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百家论
14941900000046

第46章 爱的呼出——刘殿学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一桶水》一方面将人性与人情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又极富生活情趣。小说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融于一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谈一下此文创作过程。

刘殿学(中国作协会员,新疆奎屯市作协主席,以下简称刘):2003年,市政协组织委员们到克拉玛依察访,我们几个政协委员一起到离基地一百公里的油井去体验生活。看到那些原油工人那么辛苦啊!中午,一望无际的大壁滩上气温高达50多度!用手摸井架,烫得不行,我们又是撑伞,又喝着饮料的,还是热得站不住。晕!那些工人在不停地干活。打那,一个个可爱的“油狗子”形象就印在我心里了。回来一直想他们,想他们的生活,想他们的爱情,想他们的父母,想他们的妻儿……一直想了很久,肚子里就有了“泉”和“秀”、“曼德拉”、“小非洲”等人物形象。我很爱他们,现在还爱。

陈:在我看来,您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一颗爱心与童心。这种爱心与童心缘于何处?它对您的写作发挥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爱心不泯,童心不老。每个写东西的人都一样。爱心来自情感,每写一个人,先跟他(她)心可心地相处。到写的时候,感觉不是我在写谁谁,而是他(她)们自然就出现了,说话了,做事了,生气了,开心了,所以,写出的人往往不是文学的人,而是自然的人,生活的人。

陈:您在《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一文中说:“多年来,将小小说创作归纳为‘五个一’:一两个人物,一两个细节,一波三折,一千来字,一气呵成。小小说的人物设置不能多,人物多了,篇幅就得拉长,出场的主要人物最好不要超过两个人。有人说,一个细节就是一篇小小说,这话说得很对,其实,小小说就是一个细节泡开的。”请结合您的具体作品对此加以阐述。

刘:我写过一篇叫《不要忽略与儿子相处》,这篇千字文,本来也可以设置妈妈、同学,同事等诸多人物,想想,这么多人都来了,不好招待,干脆就让老子儿子两人相对,妈妈也没放进来。

那一天,我儿子出世了。

出世的那一天,我不在家,在泰国谈生意。我决心挣钱养活儿子,我要让儿子长大出人头地。

等我回家的时候,儿子会叫爸爸了。我兴奋不已,抱一抱!亲一亲!

我又一次出差。

回来的那天,妻子说:你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不要我接,说不认识我。幼儿园老师也叫我拿出证件来。

我心里很难受,自己的亲儿子说不认识我,幼儿园也把我当恐怖分子。哎!说什么也要在家多呆几天,与儿子好好相处一段时间,磨合磨合感情。

几趟差一出,儿子十岁了。

儿子十岁那天,我送他一只篮球。

儿子很高兴:“爸爸,你教我打篮球好吗?”

“呵,今天恐怕不行儿子,我得去公司处理一些紧急事务。”

“那好吧。”儿子抱着篮球转身跑出去。走得很毅然,对我似乎不存多少期待。

我看着儿子的背影,儿子已经长成大人了,想抱着亲一亲,已经不是时候了。哎!我一共才亲过他几次?

在俄罗斯远东经贸交易会上,我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问:爸,自愿填什么?

我感到很突然,问:什么志愿?全市就那么几所中学,有什么可选择的?

儿子说:不是,高校志愿。

我一惊,马上感到内疚和失职。说:对不起儿子!爸爸对高校志愿完全外行,听你妈和班主任老师的。

生意做定,回家的时候,儿子也正好放暑假回来。这是我儿子吗?再长一两年都赶上姚明了!我问:“你在学校篮球队吗?”

儿子说:“不。在省队集训。”

我不知道说什么,十分满足地说了一句:“儿子,你让我感到十分自豪!你能坐下来和我说一会话吗?”

儿子已经学会了腼腆,有点不好意思正面看我。红着脸说:“哎呀!今天恐怕不行爸,几个高中老同学约我一起去打球。哎对了爸,你把车子借我用一用吧。”

我望着比我高出一头的儿子,车钥匙拿给他。

“谢谢爸!”

我跟出去,问:“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

“呵,那可说不准,那些特皮筋!不玩透了,肯定不让你走的。拜拜!”

儿子已经是国家的人了!一年两个假期,别的大学生都能回家,而他们却要东跑西颠地集训和比赛。很像当年的我,有了他要做的事,有了他要相处的集体、同事和领导。很想他的时候,只有打电话:“儿子,什么时候回家一趟?”

呵爸没空!这次比赛,省里给我们的任务,保二争一。如果不进前三名,球队大换血!累!

陈:新疆微型小说相对薄弱,作为新疆微型小说领军人物,您肩负重要历史使命。请您描绘一下新疆微型小说的美好蓝图。

刘:新疆也有小小说写得好的,如老施、老胡等,年轻人写小小说的确实不多,现在报刊用小小说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年轻作者更少。好在奎屯市有自己刊物,《准噶尔文艺》,用这个园地在不断地培养年轻作者。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文学应经济而生,西部发则中国发,西部强则中国强,不用很长时间,西部小小说会立在西部经济腾飞的翅膀上,升腾!升腾!