坐在船沿边。那时还没有雨衣,雨雪天,他就穿着蓑衣撑船,风雨无阻。除了白天要撑船,到了夜晚,一旦有村民遇到急事需要到对岸去,一声“船老大,讨船嘞”,他就是已经脱衣睡觉休息了也得爬起来给人撑过去。“都是熟人,不好开高价,每趟也就一元两元,适当收取一些辛苦费。”

“撑船苦,风吹日晒的,就是穷人图口饭吃。看我这脸黑的,都是撑船晒出来的。”老人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每个上船的乘客大概收取1角钱,到了80年代才慢慢涨到5角钱。而且当时不是只有他一艘船,还有好几艘“抢生意”的。

“再后来有了机帆船,撑船就轻松不少了。”老人口中的机帆船其实就是自己在原来的小木船上装上从宁波买来拖拉机的发动机,“机帆船速度快,只要10来分钟就能到对岸,顺水的话开得更快。”经历木帆船、机帆船,老人还开了几年小型机动船,直到前些年政府不再允许私人船只载客他才从船上“退休”。

采访完老人,记者随意问了几位稍上年纪的当地人,没有人不认识胡永良老人的。其实确切地说,他们都曾坐过老人的小船。

如果说胡永良老人经历了上梅渡的撑船苦,那李国龙老船长则见证了上梅渡的发展快。今年60岁的李国龙是梅山梅东村人,在梅山赫赫有名,大家都尊称他为“李老大”。从最初的木帆船、机帆船,到后来逐渐改良的机动船、渡口轮渡,李国龙开过各种各样的船,而由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几个徒弟也都早是开船好手。

自1976年从部队转业回来,李国龙就一直在梅山从事轮渡工作,梅东渡、上梅渡,再到梅东渡,这一干就是35年。1987年,因为上梅渡“9·16”重大沉船事故,原上梅渡的船员作了调整,原来在梅东渡开船的李国龙被乡里聘请至上梅渡工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国龙深知渡轮关乎船上人员的生命和安全,工作上的每个细节都不是小事。他告诉记者,海上每天的风向、潮流都是不同的,驾驶渡轮一定要根据当时的风向和潮流来调整船靠岸的角度和时间。上梅渡的码头是锯齿形石码头,如果掌握不好风向,船靠岸的时候会对码头造成一定的冲击,乘客的脚步就会不稳。尤其是遇到恶劣的天气,更是使每个乘客胆战心惊。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连做梦都在想如何掌握好风向和潮流,才能使得船安稳地靠岸。30多年的历练,老李的靠岸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几乎所有的梅山人都坐过李老大的船,而几乎每一位坐过他的船的乘客都说李老大的靠船技术好,动静小、安稳。

记者也有幸坐过他的船,那是上梅渡停运前一天的最后一趟船。

上梅渡随着大桥开通而结束其使命

“有时候很多开车的乘客要等好几渡才能上汽轮,我心里也很急。”原上梅渡运站站长曹存夫告诉记者,尽管9号渡轮能同时承载标准5吨车8辆,但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还是不能满足更多的车辆。这些情况曾给乘客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大桥的开通,则彻底解决了这个困难。2010年5月18日,梅山大桥建成通车。同年7月30日上午,梅山出岛公交线通车仪式在新建成的梅山客运站举行,从此梅山岛结束了对外无公交的历史。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落后的终将被淘汰。自梅山大桥开通,宁波、北仑公交线延伸至岛内后,通过渡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骤减,上梅渡轮每日只有三十几人次的乘客量。梅山乡政府在征求岛上村民和各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后,经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意,决定自2010年8月30日上午8时起上梅渡运站所有渡船停止运营。这意味着渡船已成为梅山的历史。

记者曾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2010年8月30日上午7点半,记者坐上梅山驶往上阳方向的9号渡轮,这将是上梅渡的最后一航。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9号渡轮从下道头码头的上梅渡运站起航,向对岸上道头码头开去。这趟船上,没有太多的人,除了船上十几位渡运站职工和记者一行人,从梅山碑塔村娘家探亲回上阳的王大妈是唯一的出岛乘客。

王大妈得知自己坐的是最后一趟渡轮时,十分激动。虽然自从有了进出岛公交车,王大妈也感觉乘坐渡轮回娘家比不上坐车便捷,但是一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坐渡轮回家了,她少不了感慨:“坐了大半辈子了,以后真坐不到了,还真有些不舍。”

她和所有经历过木帆船、机帆船、机动船到渡轮的变迁的老一代梅山人一样,真实而真切地感受到了船渡变迁对出行的影响,他们对渡船和渡轮有着属于梅山人特有的情结。“开通大桥是好事,但对土生土长的梅山人,尤其是老一辈的梅山人来说,梅山渡轮就是一辈子难以割舍的回忆。”曹存夫说。

年轻一代则更多看到了梅山的明天。“16岁那年,我开始走出梅山岛,到新碶读书了。每周五放学后,其他同学都是一脸放松,唯独我是最紧张的,因为我怕错过回梅山的渡船。”今年30岁的小周是梅山人,他印象中的高中生活少不了渡船的影子,放学坐公交车到上阳,然后在上阳渡口坐船回梅山,每周一次如此。“如果周五遇到台风天气时,我就只能住在北仑的同学家了。那时候做梦也想如果有一座桥通往梅山该有多好,我就是走也能走回家去。”烈日下,寒风里,等船的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渡船的停运,我们也会感到遗憾和不舍,但我们更多的是欣喜,看到自己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自豪。”小周说,渡船是梅山一个时代的终结,大桥是梅山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渡船代表着梅山的历史,大桥象征着梅山的开发开放和蓬勃发展。

仍保留的梅东渡生意冷清

梅东渡是从梅山狮子口码头往返郭巨一侧小方门码头的渡轮。原码头创建于清代中期,地处梅山村西北,由石块铺就,宽约2米,长约60米,呈斜坡伸向泥涂。1977年向西迁址建造梯式新码头,总面积1250平方米,全部用块石和水泥砌成。

梅东渡虽没有上梅渡规模大,却是在大桥开通前岛民通往大陆的另外一条主要途径。

现住新碶的赵师傅今年48岁,老家在郭巨。据他的回忆,他从18岁开始就从郭巨到梅山给人做漆匠活。每次从家里出发,他要骑着自行车花上半个小时到小方门码头,然后坐上渡船摆渡到梅山狮子口码头。

“30年前的船还是那种小型木帆船,一艘船只能坐七八个人,放一两辆自行车。遇到风雨天气,船在海面上摇来摇去,魂都要吓出的。”赵师傅告诉记者,当他背着漆匠家什坐上摆渡人的木帆船时,总是提心吊胆。“木帆船上没有任何遮挡物,遇到下雨天就撑把伞,站上半小时才能到对岸。”赵师傅说。

赵师傅告诉记者,关于坐船有句俗话叫“慢一步,错(方言‘错落’的意思)一渡”。要是没赶上时间,要坐下班船至少要等上半个小时。

大桥通车,梅东渡结束其使命停运,梅东渡的命运会如何呢?

去年11月21日上午,记者在梅山狮子口码头见到了正在岸边等客的李国龙。原来,上梅渡的使命随着大桥开通结束后,已在上梅渡工作24年的他又回到了梅东渡开小船。

梅东渡如今有2艘小型渡轮,他开其中一艘。很显然,这个船长与当初在上梅渡上当的船长不太一样,渡轮的规模小好多。李老大告诉记者,这船最多时候只能容纳四十人,无法运载小汽车等机动车辆,最多只能运几辆电瓶车。

这2艘梅东渡船的所有权属于梅东村集体,但一直由个体承包经营。记者在码头采访李老大时,还遇到了承包户王阿姨。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和她丈夫承包这2艘船已经有八九年了,但生意一直不怎么样。虽然是2艘船,但平时只开一艘,因为乘客实在太少。“一天下来最多不会超过150位乘客,有三分之一是同村的乘客,不收取搭乘费。外村的或外地的每客收取一元,幸好船老大的工资是村里结的,不然连工资都发不出。”王阿姨说,但是也有客满的时候,这种情况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发生。

王阿姨还说,大桥未开通前,梅东渡的生意受到上梅渡影响。如今虽然上梅渡停运了,但大桥建好了,公交车开通了,梅东渡的生意就更加冷清了。

圆百年梦,渡船或将成为一段历史

几百年来,渡轮(渡船)作为往昔往返岛陆两地的唯一途径,梅山人曾经深深地依赖它。因为如果没有它,岛上的先民可能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年轻人可能无法外出求学创业。但是,以如今的眼光看,渡轮实在不算是一种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

贺志华曾和记者说起过一个片段:有一天清晨,二十几户人家的生猪要过渡到上阳车站那边去出售,养殖户们将绳索捆绑的生猪,一头一头抬到船的甲板上,可是当渡船开足马力离开码头时,一个120度大转弯使船发生倾斜,甲板上的生猪一下子滑到海里……

大桥开通、公交通车,村民从此摆脱渡船苦。“以前去宁波进货,先要坐轮渡到上阳,然后再坐车到宁波东站,而现在在梅山就能坐上直达宁波的公交车了。”梅山梅港村的俞女士在村里做小生意,大桥建成、公交开通对她来说是件大好事,“坐汽车只要2分钟就到对岸了。”

住在对岸的徐翠花阿婆自然也很高兴,尽管如今娘家父母都已不在,但还有兄弟表侄在梅山。“只要乘坐一辆712路公交车,过了大桥就能到,不用再走到上道头去坐船了,实在很方便。”徐阿婆说,现在公交车整洁干净,而且班次也多,每过一刻钟到二十分钟就有一辆经过,就算错过前一辆,稍等一会儿下一辆就能到,即使有急事去梅山也不会耽误太久。

记者在上梅渡运站看到,因为停运,上道头码头和下道头码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也没了当初的热闹。码头上堆满了沙子。住上道头的胡永良老人每天走出家门,看看海,吹吹海风,唯有潮声依旧。

除了上梅渡和梅东渡,主要供本乡及普陀诸岛客货、渔船靠岸的盘峙码头在经历60多年后也已经从2010年起停用。另外,在1956年至1985年建设的十余座各类码头,如碑塔磨头码头、小担山码头、下道头冷库码头、老龙头码头、下峙头码头、南深碶口码头等(这些码头多设施简陋,主要用于装运沙石等建筑材料或运输货物),现今多数已被征用开发,失去原有功能。

但渡船曾经承载过一代代梅山人的希望,曾经送出众多的梅山人出岛创业,这些不会随着渡船的消失被人遗忘。

(2012年1月10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